讲真,看到众泰汽车一年卖14辆车,高管团队还能喜提近千万年薪的新闻,我作为一个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的中年人,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困惑,是一种三体人看到地球人搞行为艺术时的那种困惑。
这已经不是一家公司,这是一场行为艺术。一场关于“如何在牌桌被掀翻后,依然优雅地假装在打牌”的后现代主义行为艺术。
【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开始启动。你看,众泰这件事的妙处,就在于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不务正业”的最高境界。造车?复工复产?研发?朋友,格局小了。人家修的是仙,他们修的是一种名为“躺平”的道。一年14辆车,这是销量吗?不,这是祭品,是维持“我们还是一家车企”这个玄学结界的14件法器。而那近千万的薪酬,不是工资,那是给守护结界的长老们上供的香火钱。你以为人家在为无法复工复产而焦虑,其实人家可能正在洞府里打坐,心如止水,思考的是宇宙的尽头和编制的意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件事最荒诞的地方在于,我们总习惯用商业逻辑去分析它,但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商业问题,这是一个玄学问题。就像你无法用牛顿三定律去解释为什么有人会买8848钛金手机一样,你也无法用投入产出比去理解众泰。这家公司已经进化了,它摆脱了低级的、需要靠卖车才能活下去的生存模式,进入了一种更高维度的存在状态:故事驱动型公司。它的核心产品不是汽车,而是“众泰还活着”这个故事本身。只要这个故事能讲下去,能让某些人相信,那就有价值。至于车嘛,那玩意儿重要吗?就像你买奢侈品包,你会在乎它能不能装下三斤土豆吗?
现在这个车圈,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修仙小说里的末法时代。【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早就把规矩干得稀碎。你看小米,进来直接把蛋糕给你抢走;你看蔚来乐道,人家是连桌子上的蜡和蜡烛油都给你刮干净了。所有人都杀红了眼,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众泰,你会发现它已经悟了。它选择了第三条路:成佛。它直接放弃了竞争,因为它发现,只要我不下场,我就永远不会输。只要我一年只卖14辆,我就把“失败”这个概念本身给解构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一种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卷价格、卷技术、卷配置的时候,众泰直接卷哲学。同行看了也得傻,比亚迪的工程师通宵算成本,理想的产品经理天天在用户家里洗碗,结果发现最终的对手是一个行为艺术家。这感觉就像你在打拳皇,对面选了个隐藏人物,这个人物的技能是“拔网线”,一用就判平局。
而且,我们必须解构一个迷思,那就是技术崇拜。【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的核心要义是,再牛逼的技术,也得面对现实的草台班子。你搞什么800V高压快充,搞什么城市NOA,你解决得了小区里因为一个车位打起来的大爷大妈吗?你解决不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专业,你的激光雷达再多,毫米波雷达再准,都得当场熄火。众泰显然是悟透了这一点,它放弃了在技术上追赶的妄念,因为它知道,在真正的混沌面前,所有技术都是“花里胡哨”。与其投入几十亿搞研发,然后被一个突然窜出来的电瓶车干趴下,不如从一开始就躺平,这叫战略性放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辆破车的司机,必须介入一下了。【第一人称「我」的介入】。我以前总觉得,一个车企,最重要的就是车本身。后来我才明白,对于某些品牌,车只是一个载体,真正值钱的是那个标,以及这个标背后所代表的“信仰”。你看看奔驰,它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内饰吗?不,是那个三叉星徽。是它能让你在参加同学会时,获得一种无形的、虚幻的、但又确实存在的优越感。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内饰做工差、悬挂硬,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从这个角度看,众泰的问题不是产品不行,而是它的“玄学”没建立起来。它曾经试图通过“皮尺部”这个法门,去复制保时捷的“道”,但终究是形似而神不似,只学到了皮毛,没学到精髓。现在好了,不装了,摊牌了,它开始修炼自己的“躺平道”,说不定哪天就真给它修成了。
所以你看,免职一个副总裁,换上一个新的,这叫事儿吗?这不叫事儿。这就像一个修仙门派,发现炼丹炉炸了,他们的解决方案不是去研究新的丹方,而是换一个烧火的道童。坏了菜了,问题根本不在烧火的,在那个丹方本身就是错的。你得有东西。你得有东西。你得有东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黄邦德接手的,根本就不是一副牌,而是一个已经炸掉的牌桌,上面还残留着上一任玩家的泪痕。他要面对的,不是如何打赢,而是如何说服大家,这个桌子虽然炸了,但我们依然能在这上面凭空变出一场盛宴。这需要的不是造车能力,是魔术能力,是成为雷电法王的能力。
搞得我晚上点外-卖,看到满减优惠都觉得眉清目-秀的。
这个剧本如果继续下去,那可太典中典了。除非黄邦德老师不是来造车的,而是来拍电影的,那众泰就是最好的剧本,一部荒诞现实主义的史诗级大片。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冒犯电影行业了,人家拍电影也是要逻辑的。
所以,众泰唯一的出路是什么?不是研发,不是生产,是彻底放弃治疗,把行为艺术进行到底。公开拍卖那14辆车的车主身份,搞个年度车主大会,就14个人,请最好的米其林厨师,开最贵的香槟,全程直播。把高管的千万年薪打包成理财产品,叫“众泰宝”,年化收益率承诺250%,主打一个“你信你就来”。或者干脆把总部改成一个大型密室逃脱,主题就叫《逃出众泰》。这他妈的简直就是商业奇才!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在一个掀桌子的时代,在一个所有人都在发疯内卷的行业里,一个能把“躺平”这件事做到如此极致、如此坦然、如此具有艺术感的公司,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我们不应该嘲笑众泰,我们应该研究众泰。因为当所有人都挤破头想上桌吃饭的时候,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把餐厅爆了,然后站在废墟上吃泡面,也是一种活法。
而且可能还挺香的。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