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不算深,南方高速一段长桥,车辆稀稀落落。前方突然跳出一道身影,白色运动服在炫目的远光下显得格外扎眼。车辆紧急刹车,车内静默一秒,随后警报声和虚惊一场的心跳一同归于平静。这不是一起新闻里的事故现场,但可以肯定,这样的“鬼探头”,是所有智能驾驶系统最怕遇到的长尾难例。真要碰上,一套智驾系统的“功底”,立刻就见分晓。
如果你是驾驶席上的那位普通人,关键在于:你相信自己脚下那套华为乾崑WEWA架构的智能驾驶系统,能否做出比你更快、更稳,也更理智的反应?
快速复盘行业:过去智能驾驶的主流,基本分两派。一派是“规则导向”,一板一眼,哪里需要提醒、哪里要介入,全部靠工程师编规则。另一派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来当大脑,让机器自己去“悟”怎么开车。然而,不论哪种,都很容易遇到天花板。规则写不完,极端场景收集不到,路面上千奇百怪的情况分分钟打破产品经理的美梦。
华为乾崑这次的“WEWA架构”,像是一次彻底的“大修理”。业内习惯用“范式跃迁”这类听起来很玄乎的词来形容。从冷静角度看,其实无非是一次系统性的自我推倒重建,不再想方设法给AI“背题”,而是索性教AI自己出题,把世界的复杂模拟一遍再说。
先来剖解一下技术的英勇断舍离。WEWA的“云端WE”(World Engine,世界引擎),像是用超级计算机为AI操练“应试题库”:它不是用真实车队漫无目的地上路采集数据,而是用扩散生成模型,批量制造出各种百年难遇的驾驶难例。鬼探头?来一百遍。三分钟内突降暴雨?每天都能体验。AI在虚拟世界里反复试错,练出肌肉记忆。安全强化学习则像是给系统装了“电击防止错误”的天使和魔鬼——做得安全就加分,不安全一律惩罚,直到它一见危险,下意识就躲。
等AI从云端毕业,到了车端,变成WA——“世界行为模型”,这时系统就不是传统意义的傻瓜AI了。此前的智能驾驶系统,本质像个“万金油”司机,什么都会点,但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WEWA里,MoE多专家机制则狡猾得很——下雨时让专治湿滑路的“雨天专家”上场,遇到变道只调度“变道专家”,这样AI的算力资源集中到极致,响应速度快,能耗低。路况瞬息万变,能随需调用不同“专家”,规避了大模型“手忙脚乱”的弊病。
有趣的是,这一整条环路,从云上出题、AI实战、动态专家决策,到车主仪表盘上给出预判结果,仿佛整个世界建模过程从“模拟人生”进阶到了“模拟老司机”。对于行业同仁们来说——这其实是悄无声息的技术旁路反超,把“安全”植入AI的进化基因,再也不是卡在算法与硬件之间的“填空题”。
对比一下老冤家们:特斯拉FSD的“端到端”路线是业界先驱,简化流程,数据打天下,听起来硬核。但缺点也明摆着,极端场景见得不够多,AI容易“考试钝刀”。Mobileye的“冗余感知+ODD步进”,相当于开着三重安全带,靠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传感器阵容,和一锅烩的感知算法。WEWA的思路显得接地气——AI不是拼家底的数据和硬件,而是学会在云上“当一天世界的神”,落地则专治各种复杂场景。
大胆预测,这不仅是性能参数上的曲线超车,更是训练与验证工业体系的提效升级——云上仿真已经开到了6亿公里,理论算起来,这比全国所有“996”打工人加起来的年均通勤里程还高出一个量级。老实说,要不是IT圈内卷得厉害,这种“实训仿真替代真实路测”的玩法,早就能省下多少熬夜?
车端硬件的升级也没落下,激光雷达、分布式毫米波、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这些名词,听起来像是汽修厂点单菜单。实际用起来,确实是“只要你敢作妖,我都有法子盯到你”。夜间小目标、团雾暴雨这些老大难,借助分布式雷达和算法优化,真正上了路,也能做到“AI看得清,人已经晕”。
至于生态,那是华为老套路了,“家族作战”。与各大车企抱团,“鸿蒙”座舱同步场景感知,数据和体验全打通。要问能不能把高阶智驾普及到200万辆,这目标看似豪壮,但架不住产品链紧密,“标准化/平台化”推得下去,倒也不是梦话。
不得不承认,大家都想做智能驾驶领域的特斯拉,但很容易掉进一个“能跑不能商用”的死胡同。行业真正的考题,在于谁能把安全与体验真正转化为大规模落地的用户可信——一套架构,既要高精尖顶着,也得扛得住真实环境的鸡毛蒜皮。
当然,行里人难免自嘲一声:再先进的WEWA架构,再革新的MoE专家机制,归根结底,还是得“拜用户不翻车”所赐。教AI学车的艺术,说到底,说是一项工程,不如说,是群人和无数数据一次次在风险与概率里艰难平衡的拉锯。不翻车,就是成功。
最后,这个行业永远绕不开一个问题:人能容忍机器犯多少错?机器比人小心,用户习惯把锅甩给系统;系统万无一失,还要留心“过度信任”本身。这可能才是未来智驾最大的隐患。
所以,技术大跃进诚可喜,架构再领先,也不能把安全和责任丢给冷冰冰的CPU。智能驾驶的终点,大概不是“谁跑得最快”,而是谁能让人最理直气壮地“敢不自己开车”。你,敢交出方向盘么?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