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修车花了1240大洋,真是让我心碎。最开始只是打算去换个防冻液和空调漏氟,没想到一查问题就像敲碎了泡沫糖,一路爆炸般的复杂。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不少细节其实藏着坑。先说这个零件,不知道哪个零件胶坏了,换个150多块加拆装50。这个胶其实不值一提,就是个普通的密封件,但一出问题就像个炸弹,要换还不便宜。师傅还顺带看了下刹车油,说有风险,需要更换。我的天,那只代表啥呢?其实很多车主都没注意过油品的状态,但我觉得直接用错油,长时间不用换,风险就会逐渐堆积。
这次修到差不多一千零五十左右本来就觉得挺贵了(这部分我估算的,因为我只记得油和零件的价格),而且他还给我摸了个零——那意思就是就是想多宰一刀?因为最后还换了变速箱油,价格开到五百五十,说是日系产品。我心里在想,这个油是不是那种再便宜也不会超过两百的油啊?不过都大概估算过了,油换了、刹车油、冷却液都换了,基本上车上的液体都更新了一轮。
你知道我还发现了啥?仪表上的小🔧提醒我该换机油。其实我在买车时,销售还跟我说保养过一次——但我心里在想,车子跑了十年,有没有真正被保养过我不知道,反正看起来不像。师傅一看也不像是新车常规保养的样子,可能最后一次保养还是在4S店,但标志车标明显变了。这车当年买来时,车机油就不贵,按理说一桶油250差不多,但我估算,换完油整个成本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加一些,最终我就决定再换一遍——毕竟久不用油,混杂在一起也不好。
但刹车和冷却液算是标配了,空调暂时没修(还真没想到会漏氟),主要是修氟的流程,得先放完再修。司机师傅跟我说:空调漏氟修起来挺麻烦,要拆装,费劲。我还质疑:是不是还能省点钱?他笑了:这个得看具体情况,有时候修个氟比换个压缩机还费钱。好吧,看来这个车的空调漏氟问题还得留到以后再说。
你们觉得?我这车修的算坑多?我每次去修理厂,感觉就像被绞了个圈。我前几次修了变速箱油,花了不少钱,可是我自己觉得没必要非得每年都换,大概两三年一次就行。结果他们一看就说风险大,建议换,心里那个抵触啊,是想你是不是坑我,但又怕出事。
说起这车,跟我比较相似的那几台大奔、捷豹的保养费,差不多都得两千多起,但维修成本是不是比买车还高?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奇怪,明明一台车开着舒服,结果一进车厂,整个人都麻烦了。这个五菱荣光,说实话,修理还不算特别难,但每次花的钱都让我怀疑人生。
而且我还发现个问题。其实我一直在琢磨,车辆的多次保养都很随意。在路边修理店只换了油,几百块就搞定。都不知道那些零部件是不是原厂的,反正至少车还能跑。可是后来多次的修理,让我感觉汽车像个带病上阵的兵,越修越多毛病。有次我在修理厂碰到个维修工,他说:这车都磨成这样了,除了换零件,没有别的办法。我心想:真不愧是老车,那些小毛病都成潜伏状态,不修不行。
难道真的是,修车就是修坏的过程么?我始终觉得,车都修坏了,还能修好,心里那点补丁还真是不堪一击。之前看某司机说,车被修的越多,越像救火队,没什么系统性保养。
对了,有个朋友还拿我车去比,他说:你这车,过去修修补补,买入成本已经远高于它的残值了。我脑袋一机灵,想:这是不是没细想过的秘密?他补充:你要真打算开到死,就不用太在意保养的细节,但要接受它可能一百公里的油耗和百公里二五的维护成本。可我觉得,还要不要再折腾下去?还是趁着还能跑,一直开。
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个修车坑是不是只我一个人遇到的,全国的业界是不是都这副模样?我刚才随意算了算,百公里油耗在估算范围内大约是八到十升——按当前算,也算硬支撑了我的开车成本。换句话说,一个月不修,感觉安心点,但一旦出问题,花的可不是几百块那么简单。
中间反转一点:我其实心里在想,车子虽老,但开起来还挺顺的。真是开不坏的老伙计?我也不能太自信。真难分辨,究竟哪个维修厂有良心,哪个纯粹灌水。修车行业的痛点根源在于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同,有的师傅按套路出牌,有的就拼忽悠。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你们身边有没有遇到那种修车越修越出问题的?我一直在想,难道都是操作失误或者配件不良导致的?不然为什么车子不到十年,发动机噪声会变大?这我也没细想过,不过假如是润滑油脂被河水冲掉,确实会出现沙沙声。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修理这事也变得复杂起来。
说到这里,总有一种感觉:汽车行业,从研发到供应链,像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活体系。就像我家的厨房,锅碗瓢盆、调味料,各有规矩,但出问题的时候,也会乱一地。汽车也是,出问题的原因五花八门能力多。你要是问我,为什么那个胶坏了?我只能说,估计长时间没维护,可能用料稍微差点,要么就是材料老化。
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坑实际上都藏在细节里?其实我想,毕竟汽车就是铁皮大块头,安全第一,但人的维护永远跟不上。老师傅们说一句:‘车子要养成惯’,其实我觉得很对,定期保养,别折腾太多,沉稳点留下点空档,可能还会寿命更长点。
我在想,以后要不要自己买点零件,或者多学点修车知识?反正看过一些视频,修个车不难,买个工具箱,学点基本的操作,是不是可以省点钱?不过我又会思考,自己动手会不会越修越出错,这个心里小担心一直缠着我。
而且,很多时候,修车费贵得离谱,也让我琢磨不透——是不是行业单纯靠坑吃饭的?你说,如果我自己预估:一百公里油耗8升,15元/升,一个月跑3000公里,油费差不多在360元上下;再加上维修,可能每年在修理上花两三千,那其实也不贵——但关键是偶尔出点渔网,每次都花几百到上千,就令人郁闷。
其实最大的感触就是:车子永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脆弱。不过我自己还挺喜欢这辆老车的。只这次修车花的钱让我觉得,有点亏得我心都碎了。有人说,车就像个随身的朋友,你要付出点代价,但也别太太在意每一笔小钱。
你说,修车的坑是不是只有我遇到的?还是说行业标准就是这样?我奇怪,为什么新车好像没修过一样,而老车的问题总是堆积而来,是不是车和人一样,都有年纪大带来的麻烦?
最后真想问问你,知道修车行业里,有没有那种反套路的大佬,能让我们这些车主少点烦恼?想找个靠谱点的店,心里总难踏实。看着这辆车逐渐变成机械版的老人,我在心里苦笑:它到底还要干多久?或者我还能坚持多久?
```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