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保时捷最近的画风,突出一个不对劲。
就好像你一直信奉的雷电法王,突然有一天不放闪电了,开始在路边发传单,上面印着“办卡八折,充一万送两千”,姿态卑微得让人心疼。曾经那个需要加价几十万,销售鼻孔朝天,告诉你“不买就滚”的保时捷,现在不装了,摊牌了,开始玩起了“打骨折”这种朴实无华的商战。但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它都跪成这样了,大家好像还是不买账,2025上半年利润直接腰斩,中国市场销量暴跌快三成,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自己的计算逻辑。
这场面,典中典。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靠“品牌香火”就能躺着数钱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保时捷在中国的溃败,表面上看是两个问题:电车拉胯,有钱人变抠。但讲真,这都是表象。核心是什么?核心是保时捷赖以生存的“玄学”被干碎了。
过去你买保时捷买的是什么?是911的传奇故事,是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轰鸣,是那种“虽然我堵在五环但我的灵魂在纽北赛道”的幻想。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它的价值不在于那几块钢板,而在于那个盾牌标本身。这玩意儿就像修仙小说里的护体法宝,往车头一贴,方圆五百米都知道你是个狠人。
但电动车时代来了,这事儿就坏了菜了。电动爹的逻辑简单粗暴:我不管你什么历史,不管你什么传承,我只问你零百加速几秒?电池多大?屏幕卡不卡?自动驾驶能不能干翻老头乐?这套逻辑,直接把保时捷的“道骨”给抽了。你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那套玄学调校的压缩毛巾,在电机面前,就像个笑话。人家小米SU7上来就是一个2.78秒,你Taycan怎么玩?比历史吗?
更要命的是智能化。保时捷的车机,被车主吐槽是十年前的诺基亚,我个人觉得这是在侮辱诺基亚。那玩意儿的卡顿程度,让我感觉它的CPU可能还在用算盘驱动。讲真,有时候我看着我车里的屏幕,都想给它烧柱香,求它别卡了。你一个卖大几十上百万的豪车,智能化体验被国产二十万的车吊起来打,就问你怕不怕?你这不是卖车,你这是在对富人阶级进行一种赛博羞辱。
所以你看,当电动化把所有车都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比参数的时候,保时捷的品牌光环,那层金钟罩铁布衫,就这么被一拳打穿了。你最值钱的东西,突然不值钱了。
这就像一个修炼了一辈子绝世剑法的武林宗师,突然有一天江湖规矩变了,大家开始拼谁的高达厉害。你剑法再牛,能快得过浮游炮吗?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特别的贴切?
然后是第二个问题,所谓的高净值人群消费更谨慎了。这话术就非常艺术。什么叫“谨慎”?说白了就是,以前的韭菜,现在开窍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过去信息不发达,大家觉得贵就是好,标就是一切。现在呢?大家不仅会上网,还会刷短视频,会看各种拆车评测。以前的消费者是仰望你,现在的消费者是审视你。当他们发现,花一百万买的保时捷,在很多核心体验上,还不如隔壁三十万的国产新势力时,那种信仰的崩塌是瞬间的。
更何况,现在的市场根本不是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是在一个大餐厅里吃饭,保时捷坐主桌,吃的是顶级牛排。现在呢?理想、蔚来、问界这些“野蛮人”,他们不跟你讲什么餐桌礼仪,他们直接把餐厅的墙给炸了,开着坦克进来,用高音喇叭喊:自助餐了啊!管饱!九十九一位!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问界M9、理想L9、仰望U8这种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DOU都没放过。当一个老板发现,他花更少的钱,能买到一个更大、更舒服、更智能,还能在朋友面前吹牛逼的车时,他为什么还要为你保时捷的“品牌税”买单?为了情怀吗?别逗了,成年人的情怀,只在打折的时候才值钱。
所以,保时捷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经济下行,而是认知降维打击。当信仰无法再提供足够的溢价,当产品力被对手按在地上摩擦,降价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降价,恰恰是毒药。因为保时捷的根基,就是建立在“贵”这个字上的。一旦它不贵了,不稀缺了,那它还是保时捷吗?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最骚的操作是,面对这种局面,保时捷宣布:无限期延后全新纯电平台开发,重新聚焦燃油车。
这简直是疯了!
这操作给我的感觉,就像诺基亚在iPhone 4发布之后,内部开会决定,我们要加大对塞班系统和实体键盘的研发投入,因为那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战略失误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时代的深情告别。
当所有人都朝着任意门狂奔的时候,你选择在原地扎马步,说要苦练基本功。这不是头铁,这是颠了。同行看了都得傻,然后默默给你点根香。
所以保时捷的未来在哪?我不知道,可能在二手车贩子的朋友圈里吧。毕竟,信仰这东西,折价了才更显真诚。它不会死,但那个属于它的,可以闭着眼睛收割的黄金时代,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疯狂又刺激的汽车大逃杀时代。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