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

在香港交易所冰冷的大屏上,奇瑞汽车的代码“09973.HK”如同刚被印上的指纹,显眼地亮了起来。大厅里没有多少挥舞锣鼓的激动场景——超强台风赶走了钟声和掌声,只留下安徽芜湖那一场略显局促的本地“庆功”。对奇瑞而言,这一刻的喧嚣背后,是长达21年的资本拉练和无数政策表格上的涂改痕迹。上市,比谁都慢,偏偏还是成了今年港股最大的一单。

如果你是奇瑞高管,在上市前夜只能“全力应对香港大风”,你大概率也犯嘀咕:是风浪太大,还是自己的步伐太慢?21年前就想IPO,到今天才圆梦,别家都已经跑银河系去了,奇瑞还在翻地图。

事件说来也简单,复杂的只是历程。奇瑞汽车此次IPO发行价折合28块人民币,首日有惊无险地站稳了31.92港元,总市值几乎追平了在港股驻扎多年的吉利。谁能想到,这家1997年种下的“草根厂”,差点错过所有行情,却靠着海外出口和品牌组合拳,在2025年成了港交所新的汽车独苗?

招股书翻开,数据堆得像金字塔:三年里收入从900多亿涨到2700亿,净利润翻到143亿。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连续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明面上是“以油养电”,燃油车兜底,新能源板块还在冲刺——听起来就像在考试,选择题总有几个留着猜。

但理性来看,资本市场可不会为你的“自我感动”买单。超额认购的热闹背后是资金的冷计算。首日小幅上涨,和港股整体的高度“小心翼翼”如出一辙。业内人早都明白:一轮超长的等待,往往拼的不是爆点,而是谁还能挨过去。有人把它比作接力跑,21年过去还没掉棒,这本身就足够写进“案例分析”教材。

关于“港股汽车新贵”这顶帽子是不是能稳坐,奇瑞自己心里也清楚。第七次递交招股书,2018年混改之后的治理突变,加上青岛五道口、立讯精密这些外援,才让昔日冗长的决策链顺畅了那么一点点。上市看似是终点,实则才刚刚剃了个光头,绑上了新的沙袋。

资本逻辑不会迁就情怀。三条腿跑出来的价值支柱,实话说也都冒着风险:治理结构,是改革才给解了绑;出口优势,一大半靠了俄罗斯、伊朗和中东;新能源智能化,虽然有华为合作的加持,可现实销量持续掉头。智能汽车大战不是资本秀场,投资人看的是结果——靠PPT和故事维持热度容易,账面上的利润却一刻也不能含糊。

再说得直白一些:估值如何,靠的还是持续的“现金流+讲故事”。本次IPO,35%资金砸进新车型研发,另一大块押宝新能源和全球市场开拓。坏消息是,新能源近两年收入占比还没迈过30%这一行道杠,行业平均水平线明珠在前,传统业务虽然“以油养电”还有用,可这“燃油+电动”两条腿,现在都没一条能放开折返跑。

黑色幽默就在于,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出口神话,反倒成了国际投资者的心病。欧美大资金没怎么捧场,更多是内地和中东资金捧着大单入场——因为美国制裁俄罗斯和伊朗,这两大出口市场西方资本有点“敬而远之”。到头来,风雨同舟的优等生标签,却换来一个估值警告灯:海外基石资方缺席、估值“自娱自乐”,游资不配合的时候,二级市场会不会又摊上“谁接最后一棒”的老故事?

资产负债率这道题,也做得磕磕碰碰:最新一季依然87.7%,比“及格线”还高出二十来个点。账期倒是压缩了点,不过也没人真信夏天剃头能治暑气——“击鼓传花”的供应商账款,能否彻底清零,谁也不敢拍胸脯。

品牌堆叠,是中国车企的标志动作,遗憾也从不稀奇。奇瑞五个品牌,定位重叠、路径发蒙,高端智界和星途谁也拎不出个“老大哥”,新能源未盈利,燃油车江湖老底还在。2025年卖得最火的A8插混车型也被比下了分——新能源车毛利一直压低到12%,电池成本和配置没有技术奇迹,利润就只剩纸面浮云。

高端化指望着华为拉盘,现实却撑不住脸皮。3月月销还能过万,6、7、8月接连低迷,就像造车新势力们习惯的宿命:“高开低走只是剧本,谁都想写个反转,导演却往往罢工”。企业为了重回“组织铁军”,已经把品牌线重新梳成四大事业部:高端守顶、燃油护底、电动突围。战略够清晰,战术还得肯上墙。

海外市场是所有增长神话的动力舱,却也最容易被现实踩刹车。欧洲那头反补贴动作频频,俄罗斯市场政策收紧,出口回落今年已成定局。奇瑞被传要撤出俄罗斯,嘴上否认,动作“缩水”却是板上钉钉。增长引擎要不要防火墙?没人能给个定心丸。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奇瑞在港股上市,异地庆功,出口和新能源成关键-有驾

上市有了,问题才刚显出来。股权结构分散,大股东老去后谁来接棒?投资者们眼巴巴盯着解禁期的抛售通道,早期“顺风船票”都想赶紧下船。自上到下的权力和故事,还能撑多久?

汽车圈的人对奇瑞历年来爱搭不理,实际都希望它能把“慢”做到细致入微。上市只是一次老话题的复读:品牌怎么清理,燃油怎么守底,新能源如何突围?资本讲的始终是预期,该兑现的还是要见真章。新能源路线、电动智能化、海外风险——每道题得扣分和加分都写在资产负债表和K线图上。

如果奇瑞这次真能逆转宿命,“慢公司”也许就成了“慢功出细活”的经典案例。倘若资本周期起伏之间,“换故事”的姿势学得不地道,恐怕还得滋养一轮“再上市”或“再混改”的荒诞剧。

港股的大钟声此刻还在芜湖回响,对台风习以为常的资本,也许只在意——下一个风来时,谁是真正握稳方向盘的人?有时候,市场比法医现场还冷静,只留给每个参与者复盘自己的指纹。

你怎么看?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况里,究竟是慢公司才有机会,还是风口上的谁都能腾飞?上市,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