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降生,家里的“小车”瞬间捉襟见肘,换购一台MPV迫在眉睫。
跑了N家店,不是价格卡在预算线上,就是空间感让人泄气。
直到魏牌高山7横空出世,28.58万的定价,加上那堆实在的优惠——5000变8000,换购补贴,还有终身免费的NOA智驾,我这颗心差点就按捺不住了(具体政策请洽授权经销商)。
但老话说得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是家庭用车?
我带着全家深度体验了一天,才算服气。
如今这“移动客厅”开了有一周多,跑了趟周边游,今天就来掏心窝子聊聊,这台车到底有没有资格成为你家的核心资产。
若问我这台车最打动我的核心价值,那绝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噱头,而是它在“大家庭刚需”上的精准拿捏。
就像古人云:“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高山7的精髓就在于把家庭出行的痛点,用最实在的方式解决了。
先聊聊外观,初见实车,它没有走时下流行的怪异路线。
现在的设计,要么是赛博朋克的冷峻,要么是肌肉感的夸张,高山7却是一股子“沉稳内敛的贵气”。
前脸的直瀑式进气格栅,配上那道横贯的灯带,精神矍铄,却不惹眼。
我特别欣赏它的侧面姿态,车长破了五米,可车身比例协调,一点不拖沓,像个衣着得体的绅士,体型虽大,气场却优雅。
我母亲的评价最到位:“这车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踏实。”
这份踏实感,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是无价的。
进入座舱,那才是真正的“换了个宇宙”。
环绕式的中控布局,触手可及之处都是亲肤材质,手感温润。
几块屏幕布局得当,不显得凌乱。
副驾那块屏,我老婆赞不绝口,她说这样路上追剧,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吵闹了。
这氛围,就是我们追求的“温馨豪华”,不像有些车弄得像冰冷的航空器,我们老百姓,就要这种“移动的阔绰会客厅”。
谈到驾驶,这才是MPV最大的“照妖镜”。
我最怕的就是开一台大车像在操控一艘游轮,笨重迟缓。
高山7的转向,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厂家给它冠以“灵动转向”的名号,我起初半信半疑。
结果在小区里第一次掉头,我还在心里默念打方向盘的次数,方向盘轻快一转,一把就过去了,旁边遛弯的大爷都看呆了,还真以为我换了辆小车。
它的转弯半径据说仅有5.6米,这指标比我之前开的家用轿车还灵活!
现在去商场找车位,只要不是那种极限侧方,我都有信心一把进库,老婆在旁边终于能把心放回肚子里。
这份驾驶掌控感,笔者的经验是,大车变小车,幸福感直线飙升。
动力系统,是这台车的“隐藏技能”。
谁说MPV不能猛?
我这个年纪,高速超车没底气,全家出游爬坡还得吭哧吭哧,那多影响心情?
高山7的Hi4性能版电混系统,真是“猛虎下山”。
官方数据零百加速五秒多,我没专业测,但有一次高速,旁边有台车想别我,我深踩油门,那股推背感瞬间就来了,“嗖”地一下就过去了,车身姿态稳得像钉在了地面上。
更关键的是四驱系统,前阵子那场大雨,走了一段积水路段,四个车轮都在牢牢抓地,车身纹丝不动。
实践反复证明,这种全路况的从容感,是两驱MPV给不了的。
续航表现也够实在,日常通勤基本纯电搞定,172公里的纯电里程,足够覆盖接送娃的需求。
远途出行,满油满电能跑九百多公里,加油的频率大大降低,而且它只认92号汽油,这后期的燃油成本,给我这精打细算的奶爸吃下了定心丸。
空间布局,是MPV的“命门”。
高山7的车长五米出头,但乘坐感受,比很多五米二的车还宽敞。
这归功于它极高的“空间利用率”,把更多尺寸留给了乘客。
纯平的地板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孩子在车厢里跑动,从第二排到第三排,如履平地,我老婆在中间照看孩子,也方便。
最让人称赞的是二三排的共轨设计,轨道长达一米八,你可以像调整沙发一样,随意定制空间布局。
我们一家三口出行,把三排收起,后面立刻变出一个巨大的后备厢,我的露营装备、渔具,全塞进去绰绰有余。
如果载着双方父母,只需微调二排位置,三排的腿部空间依然宽裕。
我一米八的身高,坐在第三排,膝盖前还有两拳的余量,脚能伸直。
我父亲上次坐长途,腿脚不便,他都夸这比他同事那台“大块头”MPV更敞亮,坐着不憋闷。
二排座椅舒服得像个移动的贵妃榻,通风加热带腿托,坐久了也能放松,跟飞机头等舱的体验没什么两样。
车内的那些“小确幸”,才是真香定律的体现。
以前觉得“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堆砌,现在才懂这才是生活质量的体现。
那个12.5升的冷藏箱,前后都能开启,我老婆在后排想喝冰水,自己伸手就能拿到,不用指挥我这个“驾驶员”。
温度可调,夏天冰饮,冬天热饮,孩子一路都安分守己。
后排那块17.3英寸的巨屏,简直是“哄娃神器”。
周末回老家,三个小时车程,俩娃看动画片看得安静,我和老婆享受难得的清静。
车内的音响系统,23个喇叭,开启环绕声,放演唱会录音,那感觉,就像包了个私人KTV包厢,连方向盘都在随音乐震动。
还有那个紫外线杀菌,对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多一重保障总是好的。
至于辅助驾驶,现在都在卷,但高山7给我的感受是“好用不突兀”。
激光雷达的加入,让它的“硬件配置”很扎实。
高速上我基本都开启辅助巡航,跟车线性,车道保持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机械感。
最让我省心的是它的自动泊车,我老婆以前一遇到侧方车位就犯怵,现在她把车开到位,按一下,车子自己就能停进去,比我这老司机还利索。
有一次,车位窄得像针眼,我正头疼,屏幕上自动弹出泊车辅助选项,一点,稳稳当当就进去了。
那一刻,我老婆看我的眼神,都带着赞许,觉得这钱花得值。
它号称能识别两百多种车位,常见的垂直、侧方、斜列,识别率都很高,对我们这种不想在停车上浪费时间的家庭用户来说,这功能简直是“救命稻草”。
最后谈谈安全,这是家庭出行的“生死线”。
坐进高山7,关上门,那份金属的厚重感,让人心底踏实。
我特意去查了下,车身用了高比例的高强度钢材,关键部位用料更足。
这种看不见的地方的用心,开起来和坐起来,都能感受到车身结构的紧凑结实。
侧气帘覆盖到三排,多一份防护,就多一分安心。
电池的安全测试得分很高,对于我们这种经常满载出行的家庭来说,没有什么比电池的稳定更重要了。
新车气味控制得也到位,官方宣传的“零甲醛”,我家那对鼻子尖的孩子上车后也没怎么哼唧,这细节处理得必须点赞。
当然,世间哪有十全十美?
非要说个不尽人意之处,第三排座椅的调节依然依赖人力,虽然操作顺滑,但要是个电动调节,那才算得上是“圆满”。
再者,车长超五米,刚从轿车换过来的新手,对付老城区那些狭窄的巷弄,还是得放慢速度,多观察。
总而言之,我为何倾心于高山7?
因为它精准地击中了中国大家庭的脉搏。
它没有在花哨的功能上堆砌成本,而是把资源集中在了空间、驾驶的灵活性、乘坐的舒适度,以及那份扎实的安全感上。
它既能满足我这个司机对动力的需求,又能让全车人坐得舒坦,价格还十分有诚意。
它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更像一个能遮风挡雨,照顾全家的“移动堡垒”。
如果你不想在满足家人的同时委屈自己,想要一台能装下生活重担,也能承载远方梦想的座驾,我真心建议您去试驾一遭。
坐进去,开一圈,带上家人感受一下,你会明白,这台车,确实给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