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

拿小米的车说事儿,我其实是有点意见的。不是黑它,也不是吹它,是真的觉得这车壕气有点过了。先说说参数,SU7基础版20多万,300多匹马力;Max版30多万,700多匹马力。你没听错,700匹马力在家用SUV里算哪个级别?就跟我隔壁那哥们开的某日系大排量跑车差不多了。然后奥创更夸张,50来万居然能买到1500匹马力的怪兽,我朋友修理厂小李跟我说:这东西,谁敢开,命都得系紧了。这可不是我的夸张,是真的很吓人。

我上周和一个20多岁的朋友聊起这事儿,他说:哥们,那车加速吓死人,0到100我一点也不敢冲,就是怕一脚油门踩猛了直接飞出去了。他说的我能理解,毕竟电动车扭矩立刻爆发,没丝毫缓冲空间。你想想,年轻人手里有车这事本来是好事,能方便出行,自己有点生活自由。但300匹以上的车?尤其是700匹,我心里老蹦一个问号——这到底适合谁开?

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有驾

我翻了下笔记,去年我做过一组调研,样本虽然少,但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高性能车手,驾驶经验都至少有三年。换句话说,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根本不适合开这种车。问题是品牌没给这种车打烙印提醒,反而包成了性能亲民,就像快餐店把重油炸鸡卖给小孩一样,危险还不自知。

对比下同价位的其他牌子,比如蔚来的400匹电动车,虽然说性能也不错,但他们更多配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还有主动安全机制,操控更友好。小米这家伙,只拼马力,安全倒是没太多着墨。供应链倒是玩出了花头,把高性能电机推向市场,报价卡得死低,这就像你在菜市场里买到进口牛排价钱,味道赶脚得差点意思——价格做足了噱头,质量能撑多久我还真不一定信。

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有驾

说回研发,真要照我看,造车就像搭乐高,一环扣一环。电机扭力大,得好悬架支撑;电池组重,得底盘优化;软件没调好,车子随时翻船。小米这么快,又便宜,多少环节得省?是不是牺牲了耐用性?供应链的博弈下,有没有些零部件是用二线货?我心里很疑惑。咱们车企买部件,就像买菜,贵的不代表全好,便宜的也不都是垃圾,关键是买对了合适的菜——小米这顿饭,我觉得少了几个配料。

顺便跑题聊一件事,上月底一次车友会,几个老司机吐槽说:这些年动力虽强了,可城市里跑,谁给的空间去爆发?就算你有700匹,面对堵车还是那样骚。这句话让我笑了。车多了,路没变宽,动力成了笑话。更尴尬的还要数停车,700匹的车头长尾大,拐弯半径没小车灵活,还非得在小区里剐蹭……你说,这低价高性能真方便吗?可能只是在刺激年轻人消费冲动,没考虑实际用车体验。

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有驾

刚才提到一半我得改口,咱也不能全怪小米拼马力。老实说,如果你看车企整体趋势,大多数品牌都在追求性能突破,能撑起性价比的,不只是动力,还有科技和品牌积淀。小米不背书其他车企,但这市场里大家都在试水,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决策层面的博弈,才是真正推手。

我也不是懂车的大专家,但至少几次坐过700匹的车,脚感难以形容,有点像踩钢琴键,力度不均匀还带点慌,得极强的心理素质才能驾驭。普通家庭买来开玩乐,万一哪天摔个跟头,谁负责?这真是技术进步好?还是造孽?

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有驾

对了,我曾问过一位4S店销售,你卖这种车,是怎么跟客户说的?他笑笑没正面答:客户心里有数,咱最多提醒他们,别跑太快,安全第一。说白了,买卖双方都有心照不宣,但这很冒险啊。你觉得,下一步是不是该出台点啥限制?比如高性能车必须通过专门培训认证才能上路?

这里先不深入,说到底的话题还挺长。你自己回想下,如果你手里有这么台车,你还真敢随便离开家门吗?这安全隐患,也许扑面而来,但我们都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米的车真是没有底线,不是造福百姓是作恶造孽,低价高马力成了大街上的安全隐患-有驾

车这么快,马路咋办?小米又该怎么调整策略?这事你怎么看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