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

开电车七年,聊聊那些被问烂的事

秋天的早晨有点凉,我把车窗摇下一条缝,风里没有那股呛人的尾气味儿。七年前提这辆纯电的时候,还没多少人敢在我们这个小城用它跑长途,现在路口一排绿牌子都不稀奇了。有人问我是不是坚定的“电派”,其实不是,油车也好、电车也罢,各有各的脾气秉性,看谁更合适自己家用。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上个月邻居老赵买了台二手油SUV,他说家里一年跑不了几千公里,不折腾充电桩省心。我就笑,说你这情况确实不用折腾。不过要是像我这样每天上下班加接送孩子,一天五六十公里,一个月下来一千多公里,那换成油车钱包就吃不消了。

环保这个话题,我真没法跟那些专业人辩个输赢。但很直观的一点——以前走国道,总能闻到柴油机冒出来那股又闷又辣嗓子的味儿,尤其是老旧皮卡和工程车经过时,现在少多了。我表弟在交警队,说他们测尾气超标抓得紧,有些老货直接提前报废换成新能源轻卡。至于发电厂排放、动力电池回收这些宏观问题,我们普通人真管不到,只能信政策方向不会瞎搞。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续航焦虑嘛,是存在过的。当年新提回来满格显示430公里,但高速一路120巡航的话,掉得比想象快。我第一次去外地探亲就是栽在这上面,高速服务区找桩排队半小时,还碰到一个桩枪头接触不良反复跳闸,当时急得直冒汗。不过近两年好多了,小区附近新增三组快充桩,高速沿线密度也高,不像以前地图上一片空白。有个群友去年买的新款,说他那块半固态包冬天还能稳住500出头,这技术进步肉眼可见啊。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关于表显虚不虚的问题,这个差异大着呢。同品牌不同批次都有区别,更别说驾驶习惯和天气影响。我平路不开空调基本能跑满标称,有一次试着关掉暖风从市区开到隔壁县,比预计还多出了十来公里。但夏天空调常开或者冬季低温,就算市内代步,也会缩水一截;山区路线更夸张,上坡弯道频繁切换动能回收模式,都挡不住耗得快。所以每次去山里看工地,我都会提前查沿途哪有靠谱的充电站——之前师傅提醒过,“别等剩下个位数才找地方,那时候容易慌神”。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价格这一块,其实很多朋友心里门清,就是嘴上嫌贵。一分钱一分货,如果冲着便宜入手一些小众品牌低配版,将来可能售后网点都难找。今年春天我们本地一家小厂停产,好几个同事为保养配件愁断肠,只能托熟人在外地寄零件回来。而保险费倒没什么特别玄乎,要花多少钱主要看你选哪些险种,还有当地费率水平——去年我的保单就是销售顺嘴推荐加了一项玻璃险,因为听他说“纯电脚踢一下前挡修起来挺贵”。维修方面倒放心,现在连职业学校都设新能源维修班,新学徒一个月工资比传统汽修还高些呢。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再说寿命,大多数担心都是听来的吓唬话。“几年就废”“换块新包顶半辆新油轿”这种夸张说法,其实只占极少数案例,而且不少还是事故或极端使用环境造成。我认识一个做网约的大哥,他那台已经跑了四十多万公里,每天两班倒,到现在容量衰减不到15%。用法讲究很重要,比如尽量避开泥泞陡坡路段——我自己吃过亏。有次雨后去乡下,被冲下来的湿泥盖住轮胎纹路,在坡底打滑冒烟差点烧糊味儿,那会儿才知道驱动系统可不是越野设定,该绕行还是绕行吧。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现在回头看,如果家里原本就有辆油车,再添台纯电作通勤工具,很可能最后变成出远门才翻出油箱钥匙。而且随着快充普及,不少朋友干脆跨省自驾也是全程靠绿牌完成。这几年变化太大,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一些配置,比如热泵空调、智能热管理系统,现在中端车型都有搭载,对冬季续航帮助明显,这也是后来者天然优势之一吧。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昨天傍晚,小区地下库偶遇隔壁栋的小伙子,他刚给自己的新纯电脚垫拍灰。他笑着跟我说:“以后咱们楼这一层估计全是插枪子的。”想想当初装第一根私桩还要签名盖章,如今物业主动拉线预留接口,也算是一种时代缩影吧。

电车七年真实体验,秋晨无尾气的生活,续航90%和五大质疑全程对比真相-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