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华车降价抢客,BBA入局厮杀,你的钱包选啥?

最近的车市可真是热闹,你要是隔个半年不去看车,再去4S店里转一圈,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样。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那些以前我们觉得得踮踮脚才能够着的二线豪华品牌,现在一个个都放下了身段,甚至可以说是趴在地上求你把它开回家。

就拿雷克萨斯来说吧,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印象里,那可是“匠心”的代名词,是保值率神话的缔造者。

五六年前,你想买辆ES,不加个两三万块钱,销售顾问可能连正眼都懒得瞧你。

二线豪华车降价抢客,BBA入局厮杀,你的钱包选啥?-有驾

可现在呢?

有朋友去店里看车,销售直接就摊牌了:“哥,这台ES200裸车给您做到19万,我们还额外送您全车车衣和几次免费保养。”这听着是不是有点魔幻?

曾经的加价王,如今变成了降价先锋,这中间的落差,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这还不是个例,整个二线豪华阵营都弥漫着一股“清仓大甩卖”的气息。

美系豪华的代表凯迪拉克,曾经凭着“洗浴王”CT6和运动标杆CT5,也算是风光过一阵子。

现在,CT5的优惠动不动就是七八万起步,价格直接下探到了20万出头的区间,这让很多原本考虑买雅阁、凯美瑞的消费者都开始动摇了。

通用集团自己公布的财报里都毫不客气地指出,凯迪拉克是在中国市场唯一销量下滑的品牌,这脸打得是真疼。

另一位美系兄弟林肯,日子过得更艰难。

中型SUV航海家,一款对标宝马X3和奔驰GLC的车型,终端优惠也能轻松给到8万以上,价格都快跟一些国产SUV的顶配版看齐了。

从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这些品牌的处境更是堪忧。

雷克萨斯半年卖了8万多台,要知道它巅峰时期一年能卖超过22万台,这下滑速度确实惊人。

凯迪拉克半年销量4万多台,而林肯更是只有1万多台,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如现在国内头部新势力品牌一个月的销量多。

可以说,他们现在完全是靠着“以价换量”在苦苦支撑,如果把优惠一收,那销量数据恐怕会难看到无法想象。

二线豪华车降价抢客,BBA入局厮杀,你的钱包选啥?-有驾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二线豪华品牌,会集体陷入今天的困境呢?

原因其实很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遭到了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双面夹击”,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首先是来自上方的压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BA,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位德国巨头。

以前,BBA和二线豪华之间,还是有一道比较明显的价格壁垒的。

你想买宝马3系,预算至少得准备个30万往上。

可现在,这道墙被BBA自己亲手推倒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BBA也开始放下高傲的姿态,加入了价格战。

现在你去市场上问问,宝马3系和奔驰C级的终端裸车价,很多地方都已经能谈到23万左右了。

更夸张的是宝马X3,一款正儿八经的豪华中型SUV,指导价40万起步,现在经销商为了冲量,价格都能给你砍到30万以内。

这就给消费者出了一个选择题:同样是二十五六万的预算,我以前可能只能看看凯迪拉克CT5或者雷克萨斯ES,现在努努力,竟然能够到宝马3系了。

那你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会怎么选?

毕竟,蓝天白云标和三叉星徽标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号召力和社交属性,还是要比凯迪拉克、林肯这些品牌的标志来得更硬气一些。

BBA的这一招“降维打击”,等于直接把二线豪华品牌最核心的“面子”价值给打残了。

如果说BBA的降价是釜底抽薪,那么来自下方的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则是一场彻底的“技术革命”,直接掏空了二线豪华品牌的“里子”。

二线豪华车降价抢客,BBA入局厮杀,你的钱包选啥?-有驾

过去我们买车,总觉得合资、进口品牌在技术上更有优势,但现在这个观念被彻底颠覆了。

你花三十多万,可以买到一辆理想L7,车里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家人出行都舒舒服服,智能化体验拉满。

你也可以买到一辆问界M7,搭载了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车机比你的手机还流畅,辅助驾驶甚至可以在高速上自动变道、超车。

你还可以选择极氪001,猎装的造型足够帅气,底盘质感和操控性能也备受好评。

这些国产车,在空间上动不动就给你三米以上的轴距,比同价位的二线豪华车大了一整圈;在配置上,大屏幕、语音控制、手机远程互联、高阶辅助驾驶,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几乎都是标配。

反观那些二线豪华车,车机系统卡顿得像十年前的安卓手机,导航还得依靠手机支架,智能化体验几乎为零。

这就让消费者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我花同样的钱,是去买一个只剩下品牌空壳的“旧时代豪华”,还是去拥抱一个配置拉满、体验超前的“新时代科技产物”?

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除了外部的挤压,这些二线豪华品牌自身的固步自封也是重要原因。

在全球汽车产业都在向电动化、智能化飞速转型的今天,他们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

雷克萨斯搞了半天,拿得出手的纯电车还是个“油改电”,市场根本不买账。

凯迪拉克的纯电车锐歌,设计虽然惊艳,但销量惨淡,根本撑不起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大旗。

他们似乎还沉浸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没有意识到,新一代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习惯电动车那种安静、平顺且动力随叫随到的驾驶感受了。

二线豪华车降价抢客,BBA入局厮杀,你的钱包选啥?-有驾

更要命的是,他们完全没搞懂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当我们的国产车已经可以通过OTA在线升级,不断解锁新功能、优化体验时,他们的车买回来是什么样,开到报废还是什么样。

这种产品理念上的落后,才是他们被市场淘汰的根本原因。

这一切最终都反映在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上:保值率。

以前买雷克萨斯,开几年卖掉甚至还能小赚一笔。

现在,整个二线豪华品牌的二手车行情都在崩塌。

就像文章里提到的那个例子,一位车主前年花38万买的林肯航海家,现在想卖掉,二手车商只肯出20万出头,两年时间价值直接腰斩。

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新车价格体系的崩溃,必然导致二手车价值的雪崩。

反倒是像问界、极氪这些热门的国产品牌,因为产品力强,市场需求旺盛,保值率反而相当坚挺。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普通消费者面前的局面就是这样:二线豪华品牌正在进行最后的“降价求生”,但他们的产品力已经跟不上时代,品牌价值也在快速缩水,未来的保值率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BBA虽然也降价了,品牌依然响亮,但智能化体验同样相对落后,而且谁也说不准明年的价格会不会更低。

而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则在技术、配置和体验上展现出了碾压性的优势,品牌形象也在快速提升。

在这场汽车市场的大洗牌中,曾经的“豪华”定义正在被改写。

过去,我们或许会为一块车标、一个品牌故事支付高昂的溢价;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真正的豪华,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是无微不至的用户体验,是让我们的出行生活变得更美好、更便捷的价值本身。

所以,手里的钱该投向谁,答案其实已经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和对未来出行的期待里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