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跌下神坛:曾经加价还排队,如今为何卖不动了

哥几个,昨晚瞅了眼车圈新闻,差点没把我给送走。

说啥?

说保时捷,那个你得排队、加价、还得看销售脸色的斯图加特“尖货”,现在居然跟经销商闹掰了,就因为车子堆在库里卖不动。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跟你心目中那个高冷得只喝手冲咖啡的女神,突然在朋友圈里吆喝着拼多多求砍一刀一样,魔幻,太魔幻了。

还记得几年前光景吗?

进保时捷中心,空气里都飘着一股“你不配”的味道。

销售小哥一身笔挺西装,聊个Macan都跟赏你个机会似的,字里行间全是“我们不愁卖”。

想提现车?

梦里啥都有。

可如今呢?

剧本直接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经销商库存压力大到要跟厂家“集体抗议”,这在汽车圈,尤其是豪华品牌里,简直是活久见。

保时捷跌下神坛:曾经加价还排队,如今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相当于酒店服务员集体嫌弃茅台占地方,你敢信?

所以这尊神,是怎么就从神坛上自个儿走下来了?

问题不出在车上,至少不全出在车上。

你开一台911,那种人车合一的机械质感,依然是顶流。

可要命的是,牌桌子都快被掀了,你还守着老规则研究牌技呢。

当保时捷的德国工程师们还在纠结于怎么让发动机声浪更悦耳、零百加速再快个0.1秒时,咱们这边的新势力在干嘛?

他们在研究怎么把冰箱、彩电、按摩椅、KTV一股脑儿塞进车里,完了再给你配个算力拉满的“AI代驾”。

保时捷跌下神坛:曾经加价还排队,如今为何卖不动了-有驾

你跟他聊操控,他跟你聊智能座舱;你跟他谈底盘调校,他反手OTA给你升级一个自动泊车。

这完全是鸡同鸭讲,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这就造成了一个特别拧巴的局面。

保时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来的纯电跑车Taycan,论性能,绝对是狠角色,赛道上能把一众新势力电车拉起来A了。

可一回到咱们这复杂的路况上,那车机系统卡得让人怀疑人生,续航里程也显得那么“实诚”。

最扎心的是什么?

是你花了一百多万,结果发现隔壁三十万的国产电车,语音助手比你聪明,屏幕比你流畅,后排还能给你媳妇来个足底按摩。

那种尊贵感瞬间稀碎。

新一代的买家,尤其是那些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也变了。

对他们来说,一个车标所带来的“社交货币”,远不如一个好用的APP来得实在。

他们宁愿相信雷军的PPT,也不太愿意再为那些虚无缥缈的品牌溢价买单了。

他们会觉得,花同样的钱,我整一台配置顶满的华为问界,它不香吗?

当然了,官方出来回应,话说得滴水不漏,什么“优化经销商网络”,什么“坚定深耕中国市场”。

你听听,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翻译成人话就是:“跑是不可能跑的,但现在这日子确实有点难顶,得想想法子过冬了。”

说白了,保时捷遇到的不是什么经营危机,而是一场“认知危机”。

它和一众传统豪华品牌,就像是武林里那些名门正派,抱着祖传的内功心法,却发现江湖上流行的已经是激光枪了。

你武功再高,也怕科技啊。

所以,与其讨论保时捷会不会“退出中国”这种伪命题——毕竟这么大的市场,谁舍得走——倒不如琢磨琢磨,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老钱”们,该如何放下身段,学会在这个新游戏里当个“学徒”。

要不就彻底变成图腾,专供少数有情怀的富豪收藏;要不,就赶紧把那身长袍马褂脱了,换上T恤牛仔裤,学学怎么跟年轻人打交道吧。

不然,时代这班车,可不等任何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