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老余今天这牛皮,算是吹到平流层了。
朋友圈里那句“43分钟破10万”,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那种想把手机捏碎的兴奋劲儿。
鸿蒙智行这回算是把底牌给掀了,全新问界M7,六个钟头卷走十三万个订单。
这数字什么概念?
就是理想汽车辛辛苦苦干一整个季度的活儿,人家一个下午就给包圆了。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就在不久前,问界M7这四个字,提起来都多少带点晦气。
老款M7那档子事儿,大伙儿都门儿清。
一台拿东风风光ix7底盘“装修”出来的车,任凭你华为的系统再丝滑,也掩盖不了那股子“后娘养的”味儿。
这就像你穿了件顶级西装,结果一抬手,袖口里衬的线头都龇出来了,那份尴尬,谁穿谁知道。
所以说,这全新问界M7,根本就不是来卖车的,它是来报仇的。
带着一股子“去年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年我让你高攀不起”的狠劲儿。
它复仇的第一招,就是不要脸。
我是说价格。
28.8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我就知道,李想的电话估计要被打爆了。
这一刀,精准、狠毒,直接捅在了30万级别这个血海市场的腰眼上。
过去,这个价位是理想L7的地盘,人家舒舒服服地当着“奶爸神车”的头牌。
现在好了,华为直接派了个“完全体”过来砸场子。
这感觉就像你在打牌,以为手里四个二已经是王炸了,结果对家直接掏出了核按钮。
当然,光便宜没用,还得活儿好。
全新M7这次是把中国式家庭的需求给研究到骨髓里了。
别人搞冰箱彩电大沙发,他也搞,但他搞得更绝。
那个主驾零重力座椅,据说是能让你在等红灯的90秒里,体验到宇航员失重的快感。
我估摸着以后M7的车主,堵车都不会焦虑了,正好可以躺平了思考人生。
这套打法,说白了,就是阳谋。
它拿捏住了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命脉:男人要的驾驶感和科技感,女人要的舒适和高级,孩子要的娱乐,老人要的宽敞。
它把一辆车,硬生生给你整成了一个移动的、五星级的家。
这种诱惑,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来说,简直是绝杀。
可别以为这就完了,华为真正的杀手锏,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就是那套越来越像“老司机”的ADS 2.0智能驾驶系统。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谁家不吹自己的辅助驾驶牛?
但大多都还是个“高架桥小王子”,一到市区就抓瞎。
华为这套东西,目标是让你在市区的犄角旮旯里,也能放心地让它自己开。
这才是未来,这才是科技公司造车该有的样子。
好了,夸了半天,该来点“但是”了。
这十三万的订单,看着吓人,但“小订”这玩意儿,水分有多大,做过销售的都懂。
两千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当是给老余捧个人场,过两天不想要了,随时能退。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是像我一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精神股东”?
又有多少是最近被Mate 60那颗争气“芯”给燃起来的“爱国青年”?
这波情绪消费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
而且,现在最大的问题来了:车呢?
订单是收了,你倒是交车啊。
按现在这架势,产能要是跟不上,今天这十三万订单,明天就可能变成十三万个维权车主。
毕竟,消费者的热情,比夏天的冰棍还化得快。
你让他等三个月,他可能还心存幻想;你让他等半年,他可能扭头就去隔壁提车了。
到时候,今天吹过的牛,都得变成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
所以说,全新问界M7的这场开门红,更像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鸿蒙智行一战封神,彻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赌输了,那就是一场史诗级的口碑崩盘。
这棋局,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你看,这不仅仅是一台车的故事,这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有走过弯路的狼狈,有卧薪尝胆的隐忍,更有技术突破后的扬眉吐气。
接下来,就看华为这碗饭,到底能不能端稳了。
至于隔壁的理想汽车,估计已经在连夜开会,研究怎么接招了吧。
这热闹,咱们搬好小板凳,慢慢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