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用Model Y横扫30万级市场,当蔚来ET7在50万+区间站稳脚跟,传统豪车巨头奔驰终于亮出了底牌——2026年推出18款新车,涵盖5款高端电动车。这场奔驰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是绝地反击还是困兽犹斗?
史上最大产品攻势背后的危机信号
奔驰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2025年上半年需求再降6.2%。这份投资者文件披露的18款新车计划,本质上是一场电动化转型的生死时速。其中CLAShootingBrake猎装版同时推出燃油与电动版本,暴露出奔驰"两条腿走路"的纠结。对比同期蔚来在50万以上市场超20%的市占率,德系豪车的转型已从战略选择变为生存必需。
高端战场:奔驰EQS改款VS中国新势力的降维打击
EQS改款将直面宝马i7、奥迪Grandsphere的围剿,但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品牌。蔚来ET7凭借可升级的智能座舱和换电网络,正在重构豪华定义。更致命的是,特斯拉FSD和小鹏城市NGP已让自动驾驶成为新的溢价支点,而奔驰的Drive Pilot系统在中国路况适应性上仍显滞后。当"科技豪华"取代"机械豪华",三叉星徽的光环正在失效。
中端市场:30-40万区间的生死突围
这个曾属于奔驰C级/GLC的黄金地带,如今被Model Y和极氪001瓜分60%份额。奔驰即将推出的纯电版面临双重困境:若维持40万+定价,可能重蹈EQ系列月销不足千辆的覆辙;若降价至35万区间,又面临品牌价值稀释的风险。奥迪Q4 e-tron通过标配L2+智驾和终身免费充电的激进策略,或许值得借鉴。
转型悖论:V8引擎与电动化并行的战略风险
奔驰一边研发新一代AMG V8引擎,一边押注电动化的分裂战略,暴露了传统车企的路径依赖。中国市场的政策导向已非常明确: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延续,双积分政策持续加码。更紧迫的是,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留给奔驰试错的时间不足三年。
豪车格局重构:没有退路的竞赛
德系三强中,宝马"新世代"车型押注圆柱电池,奥迪PPE平台专注800V高压,奔驰的18款新车则是全面覆盖的集团军作战。但中国市场早已不是技术参数的比拼,智能座舱的本地化适配、超充网络的铺设速度、自动驾驶数据的训练效率,才是真正的胜负手。这场转型不仅关乎奔驰的命运,更是德国汽车工业组织模式的终极压力测试。
当大象转身的速度追不上猎豹进化时,百年豪华品牌的护城河还能坚守多久?2026年的18款新车,或许是我们见证历史的最后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