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Q6L e-tron杭州湾夜色首秀,豪华电动SUV体验碎片
第一次见到一汽奥迪Q6L e-tron,是在杭州湾那边。天刚擦黑,四环徽标亮起来的时候,旁边小区大爷还以为是哪家新开的酒吧。那“sphere”前脸配着可自定义灯光签名,看着挺唬人,其实销售顺嘴说这玩意晚上回家门口停着都能当路灯用——我试了下,还真有点道理。
聊科技配置,有个师傅修车时吐槽,说现在这些纯电平台像PPE啥的,“德国货加中国脑子”,每次刷系统都怕掉链子。但这车搭的E³ 1.2架构,据说能让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啥的一起打工,不管城市还是高速,都能帮你预判加塞、识别“鬼探头”。群里有个哥们儿过,说副驾咖啡没洒过一次,这自动驾驶平顺得不像话。还有语音唤醒和眼神控车,我妈上来坐了一圈,只会喊开空调,结果十毫秒就响应了,比她喊我吃饭还快。
安全方面其实是奥迪老传统,但这次又多了点花活。有邻居听说34%潜艇钢跟83%高强度铝合金混搭,还问是不是买辆这个就不用担心被货车怼翻。我查了下天津实验室做的极限碰撞——什么侧撞夹击,全分通过。据维修师傅讲,这9层玻璃钢纤维护板下面,就是4横3纵框架把电池包裹得死死的,就算碰撞能量超国标三倍也不爆炸。碰完之后还能自动解锁车门换气,用的是电容式应急开门,好像在抢险现场一样利索。
驾控部分倒是让我有点意外。本来觉得纯电SUV嘛,大块头肯定肉,但实际开下来,前后五连杆悬挂和FSD减震器调校得很细腻。在盘山公路劈弯时轮胎抓地不错(前窄后宽设计),Brembo卡钳刹起来干脆利落。有一次跟朋友去千岛湖野营,他非要试模拟声浪,那声音从外置扬声器出来,有种燃油时代的小激情。不过也有人吐槽,这模拟声浪太假,不如直接静音享受扭矩瞬间释放来的爽快。
舒适性其实才是一汽奥迪Q6L e-tron最让我服气的地方。我爸晕车严重,以前坐新能源总抱怨眩晕感。这回动力曲线做得滑溜,加上三级可调能量回收,一路下来他居然没发作。而且座椅用Laedana材质,又厚又长,还带9种按摩模式——听销售说耐久跑了一万次,我是不信,不过确实舒服。另外20扬声器Bang & Olufsen 3D音响联动25色氛围灯,每晚堵在武林广场红绿灯,也不觉得烦躁。信息娱乐屏幕多到眼花:88英寸AR-HUD、14.5英寸OLED中控,还有副驾专属娱乐屏,手机互联随便切换,小孩玩游戏也不吵闹。
至于设计,大多数人第一眼看就是德系范儿,但青城绿和流霞紫两款漆面特别显东方韵味,在本地汽车群里还引发了一阵讨论。“幻影光环”徽标藏在格栅里,有时候夜间亮起像星河里的四环漂浮着,很容易认出来。不少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就冲这个尾灯动画效果去蹭热度呢。有位老技师私下聊,说这种美学融合不是每个品牌都敢玩的,“咱中国元素终于成主角喽”。
冷知识插一句:据一个行业内朋友透露,新款Q6L e-tron某批次玻璃曾因南方梅雨季渗水问题返厂整改,现在已经优化防水胶条。如果谁买早期版本记得留心一下,下雨天最好自己检查下密封条是否完好。另外据传部分地区交付车型带隐藏式儿童锁,可以手动关闭后排窗户防止熊孩子乱按,不过销售一般不会主动提及,要自己问才行。
最后再补充一点养护八卦吧,本地一家专修店老板私聊:“新平台底盘结构复杂些,更换悬挂件成本比上一代贵不少。”不过常规保养周期拉长,对习惯一年一检的人来说倒省事不少。有些老司机嫌它电子化太重,可年轻用户反而喜欢各种智能功能齐全,用微信远程控制车辆冷启动也是最近火起来的新玩法。据说官方售后APP升级频率挺高,经常推送一些bug修复包,有时候半夜弹窗提醒更新,把群友吓出梦游症状……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生活对话、小区闲谈及公开技术文档等日常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