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吕特那句“我们是出于好心”,听着实在太刺耳。
这话说得,好像中国这边真误会了什么天大的善意。
可事实摆在眼前,我们花真金白银买下的公司,高管被你们撤了,股权被你们冻结了,到头来却成了我们的不是。
这哪是误会,这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场名为善意的豪夺
这事儿得从头说。安世半导体,本来是荷兰飞利浦的老牌企业,根正苗红。
2018年,中国企业闻泰科技花了36亿美元,白纸黑字,堂堂正正地把它买了下来。
这笔交易,荷兰政府点了头,欧盟监管也盖了章,完全合规合法。
之后几年,安世在中资手里经营得风生水起,在二极管、晶体管这些领域,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
荷兰自己也跟着沾光,税收、就业,样样没少。
可到了今年,风向全变了。
先是美国那边搞事情,把闻泰科技拉进了“实体清单”,理由是涉及“敏感技术”。
紧接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又拿出一套“穿透规则”,意思就是,只要母公司上了黑名单,下面的子公司一个也别想跑。
这还不算完,美国人又私下里找到荷兰,指名道姓地要求安世换掉中国籍CEO。
美其名曰,换了人,才有机会申请豁免。这哪里是给机会,这分明是逼宫。
荷兰政府呢?半推半就地就上场了。他们翻箱倒柜,找出一部冷战时期的老旧法案——《货物可用性法案》。
这部原本为了战时物资保障的法律,现在成了他们明抢的工具。
一声令下,安世的资产被冻结,中方高管被罢免,股权直接交给了一个所谓的“第三方临时托管”。
嘴上说着“临时”,一冻就是一年。这操作,谁看不懂?
反击不是赌气是底气
吕特那番话,就好像家长教训孩子:“你不行,我来帮你。”
可这不是谁家的作业本,这是我们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产业。
荷兰政府的做法,哪里有半点“帮忙”的样子?
他们撤了CEO,冻结了股权,还交给一个听他们话的“中立第三方”。
公司以后怎么办?股权还不还?一个字都不提。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我国当然不会惯着。
10月初,商务部迅速出手,对安世在中国的子公司和合作厂商,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七寸上。
要知道,安世的生产链条,大约八成的产能都在我们国内,尤其是后端封测环节。
你荷兰能抢走总部,但生产线在中国。我们不发货,你欧洲的客户就得干瞪眼。
接着,我国又收紧了稀土出口政策。
稀土这东西,是芯片制造的命脉,更是高新产业的食粮。
欧洲那边一下就慌了神。
宝马、大众这些汽车巨头,连夜开会评估风险。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公开发声,警告芯片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
谁动了谁的奶酪
这下,多米诺骨牌倒了。
10月下旬,大众集团那座拥有六万员工的沃尔夫斯堡超级工厂,传出即将大规模停产的消息。
这座工厂往年平均产量78万辆,今年可能跌到30万辆,是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
原因无他,芯片断供了。
高尔夫生产线停摆,途观、泰龙等车型也岌岌可危。
不止大众,奔驰、宝马也在紧急评估断供的影响。
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未能幸免,福特等二十多家美企收到了断供预警。
一场由荷兰掀起的风波,正在演变成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危机。
眼看事情闹大,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要尽快解决问题。
可真到了谈判桌上,才发现对方根本没诚意,既不认错,也不打算归还安世,纯粹就是想拖时间。
结语
面对荷兰的无赖行径,安世中国干脆来了个“就地单干”。
10月23日,安世中国发声明:荷兰总部的免职决定,在中国无效。业务照常,生产不停。
这等于告诉全世界:荷兰抢走的,只是一个空壳子。
果然,大众、宝马等车企,开始绕开荷兰总部,直接跟安世中国谈合作。
这下,荷兰彻底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继续霸占着吧,手里是个空壳子。放弃吧,等于承认自己之前是在滥用国家权力,颜面尽失。
安世这件事,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想靠耍流氓来遏制别人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的反制,不是冲动,而是清醒地告诉世界:我们尊重规则,但绝不接受没有底线的欺压。
不讲规矩的“好心”,终究会被识破。而我们,有能力,也有底气,对一切不公说“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