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像比亚迪海鸥这样经济实惠的纯电小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第一台或者第二台车的选择。

它带来的静谧驾驶体验和低廉的用车成本,确实让人心动。

但是,喜悦之余,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所有车主面前:这块占了整车成本将近一半的动力电池,到底该怎么伺候?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很多人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充电不能充满,有的又说必须得充满,众说纷纭,让人一头雾水。

如果因为日常使用不当,导致电池寿命提前衰减,续航里程大打折扣,那换一块新电池的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动辄几万元,之前省下的油钱可能就得全部搭进去。

因此,搞明白电池的正确养护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延长续航,更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守护我们自己的钱包。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核心的日常充电问题。

很多人的习惯是把电动车当成手机来用,要么是看到电量快要见底,甚至系统已经发出严重警告了,才急急忙忙地四处寻找充电桩;要么就是有“强迫症”,每次充电都必须充到屏幕显示100%才肯罢休。

实际上,这两种看似平常的习惯,恰恰是电池养护的大忌。

电池的化学原理决定了它在极端电量状态下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当电量过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放电”时,电池内部的正极材料结构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塌陷,这就像一个书架的隔板被压坏了,以后能放的书(也就是储存的电能)就变少了。

反过来,如果长时间让电池处于100%的满电状态,也就是“过度充电”,电池负极会持续承受高压,内部化学活性会变得异常活跃,从而加速材料的老化,同样会导致容量的永久性损失。

因此,一个广为流传且科学的建议是,在日常通勤使用中,尽量让电池电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区间,比如20%到90%之间。

把这个区间想象成电池的“健康工作区”,在这个范围内,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最稳定,损耗也最小。

做到“随用随充”,比如每天回家后,如果电量掉到了50%以下,就可以接上充电枪补电,不必等到电量报警。

这种“少食多餐”的模式,远比“饥一顿饱一顿”对电池更友好。

然而,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针对比亚迪海鸥这类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特殊情况。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会说,磷酸铁锂电池就应该定期充满。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磷酸铁锂电池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电压平台非常平坦。

通俗地讲,就是它在电量从90%下降到20%的过程中,输出的电压变化非常微小。

而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就是电池的“大脑”,主要是通过监测电压来估算剩余电量的。

既然电压变化不明显,BMS就很容易“犯迷糊”,导致仪表盘上显示的续航里程不准确,出现所谓的“虚电”现象,可能你看着还有50公里续航,开着开着突然就大幅度往下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定期给BMS做一个“校准”。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方法很简单,就是每隔一到两周,进行一次完整的慢充,让电量扎扎实实地充到100%。

在这个过程中,BMS能够完整地监测到从低电压到最高电压的全过程,从而重新标定“零点”和“满点”,这样它对续航的估算就会变得精准得多。

所以,对于海鸥车主来说,正确的做法是:日常使用保持在20%到90%,但别忘了定期用家里的慢充桩给它来一次“满血复活”,充满后及时拔掉充电枪即可。

其次,温度管理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动力电池就像人一样,既怕冷也怕热。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长时间将车停在露天停车场暴晒,车身温度急剧升高,电池包的温度也会随之飙升。

高温是电池内部有害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会显著加速电池不可逆的容量衰减。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有些车主可能会发现,夏天把车停在闷热的地下车库里,一晚上什么也没干,续航却掉了一两格电,心里不免犯嘀咕是不是车子漏电了。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恰恰说明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正在尽职尽责地工作。

它监测到电池温度过高,自动启动了温控系统(海鸥的高配飞翔版是更高效的液冷系统,低配则是风冷)来为电池降温,消耗的这一点电量,正是为了保护电池核心部件的安全,避免其“中暑”。

这正是我们国家新能源技术人性化和智能化的一面,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进行着自我保护。

而在寒冷的冬季,续航里程打折扣是所有电动车都无法避免的物理现象,通常续航缩水20%到30%都属于正常范围。

这并非电池坏了,而是因为低温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变得粘稠,锂离子的活性降低,移动速度变慢,使得电池的放电效率大打折扣。

能量其实还在,只是暂时没法高效地释放出来。

海鸥电池养护秘诀,避开3大坑,续航多开3年,省几千块!-有驾

对此,车主可以采取一些聪明的措施来缓解。

比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出发前提前通过手机APP开启车辆的加热功能,尤其是在车辆还插着充电枪的时候,这样可以利用电网的电来预热电池,让它以一个更佳的状态开始工作。

在行车过程中,多使用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功能,它们的制热效率远高于使用空调暖风来吹热整个车厢,能耗大约只有后者的30%左右,可以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节省宝贵的电量。

最后,我们来聊聊快充和慢充的选择。

很多人把快充比作“后妈”,慢充比作“亲妈”,这个比喻虽然有些极端,但确实道出了一些道理。

慢充使用的是交流电,电流小,充电过程温和,发热量低,对电池内部结构的冲击最小,是最理想的日常补能方式。

而快充使用的是大功率直流电,虽然能在一小时内迅速补充大量电能,解了长途出行的燃眉之急,但其巨大的电流和伴随而来的高温,对电池无疑是一种负荷。

长期、频繁地依赖快充,尤其是在一种错误的时机下使用,比如刚跑完高速,电池本身温度已经很高了,这时候立刻接上快充枪,就等于是在给发烧的电池“火上浇油”,会极大地加速其老化速度。

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将慢充作为主要的充电方式,将快充作为应急和长途旅行的补充。

建议一个月内快充的次数不要过多,并且在连续几次快充之后,最好进行一次完整的慢充,让电池组内部成百上千个小电芯的电压得到充分的均衡,这对于维持整个电池包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