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话说起来,韩国媒体近期又在为这件事纠结了。像《每日经济》这类韩国媒体频繁发文感叹,本国的现代和起亚在全球市场销售得极为火爆,2024年全球总销量超过800万辆,仅排在丰田和大众之后,稳稳占据第三名的位置。

然而,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就如同遭受霜打的茄子般萎靡不振,销量急剧下降。2024年,现代汽车在中国仅售出15.7万辆,起亚汽车的销量也仅有16.6万辆,两者相加总共勉强超过32万辆,市场份额降至约1%。

相较而言,大众、宝马这类德系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仍稳定在14.9%,日系的丰田与本田也占据了11.2%,美系车亦有6.5%的占比。韩国媒体感到疑惑,德国车和日本车都能在中国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为何韩国车却难以进入呢?此事需从源头谈起,探寻其背后的根源。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先来瞧瞧韩系车于中国市场的兴衰。韩系车进入中国的时间不算迟,2002年现代便和北京汽车开展合资建厂,起亚也在相近时间和东风悦达展开合作。

最开始的那几年,韩系汽车凭借外观潮流、配置丰富、价格亲民,迅速在市场中立足。2008年,韩系车于中国的销售量突破了100万辆,彼时现代索纳塔和起亚K3是马路上的常见车型,它们空间宽敞、内饰夺目,购车者认为其性价比颇高。

2016年时,韩系车迎来顶峰,东风悦达起亚售出65万辆,北京现代卖出114万辆,二者总销量接近180万辆,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为8.8%。

彼时,中国汽车年销售总量仅两千余万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韩系车与德系、日系车展开激烈竞争,也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德系的大众朗逸当时累计销量刚刚突破百万辆,日系的丰田卡罗拉凭借出色的耐用性畅销市场,然而,韩系车凭借更低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然而好的态势未能长久维持,自2016年起,韩系车销量就开启下滑态势。2017年降至约150万辆,2018年持续下跌,直至2022年,销量仅余35万辆,市场份额不足5%。

2023年总算回升至42.3万辆,然而到了2024年却大幅下跌35.5%。现代在中国的零售销量为15.7万辆,起亚则是16.6万辆。这是为何呢?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崛起势头太过强劲。

比亚迪、长安、吉利等品牌,自燃油车时代起便开启追赶步伐,如今新能源车迅猛发展,直接将韩系车逼至角落。2024年,中国汽车累计销售2686万辆,本土品牌占据相当份额,仅比亚迪一家的销量就突破300万辆,长安的销量也超百万辆。

在中低端市场,韩系车以往主打外观设计和空间利用等卖点,如今本土车在这些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而且价格更为亲民。以现代伊兰特为例,它配置较为丰富,然而2023年销量仅约10万辆。反观比亚迪秦PLUS,凭借刀片电池和混动技术,月销量轻松突破3万辆,并且价格要低很多。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再来比较德系车和日系车,它们为何能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呢?德系汽车自上世纪80年代便进入中国,大众分别与一汽、上汽开展合资合作,很早就实现了本土化生产。通过MQB平台技术授权,在本地采购零部件,有效降低了成本。

在2024年1月至10月期间,大众于中国市场的销售量突破了300万辆,其中朗逸的累计销量达到500多万辆,这得益于其用料实在、操控稳定的良好口碑。日系车的情况与之相似,丰田和本田借助广汽和东风进行市场布局,卡罗拉和雅阁凭借低油耗和高保值率而声名远扬,2024年丰田的销量接近200万辆。

德系以涡轮增压和底盘调校技术、日系以CVT变速箱和混合动力技术,在中高端市场树立了技术标签,消费者对此耳熟能详。那韩系车情况如何呢?现代和起亚在全球拥有N品牌高性能车,在欧美市场销售成绩斐然。2023年,其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10%,在美国的销量更是超过70万辆。

然而在中国市场,韩系车始终定位于中低端领域,缺少能让人瞬间眼前为之一亮的独特优势。外观曾是其长处,如今吉利星瑞与长安 UNI 系列不仅设计更为时尚潮流,空间也更为宽敞,并且在智能互联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韩系汽车的故障发生概率并不高,然而其保值程度相较于日系车要低一些,在材料使用方面也不如德系车扎实。消费者于论坛上抱怨,韩系二手车贬值速度较快。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另外还有新能源转型这一难关。2024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超过900万辆,本土品牌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的DM - i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充电速度快、续航里程长,而且价格实惠。

韩系汽车起步较晚,现代的IONIQ系列在海外市场十分畅销,然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进度迟缓。到了2024年,现代在中国的工厂开始侧重于出口业务,出口数量达到11.8万辆,而在本土的销售情况却颇为低迷。

2024年推出的起亚EV6车型,技术较为出色,然而市场反馈不佳,月销量低于5000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起步同样较晚的日系丰田bZ4X和德系大众ID系列,凭借品牌积淀以及本土生产的优势,稳住了销量。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韩系汽车供应链对进口依赖程度高,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2024年,国内本土汽车企业掀起价格竞争热潮,即便韩系车给出大幅度折扣,也难以在市场上与比亚迪秦提供的10万级电动车型相抗衡。

韩媒文章指出,2022年现代集团在全球的销售量达到685万辆,2023年这一数据提升至730万辆。到了2024年,其成绩更进一步,在美国、加拿大和沙特等市场表现出色。其中,在美国的销量超过70万辆,沙特的批量订单促使其出口量大幅增加。

在评论区里,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部分人认为,德系和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根基深厚,而韩系品牌的价值相对较低。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市场上,各品牌价值的排序依次为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随着本土汽车的崛起,韩系汽车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的确,韩系汽车在国际市场凭借性价比获得优势,然而在中国市场,这方面却比不上本土品牌。2024年,韩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8.8%降至1%。业内人士表示,韩系车在全球依靠消费者的信任和低廉的价格打开市场,不过在中国,本土汽车的价格更为实惠,德系和日系车还具备高端溢价的优势。

实际上,这件事也体现出全球汽车市场的分化态势。中国身为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电动化转型方面进展迅速,而韩系车却未能跟上这一步伐。2024年,现代和起亚在韩国本土的销量达到163.5万辆,平均售价为27.94万人民币,其高端市场定位稳固。

然而在中国,工厂的利用率不高。2024年,北京现代的销量为25.7万辆,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是16.6万辆,不少经销商开始转向多品牌经营模式。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韩系汽车企业尝试作出调整,2025年第一季度,起亚在中国的产量与销量分别达到5.58万辆和5.66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1.8%和13%,呈现出些许回暖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新款嘉华MPV和EV系列车型。然而从整体形势来看,本土汽车依旧占据优势。2025年上半年,韩系车的销量大约为20万辆,且主要以出口为主。

德系和日系并非毫无压力。2022年,日系车销量下降了10.3%,市场份额跌破20%,不过依靠混合动力得以稳住局面。2024年,德系品牌大众的销量出现下滑,但其旗下BBA等豪华车的表现尚可。韩系车的发展教训表明,市场变化迅速,若不进行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

韩媒发出感慨,韩国汽车于新兴市场的表现较为出色,比如在东南亚地区,SUV的销售量提升了15%,在印度的工厂产能扩大了20%,墨西哥的供应链也得到了优化。然而在中国市场,其生存空间较为狭小,未来也许会转变为出口基地,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工厂在2025年有着更高的出口目标。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结语:

整体而言,韩系汽车难以打入中国市场,并非其本身实力欠佳,而是未能把握本土化的机遇。国产汽车起初从低端领域发展,如今在中高端市场也实现了追赶,取得了诸多技术上的突破。

韩国媒体发问,为何德国和日本可以做到的事,韩国却做不到?答案藏于竞争之中。本土品牌凭借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以及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抢占了韩国品牌的市场份额。

往后,韩系若想重振旗鼓,需增加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效仿德系和日系深入扎根本地市场。不过从短期而言,其市场份额难以再度回到顶峰。汽车市场向来如此,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谁能适应便能胜出。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韩系车了?现代起亚销量暴跌,韩媒发出灵魂拷问-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