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基因觉醒 长安困局 文化破茧
表面火热。内心冰冷。这就是长安。这就是现实。
阿维塔三年亏掉近百亿。深蓝汽车同样深陷泥潭。销量数字在涨。营收曲线向上。但利润呢?2024年净利润暴跌35.37%。钱到底去哪了?
01 军工烙印,荣耀与枷锁
长安的血液里流淌着军工DNA。1862年。上海洋炮局。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为国家制造武器。为抗战输送弹药。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军工人有骨气。有血性。赵会博士从福特回国选择长安。不是因为钱最多。而是因为“研发人员很受尊重”。这里厕所的蹲坑不适应。董事长徐留平直接批示改成坐便。细节。都是细节。
但军工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严谨。却也保守。服从。却难创新。当市场需要灵活应变时。长安显得笨重而迟缓。UNI序列被寄予厚望。却困在“中高端”定位中挣扎。定价上不去。销量后劲乏力。
02 高端迷途,三次冲高折戟
长安的高端化之路。布满荆棘。
第一次冲高。睿骋、CS95折戟沉沙。第二次。UNI序列不温不火。第三次。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阿维塔。但亏损持续扩大。
为什么吉利领克、长城WEY能站稳脚跟?长安却屡战屡败?产品节奏存在问题。逸动换代不及时。CS75产品更新缓慢。品牌内耗严重。UNI的设计元素下放给CS55PLUS。自我蚕食。
更关键的是。长安缺乏对高端市场的坚定信念。UNI-T起步价仅11.59万。未能像对手一样直面合资竞争。
03 转型阵痛,大象艰难转身
电动化浪潮袭来。长安推出“香格里拉计划”。目标2025年停售燃油车。但现实骨感。2019年前三季。长安新能源车销量仅2.9万辆。远逊于比亚迪的19.26万辆。
技术积累存在短板。尽管长安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4.5% 于研发。建成“五国九地”研发布局。但关键领域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价格战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4.6%。长安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卖得越多。赚得越少。
04 文化破茧,长安路在何方
长安的文化困局。本质是“大企业病”的集中爆发。
部门墙高耸。沟通像走迷宫。领导层更像是行政体系的延伸。缺乏企业家精神。价值观挂在墙上。却未融入血脉。
但改变已开始。长安推动“四级变革”优化组织架构。构建全球化人才库。引进外部“头鲸”级人才200人。实施股权激励激发活力。
更关键的是。长安开始开放合作。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与赣锋锂业攻关固态电池。与斯达半导体布局芯片。
文化的重构。远比技术的追赶更为艰难。也更为关键。
长安的未来。不取决于投入多少资金。而在于能否重塑文化基因。从军工制造的执着。转向市场创新的灵动。这条路。漫长而艰难。但必须走。
因为。市场从不等待犹豫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