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竞技体育里的胜利更多靠实力和运气,可有些时刻,赢球的密码却藏在精神里!
上个月的苏超决赛,泰州队带着“黑马”的标签一路杀进南京奥体中心,面对强敌南通队时,全场观众的加油声如山呼海啸,“三不相信”的横幅抬头可见。那场点球大战,门将戴曜城连续扑出关键球,最终以4:3力压南通,捧得冠军奖杯。那一刻,整个球场成了欢呼的海洋。彩带随着终场哨声撒落,人们站在空中高喊、拥抱,这一场胜利,像是为那些不曾被看好的逆势者们写下了希望的注脚。
可是,泰州队的这条夺冠路,真不容易!
常规赛时,他们掉到积分榜倒数第三,连赢一场都像天边的星星似的遥远。球队的主力伤了不少,战术磨合也迟迟没见影。烦心事儿堆在一起,怨言和质疑几乎压倒了整支队伍。没想到,那时候,女主教练周高萍硬是顶住压力,把年轻球员大胆派上阵,改战术,变阵型,一点一点重新梳理全队的打法。其实周教练能成队里的掌舵人,也是因为她那种执着和“拼劲”的精神,这些年在圈里可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到了7月,泰州队终于熬到了赛季的转折点,一波三连胜让他们一举回到积分榜第五,锁定淘汰赛席位。说实话,我认真看了这几场比赛,当时他们的控球率才41%多,但硬生生靠“铁血防守”和“快速反击”拼出了胜利。尤其是对连云港队那场,从0:2到3:2逆转,这股咬牙坚持的劲头,颇有几分杨根思“三不相信”的味道。
杨根思烈士是泰兴人,22岁加入新四军,他的“三不相信”誓言喊得振聋发聩:“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后来在长津湖战役,他抱着炸药包冲进敌群,与几十个敌人同归于尽。说起来,他当时完全可以撤,但那一句“三不相信”成了支撑他的绝对信念。在那片无数人视为绝境的冰雪之地,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
今年苏超期间,泰州队就带队员们专门去杨根思烈士陵园瞻仰过。他们在烈士衣冠冢前驻足了很久,听着讲解员讲述杨根思是怎么从无依无靠的孤儿成长为英雄,又是如何坚持信念保卫阵地,那些话让队员们多了些沉甸甸的想法。可以说,陵园里的精神气儿,成了他们在赛场拼搏的底气。
接下来再说说淘汰赛阶段,泰州队简直成了逆境翻盘的“代名词”。
四分之一决赛那天,主场迎战徐州队,比赛一开始门将戴曜城就因为失误丢了一球,场面一度陷入被动,徐州队领先1:0。看台上不少球迷开始失望地摇头,有人甚至提前离场。可谁料下半场樊超抓住机会,用一记“复仇头槌”扳平比分,将比赛拖进点球大战。点球大战里,戴曜城用两次精准扑救刷破对手心理防线,就这样硬生生把球队从被淘汰的边缘拉了回来。后来半决赛又是一场硬仗,他们点球大战险胜南京队;决赛对阵南通队时也打满了90分钟,最后还是得靠点球决胜。那一次,戴曜城再度扮演关键先生,两度击破对手绝杀点球,一举封神!
泰州队的胜利,当然离不开技战术,可你说真正支撑他们走完这段逆袭历程的,不就是一种打死也不认输的“拼劲儿”吗!周教练有次采访时就特别提到,“‘三个不相信’是我们队今年的精神源泉!”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的精神力量常常能创造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说个题外话,“三个不相信”的精神不仅能写在赛场上,它其实也能照进每个人的日常。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平凡,对手强大,可一旦你真的坚持迈出每一步,无论当时多不起眼,积累到极致时,总能产生不凡的结果。正如泰州队从积分榜的倒数第三到捧杯冠军,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细小瞬间,都是推动他们走向最终荣光的一块踏脚石。
或许人生也一样,当你看见那些逆势翻盘的选手,能不能也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一天,成为别人眼中的“黑马”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