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多数普通家庭,真的不需要新能源电车?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走进商场,汽车展厅比服装店还多。 新能源电车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一夜之间遍布大街小巷。 各种炫酷的宣传语让人眼花缭乱,什么“移动的豪宅”、“智能的终端”,听着就让人心动。 但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想告诉各位:普通家庭在掏钱之前,真的得冷静思考一下。

为什么说多数普通家庭,真的不需要新能源电车?-有驾

记得上周打车去机场,叫来的又是一台纯电动车。 一路上我总觉得不太舒服,脑袋晕乎乎的。 司机师傅很无奈地说,这已经是今天第五个乘客反映这个问题了。 他特意调低了能量回收强度,可乘客还是觉得不适。 这让我想起去年试驾过的一款三十多万的豪华电动车,那体验确实天差地别。 但问题来了,咱们普通家庭,有几个能随手掏出三四十万买辆代步车?

说到钱这事,就得给大家算笔明白账。 电动车省油钱不假,可你有没有想过它的贬值速度?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两年前花了25万买了台国产电动车,现在二手车商只肯出价12万。 这贬值速度,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快了多少? 省下的那点油费,在贬值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电动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简直跟手机有得一拼。 这个月刚提车,下个月新款就发布了,价格更便宜,配置还更高。 这种感觉,就像刚买的手机立马变成过时款,心里那个憋屈啊。 而且现在电动车企都喜欢玩“期货”那套,实车没见到就要先交定金,各种“小定”、“大定”搞得人头大。

说到电动车的续航,我就想起去年冬天的一次经历。 朋友开着新买的电动车带着家人去郊外,标称续航500公里,结果开到一半就提示电量不足。 最后全家人在寒风中等着救援车,那场景真是让人心疼。 电动车的电池就像老年人的手机,天气一冷就掉电特别快。 虽然厂家都在宣传电池技术有多先进,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

为什么说多数普通家庭,真的不需要新能源电车?-有驾

再说说安全性的问题。 上个月我去试驾一款新出的电动车,光是研究怎么开门就花了五分钟。 传统的门把手不见了,换成隐藏式设计,确实很酷。 可万一发生紧急情况,这样的设计会不会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虽然电动车企都在强调智能辅助驾驶有多先进,但对普通家庭来说,安全可靠才是最重要的。

电动车的养护成本也是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现在很多电动车都宣称免维护,可真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厂家授权的服务中心,其他地方根本修不了。 这种被“绑定”的感觉,就像用着某个品牌的智能手机,配件贵得让人肉疼。

我有个在二手车市场做了十几年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他们最不愿意收的就是车龄超过五年的电动车。 为啥? 电池寿命是个大问题,更换电池的费用都快赶上车子残值了。 反观燃油车,十年车龄的照样有人抢着要。

当然,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电动车。 对于那些家里已经有燃油车,想再添置第二辆车的家庭;或者每天通勤距离特别长,能充分发挥电动车省油优势的消费者,电动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是个要使用十年八年的重大决定,真的不能光看表面的省钱。

为什么说多数普通家庭,真的不需要新能源电车?-有驾

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就像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充满机遇也充满不确定性。 它在快速成长,但远未成熟。 如果我们把现在的电动车比作青少年,那传统燃油车就是稳重的中年人。 青少年充满活力,但偶尔会闯祸;中年人虽然不够新潮,但让人放心。

最近我和几个电动车车主聊天,他们普遍反映充电并没有想象中方便。 虽然公共充电桩越建越多,可要找到空闲的、能正常使用的并不容易。 特别是在老小区,安装充电桩更是难上加难。 这些问题,都是普通家庭在购买前必须考虑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照你这么说,我们是不是永远别买电动车了? 当然不是。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现在的燃油车还能正常使用,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 等电动车技术更成熟、充电设施更完善、二手车市场更规范时再入手也不迟。

车友们,在你们看来,普通家庭现在入手新能源电车是明智之选吗? 你们会选择继续使用燃油车,还是已经准备好拥抱电动时代?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