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重卡卖出8.4万辆,五连涨冲刺百万辆大关
老李是跑西北线的,前几天在停车场碰见他,他正蹲在车轮边抠石子儿,一边嘟囔:“今年这活儿是真不赖啊,淡季都不淡。”我才想起,今年7、8月本该是运输圈的“喘口气”时段,可数据一出来——8月份全国重卡批发销量大约8.4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多点,还连续第五个月往上窜。
有人翻了下过去八年的账本,这个数字只比2020年那会儿的13万少,其余年份都得靠边站。算到1-8月,总共已经跑出去七十来万辆,要说全年破百万,现在基本没啥悬念。销售小张笑着说:“后面四个月,每个月七万三以上就行,这难度真不大。”
其实终端市场也热闹得很。今年3月份出了个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国三、国四标准的车主换新有差别化补助,到5月底各省细则落地完毕。于是从5月中旬开始,新车订单就像开了闸一样涌进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有师傅打趣,说以前换车还要盘算盘算油耗和贷款利息,现在先问“补多少”。
出口这块也稳着走,今年8月估摸同比涨了一成左右,不声不响地给总量添砖加瓦。我一个做港口装卸的朋友提过,他们最近接收去南美和东欧的大单子频率高了不少,有些还是新能源车型混着发货。
说到新能源,就不得不提电动重卡。这玩意儿在短途城配里越来越吃香,我亲眼看见隔壁物流园的新充电桩一夜之间冒出来十几个。据第一商用车网的数据推测,光是今年8月份终端销量可能超过1.6万辆,同比翻了一倍半还多,占整个市场比例能逼近27%。有司机反映冬天续航掉得快,但城里送货够用了,而且以旧换新的时候补贴更划算,所以干脆直接上电动版。
天然气重卡也是个戏剧性的转折——前五个月一直跌,到这个八月突然来了个急刹反弹,同比涨幅30%以上,还比7月份环比多卖15%左右。在北方尤其明显,因为LNG价格稳定在4块3到4块8每公斤之间,加上油价没便宜多少,那点油气差让人心里踏实。我表哥就在内蒙古跑煤线,他说自己那台燃气牵引刚好赶上置换政策,多省了一笔钱,“烧起来顺溜,不用担心夏天温度高动力掉太厉害”。
柴油款虽然整体还占大头,但增速慢下来不少,比去年同月高25%,可环比掉了两成左右。一位修理厂老刘讲过,他们最近接触的新柴油机排放系统更复杂,高压共轨喷嘴坏一次成本吓人,所以一些常年短途用户干脆考虑改投其他能源类型,“少折腾自己”。牵引车型里面尤为明显,你能感受到油卡和气卡此消彼长的味道。
写这些的时候,我手机又响,是运输群里的阿军发来的照片:他的新电动牵引刚交付两周,就被拉去支援沿海港口集装箱短驳。他语音笑骂:“我这新家伙还没磨合完呢,就当试试它底子硬不硬吧。”看样子,这股热乎劲儿,还真不是昙花一现。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