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

上个月在会所停车场,碰见老张从那台墨绿色的国耀上下来。几个哥们儿远远看着,谁都没吭声。不是不想问,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三个月前,他那台开了十年的奔驰S还停在老位置上,车牌号都没换。后来还是他自己端着茶杯,慢悠悠说了句:“德国味儿闻腻了,想尝尝咱们自己的手艺。”

这话说得轻飘飘的,但在座的都是明白人。能让一个手里有四台车的人,专门腾出一个车位给国产品牌,这事儿多少有点意思。

那台V8发动机,藏着什么门道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有驾

红旗把4.0升V8双涡轮塞进国耀的时候,懂行的人第一反应都差不多——这年头还玩这个?

账面数字倒是挺漂亮:400千瓦功率,725牛米扭矩,破百6秒出头。拿去跟奔驰GLS那台同排量V8比,参数上似乎还稍微占点便宜。但实际踩下油门是什么感觉,开过的人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觉得够劲,有人嫌不够细腻。

真正值得琢磨的是那个13.9升的综合油耗。老款车型能喝掉16升多,现在硬是降下来两升多。这背后下的功夫,大概比表面看起来要深得多。毕竟在新能源横行的当下,还敢坚持大排量这条路,要么是真有两把刷子,要么就是另有打算。

5米7的车厢里,装的是什么讲究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有驾

坐进后排那一刻,你会察觉到一些挺微妙的东西。

所谓的“老板键”按下去,座椅能放到接近平躺,配上腿托和按摩,确实有那么点意思。但这套配置在豪华车圈子里早不新鲜了,路虎揽胜、凯雷德玩了好几年。红旗的做法,大概是把这些东西往“中国化”的方向调了调——那个簇绒地毯的纹路,车顶那层仿麂皮的触感,都是些细节上的心思。

说穿了,它想营造的可能是一种“我懂你”的氛围。至于这份心思值不值这个价,那就各有各的算法了。

4座版和6座版差价整整10万,这个定价挺有意思。等于直接把人分了层:要么你就是纯坐后排的,要么你还得顾着家里老小。中间那道线划得清清楚楚,不给你犹豫的余地。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有驾

什么人会掏这156万

这个问题或许比车本身更值得聊。

身边买这车的人,大致分几种:有些人手里本来就有三四台车,想添一台“不太一样”的玩玩;有些做生意的,觉得开这车去见客户,态度上能表达点东西;还有一种人,就是打心眼里认红旗这个牌子——对他们来说,那个车标背后的分量,可能比配置表重要得多。

但能花这个价的人,通常也不会只盯着一个选项。路虎、凯迪拉克,甚至某些新品牌的旗舰SUV,都在这个价位里晃。红旗想从这些对手手里抢人,靠的大概不只是那台V8,更多的或许是那份“我们自己也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底气。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有驾

这条路还能走多久

最现实的问题摆在这儿——电车越来越成气候的今天,坚持大排量燃油机,到底算坚守还是冒险?

官方的说法是“豪华车用户依然看重机械质感”,这话倒也不是没道理。但市场会不会一直买账,谁也说不准。听说2027年要推混动版本,这大概算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油耗、排放、政策,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风险。不过换个角度看,如果红旗真能把这条线走通,反而可能在一片电车浪潮里杀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就像总有人喜欢机械表一样,永远会有那么一群人,愿意为内燃机的声浪多付点代价。

那个开了十年奔驰S的老张,把车换成156万的红旗国耀后,圈子里三个月没人敢问他为什么-有驾

红旗国耀这事儿,其实挺难用简单的好坏来评判。它更像是一次试探——试探市场对国产高端车的接受度,试探传统豪华定义的弹性,也试探那些手里有闲钱的人,心理底线在哪儿。

至于值不值156万,这问题大概只有掏钱的人自己心里有数。买车这事儿从来都是三分看配置,七分凭感觉。老张那句“想尝尝自己的手艺”,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