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深度转型的关键期,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博弈愈发激烈,东风柳汽作为拥有71年历史的“老资历”车企,其战略动向始终备受行业关注。
在星海V9越享上市发布会后,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面对媒体时,没有选择高调宣扬新车参数,而是直面行业“内卷”、新势力冲击等核心议题,不仅披露了“龙行工程”200亿级投资的具体规划,还详解了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布局、MPV产品矩阵扩张路径及全球化战略,为外界勾勒出这家传统车企向“央企新势力”转型的清晰蓝图。
一、传统底蕴与“新势力”基因的融合体
“我们是传统企业,更是拥抱变革的新势力。”林长波的开场白,精准定义了东风柳汽的双重身份。传统,源于近360万用户的信赖与严苛市场考验锻造的深厚底蕴;新势力,则体现在面对产业革命时,从产品研发、内部机制到用户交互的彻底革新。
支撑这场革新的,是一支颠覆国企刻板印象的年轻化团队。“40多岁的我在团队里已是‘老大哥’。”林长波笑言。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正成为驱动企业转型的核心引擎。3年前发布的“光合未来计划”,标志着东风风行全面向新能源进军的决心。而去年启动的“龙行工程”,则联合了东风集团、柳州市及广西区政府,计划5年投入超200亿研发资源,剑指乘用车年销50万辆的现代化车企目标。
二、200亿“龙行工程”:构筑技术护城河与生态壁垒
“龙行工程”作为东风柳汽转型的核心抓手,200-300亿的投资规模与“5年周期”的规划,展现了其破局的决心与魄力。
从资金构成来看,东风柳汽自筹100亿、母公司与政府支持45亿、带动供应链投资40-50亿的多元结构,既减轻了企业独自承担的资金压力,又通过“联动效应”整合了多方资源,形成了“政府+企业+供应链”的协同发展生态。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能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还能吸引投资机构与基金加入,为项目注入更多活力。
而“4个1”目标的提出,则让庞大的投资有了清晰的落地路径:30款卡车新品与15款乘用车新品的规划,将快速填补产品线空白,尤其是聚焦MPV赛道的菱智、风行星海系列,以及延伸出的SUV产品,将助力东风柳汽在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300项核心技术的布局,从智能座舱到智能网联,从生产工艺到专利储备,为产品力提升筑牢技术根基;本地化产业链的构建,引入华为、大疆等头部企业,不仅能快速获取前沿技术,还能推动柳州形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以点带面”的产业升级;生态合作伙伴的拓展,则从渠道、衍生品、二手车等维度,完善了品牌服务体系,为销量增长与价值提升提供了多元支撑。
三、全球化: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
在全球化布局成为车企“第二增长曲线”的当下,东风柳汽的出海战略同样值得关注。上半年两位数的出口增长、新能源产品的突出表现,印证了其海外市场的潜力。目前80个国家、120家渠道、4家KD工厂的布局,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基础。而未来3-5年拓展至100多个国家、200家渠道、10家KD工厂的目标,以及“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的终极愿景,显示出其全球化的野心。
从策略来看,东风柳汽并未陷入“低价竞争”的误区,而是通过“产品力硬突围+本地合作”双轮驱动:一方面,依托国内成熟的新能源技术与MPV产品优势,打造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车型;另一方面,通过KD工厂建设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贴近市场,同时整合当地渠道资源,提升品牌渗透率。这种“因地制宜”的出海模式,既能规避贸易壁垒,又能快速响应海外用户需求,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四、差异化生存:在集团矩阵中找准MPV赛道
对于东风风行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林长波的规划清晰且务实。在东风集团“4+2”出口体系中,东风柳汽作为单列品牌,获得了更多海外自主灵活性,这为其品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而在品牌定位上,东风风行与猛士、岚图、奕派等品牌形成明确区隔——聚焦大众MPV赛道,深耕家庭用户与创业者群体。
其中商用MPV是以菱智为核心,向上拓展“大菱智”,向下推出“小菱智”及Robovan(无人物流车),形成梯级产品矩阵,目标年销12万辆。
家用MPV将以星海V9为旗舰,向下布局中型(10-14万)、小型(8-10万)MPV,形成价格全覆盖,目标年销6-7万辆。
此外,东风风行还计划基于MPV平台开发1-2款SUV,开辟增量市场。
这种“窄赛道、深耕耘”的策略,避免了集团内部品牌的同质化竞争与内耗。同时,通过商标优化、产品颜色区分等细节调整,进一步强化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有助于东风风行在大众MPV市场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多说两句】
林长波的诸多表态,不仅是东风柳汽的战略宣言,更是传统车企应对产业变革的思考与探索。在“内卷”加剧的市场环境中,东风柳汽“回归造车本源”的信念,摒弃短期流量思维、聚焦长期产品力提升的做法,为行业注入了理性发展的力量。而200亿投资、联手华为、扩张产品矩阵、深耕海外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则构成了其向“央企新势力”转型的完整拼图。
未来,随着“龙行工程”的推进、新品的陆续上市、合作项目的落地,东风柳汽能否实现MPV年销25万、进入行业TOP3的目标,能否真正成为“源自央企的新势力”并迈向“百年老店”,值得行业持续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家拥有深厚底蕴的传统车企,正以坚定的转型步伐,在汽车产业的新赛道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新机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