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三年Model Y再进店,看到焕新版那个前盲区摄像头+719公里续航+后排独立屏幕,我站在展车前愣了快一分钟

开了三年Model Y再进店,看到焕新版那个前盲区摄像头+719公里续航+后排独立屏幕,我站在展车前愣了快一分钟

后备厢打开,销售说能塞2130升。我下意识问了句:“确定不是2130毫升?”

他笑了笑,把后排座椅电动放平,整个空间平得像张床。我脑子里闪过上个月帮朋友搬家的场景——老款Model Y拉了三趟,冰箱、洗衣机、沙发分批运。要是换这台,两趟就够了。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特斯拉改款。2019年提车那会儿,内饰简到极致,朋友坐进来第一句话是“这也太素了”。我当时还替它辩解,说这叫“极简美学”。开了三年,夏天烫背、后排闷热、储物空间别扭,这些槽点慢慢就冒出来了。

焕新版倒是把这些毛病挨个修了。

座椅通风,这个配置南方车主应该懂。六七月份,皮座椅在太阳底下晒一中午,坐上去那感觉跟蒸桑拿差不多。通风一开,背后凉风往上窜,驾驶位的闷热劲儿能散掉大半。

后排那个8寸屏幕,看着不起眼,用起来挺顺手。孩子能自己调空调温度、选音乐、控制座椅加热,不用老伸手够中控屏了。长途路上清净不少,这点有娃的车主大概都有体会。

环抱式氛围灯是晚上才看得出效果。灯光从仪表台延伸到门板,暖黄色的光带绕车内一圈。开夜车的时候,这种柔和的光线确实比硬邦邦的冷白灯舒服。视觉上也显得不那么“性冷淡”了。

智驾部分用了AI4芯片,算力提升多少我没细问。实际体验是城区辅助驾驶反应快了,变道、识别红绿灯这些动作干脆很多。以前有时候会犹豫两秒,现在基本一气呵成。

前盲区摄像头这个设计挺实用。地库停车、窄路会车,车头下方看得一清二楚,不用再探头探脑估摸距离。中控屏上实时显示盲区画面,配合两侧的盲区警示灯,视野死角基本补齐了。

开了三年Model Y再进店,看到焕新版那个前盲区摄像头+719公里续航+后排独立屏幕,我站在展车前愣了快一分钟-有驾

续航719公里,全轮驱动版这个数据。实际能跑多远得看开法和路况,但周末跑趟郊外肯定够用。4.3秒破百也不含糊,红绿灯起步那一脚电门踩下去,推背感来得挺直接。

前备厢升级到117升,还带独立排水孔。夏天出去野餐,冰镇饮料直接扔里面,回来倒掉融化的冰水就行。这种小细节,以前特斯拉不太在意,现在倒是开始琢磨了。

一体压铸后底板,销售讲了一堆技术参数,我听得云里雾里。大概意思就是把几十个零件压成一整块,车身刚性更好,高速开起来更稳。至于碰撞测试成绩那些数据,我不太关注,反正该有的安全配置都齐全。

价格没涨多少,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大概三十五万出头。对比同价位的其他中型SUV,配置给得还算实在。超充网络这个优势还在,城里找桩比别家方便。

站在展车旁边,我想起三年前提车那天。那会儿觉得这车挺酷,功能够用就行,舒不舒服无所谓。开久了才发现,日常用车那些琐碎的体验,其实比账面数据重要得多。

焕新版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特斯拉开始考虑“人”了。氛围灯、座椅通风、后排屏幕,这些东西技术含量不高,但用起来就是舒服。以前那种“你爱买不买”的架势,似乎收敛了不少。

当然也有些地方还是老样子。内饰用料偏硬,软包不多。车机系统逻辑还得适应一阵子。高速风噪比老款好了点,但跟油车比还是有差距。

开了这么多年电车,现在看车反而简单了。续航够不够、智驾靠不靠谱、空间实不实用,这几个基本盘稳了就行。焕新Model Y在这几个维度上,算是把短板补得差不多了。

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个人需求。如果正好要台中型SUV,预算在三四十万,对智能化有点要求,这车可以列入考虑。要是特别在意内饰质感,或者接受不了纯电车的充电节奏,那就再看看别的。

反正市面上选择不少。货比三家,总没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