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个槽。铝合金用的多就真是良心吗?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你想啊,以前我接触的车,真到一定级别,比如30万以上,才会用到刹车架、悬挂支臂这些铝合金零件。那会儿,大家都知道,铝合金最大的优势,就是轻。轻意味着带来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感提升,但同时也意味着强度不足。可问题是,过去没听说哪个厂用了铝合金摆臂用得出事的,最多就是羊角断裂,倒没听说哪个正常行驶中突然断了铝合金摆臂的。

反观说是新势力车,也就是像特斯拉这种车型,铝合金的用量似乎变得满大街都是了。一眼望过去,基本都能看到各种大面积的铝合金板件,不管是车身结构还是悬挂布局。这个用量的增加,我自己心里其实有点疑问,毕竟铝合金这么多的行业原料基础,难道真是良心发现?还是说供应链上追求轻量化的一股风,把铝合金搞得这么普遍?其实这就牵扯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铝合金的加工方式和材质差异太大。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驾

你知道吧,用在车上的铝合金,除了常见的6061、6063这种牌号,还有像5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各有优缺点。譬如,6000系列的铝合金,抗蚀性能好,交叉焊接性不错,但强度比不上7000系列。能搞到7000系列的话,那价钱肯定翻倍,几乎是顶级货。可大多数市场上的车,用的基本都是压铸的5000系列,成本便宜,但强度差很多——我估算一下,体感比锻造的至少差个50%以上。

这个差别,关键在于场景。你说车架用压铸的铝合金,能像钢那样抗冲击吗?绝对不能。我上次看了一块中端车的抬头屏,材质是5000系列铝合金,厚度只有1.8mm,竟然徒手能折弯。你说飘在空中的气缸盖、悬挂支臂,还靠那几块薄薄的铝合金,真能扛得住突发的撞击?显然不能。

我还记得一次跟修理工聊天,他说,你别看表面上颜值高,那铝合金摆臂运输中震一下就裂了,绝对的脆。铝合金用的是生铝,硬度不高,张力也有限。你懂的,如果用错了地方,比如用在需要承受大冲击的悬挂上,算是用材不当。很多厂家为了省钱,把压铸件用成了薄薄的板料,用在车上,实际上从安全角度看就不靠谱,就跟那些假货一样,骗得了消费者的钱,却不用心。

说到这里,要不要觉得挺荒谬?有些商家就像当年的水猪肉,卖家把消费者当傻子玩。你以为,只要车上的某个零件用铝合金,看起来就高大上?很多铝合金零件比钢的成本还低,用料还少,就是光鲜一时。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驾

再说这个问题:我之前买过一块5000系列的铝合金护板,价格贵了将近一倍。但你知道吗?那块护板只有不到2mm厚,徒手能弯折!我还特意用一根筷子试了一下,看看有没有水份,结果还算硬挺着。反观市场上几块小配件,百来块的,成年人用力一折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铝合金的不同牌号、不同工艺的差异,真不是吹的。一块真正锻造的铝合金零件,无论是耐冲击还是耐疲劳,都比压铸的廉价件强不少,当然价格也要贵得多。

我还在想,后来是不是很多车企觉得,铝合金用得越多越好,反正大家也都重视轻量化,就什么用料争夺越演越烈。这种趋势其实挺危险的。买车的人,难道就不关心哪块零件是真的用的铝合金?还是只看表面,觉得铝用量大,肯定靠谱?这是典型的面子工程。

我还没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部分新势力车厂会用大量铝合金?是不是觉得有面子、好看就行?有人说可以减轻车重,提高续航能力——听起来挺讲道理,但实际能省掉多少油耗?估算就这点体感,百公里油耗可能多出2毛钱,也不至于亮瞎眼吧。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也许只是厂商的宣传噱头,真正的用料强度还得看细节。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总不能只盯着用铝合金多这张标签,就盲目追随吧。比如别的车用铁件的,碰撞时的抗冲击性比铝强太多。你不觉得这点很关键吗?但话说回来,别光看铝合金用料数量,质量、工艺、设计都很重要。

我知道很多朋友会问—你觉得哪块铝合金零件靠谱?坦白说,我还没具体研究过哪个品牌的实打实,但我猜测,锦上添花用上高端铝材的车,强度和安全性都更有保障。毕竟,便宜的那几块,真是看起来太脆。

又在想,下一次要不要去多看几家供应商的实验报告,别只盯着标签。毕竟,安全这东西,不能用价格和炫酷外观买单嘛。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驾

你说,类似的情况是不是在整个行业里都普遍存在?到底谁在用料作假?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太容易被表面迷惑了?也许我要再多看看拆车场里,普通车的零配件,才能真有底。总觉得,这玩意儿,真不光看表面用料,更得看体验。

(这块可能先搁一旁)你们觉得?铝合金零件的质量差距,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有人用的水货,还沾沾自喜?我心里清楚,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没那么在意,毕竟看得见的部分不多。

有没有那种感觉,大家都在盲目追求轻量化,但谁都没想到用料的差价背后,隐藏的却是安全隐患?这事儿,真得多留心了。下次,买新车或者换件时,你是不是也会忍不住多琢磨琢磨那些铝合金标签背后的故事?

反正我现在脑袋里,铝合金这事儿,挺复杂的。贵的就真靠谱吗?便宜的不一定就是危机,也许只是看起来差点罢了。

又刷到网上吹新势力大量使用铝合金件,忍不住吐槽现在的铝合金品质真是良心难辨,贵的不一定靠谱,便宜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有驾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事儿真得看得更细一点?毕竟,安全无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