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话题,就是即将上市的全新问界M7,说要搭载一个叫“舱内激光雷达”的新东西。

大伙儿一听可能有点蒙,激光雷达咱们见得多了,不都是在车顶上顶个小包,或者镶嵌在保险杠上吗?

怎么还跑到车里头去了?

这听起来就像是把家里的路由器藏在水泥墙里头一样,信号还能好得了吗?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华为搞的这个鸿蒙智行,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技术创新,还是在搞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普通消费者好好琢磨琢磨。

要想弄明白华为这步棋,咱们得先聊聊为什么以前几乎没有厂家把激光雷达直接放在挡风玻璃后面。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挺实在的,主要有几个大家都绕不开的坎。

第一个就是成本问题。

激光雷达是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来感知周围环境的,它对前面的遮挡物非常敏感。

咱们车上那块普通的挡风玻璃,虽然看着透明,但在激光眼里,它会造成光线的衰减和散射,就像我们隔着一层磨砂玻璃看东西,肯定不如直接看清楚。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所以,要想让激光雷达在车内正常工作,就必须换上一块特制的前挡风玻璃,这种玻璃对光的通过率有极高的要求,造价自然不菲。

这一来二去,车的成本就上去了,最后买单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第二个坎是性能问题。

就算不惜血本用了最好的特制玻璃,物理规律是没法改变的。

激光穿过任何介质都会有能量损失,这意味着放在车内的激光雷达,它的探测距离和精度,理论上就不如毫无遮挡地放在车外。

对于一个以“看得远、看得清”为核心任务的高精尖设备来说,这无异于自降功力。

在高速行驶时,能早一秒发现远处的障碍物,就多一分安全保障,性能上的任何妥协,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再一个就是实际体验的问题。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现在市面上那些高性能的激光雷达,为了实现大范围扫描,内部有不少精密的机械旋转部件。

它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和细微的“嗡嗡”声。

把这东西放在车顶,风噪路噪一盖,你根本感觉不到。

可要是把它放在驾驶舱里,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耳边一直有这么个声音,时间长了肯定会让人心烦。

而且,还有一个挺现实的心理因素。

很多人花大价钱买高配车,车顶那个显眼的激光雷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身份和科技感的象征,开出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顶配。

现在把它藏起来了,搞得“深藏不露”,花出去的钱好像没得到充分的“展示”,心里难免会有点小疙瘩。

综合这几点来看,把主力的激光雷达塞进车里,似乎确实是个费力不讨好的选择。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但华为这次在全新问界M7上的做法,恰恰是跳出了这个传统的思维框架。

他们给这个舱内激光雷达的定位,就跟我们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它并不是要取代车顶上那个性能强大的主激光雷达,也不是为了实现最高级别的城市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比如在复杂的市区路口自动转弯、掉头。

那么,这个藏在车里的“小雷达”到底是干嘛的呢?

它的任务非常专一,就是充当一个“安全观察哨”,给车辆的纯视觉方案,也就是摄像头,再加一道保险。

它的核心作用,是增强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AEB)能力。

我们都知道,摄像头在光线极差的夜晚,或者遇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识别能力会下降。

特别是对于路上一些低矮、反光特性不强的障碍物,比如掉落的轮胎、石块,或者穿着深色衣服的行人,摄像头有时候可能会“看走眼”。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这时候,激光雷达就能发挥它的优势了。

它不依赖光线,能准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距离。

问界M7这个舱内雷达,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据官方介绍,它能让车辆在时速100公里的情况下,对前方30厘米高的小障碍物实现平稳舒适的刹停。

这么一来,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首先,因为它主要负责中近距离的安全冗余,不追求极致的探测距离,所以对激光能量的要求就没那么高,特制玻璃带来的那点信号衰减,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功能专一化之后,它的结构可以做得更简单、更趋向于固态化,体积、发热和噪音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放在车里几乎不会对驾乘者造成干扰。

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这就让华为可以在不同配置的车型上,做出非常清晰的划分。

如果你追求最顶级的智能驾驶体验,经常需要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使用领航辅助,那你可以选择带车顶主激光雷达的高配车型。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相对简单,或者预算有限,那么选择配备舱内激光雷达的车型,同样能享受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主动安全保障。

这是一种技术的普惠,让安全不再是高配车型的专属。

这种产品定义思路,其实也体现了华为在造车这件事上对安全的极致重视。

这种理念不只体现在激光雷达上,在电池这个核心部件上更是如此。

目前问界全系车型都采用宁德时代顶级的定制电池包,比如麒麟电池和巨鲸电池包。

这些电池在防水、防火、防热失控等方面的安全标准,都做到了行业领先。

问界M7再升级,舱内激光雷达亮相,黑科技引爆热议-有驾

前段时间郑州下暴雨,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位问界M9的车主在积水很深的路段从容地开了过去。

我们当然不提倡这种危险的涉水行为,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车辆过硬的防水性能,在极端天气下,真的可能成为保护车主和家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它给了车主一份底气,在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更大的概率安全脱困。

放眼整个下半年,鸿蒙智行可以说是储备了充足的“弹药”,准备在汽车市场大干一场。

这新车发布的节奏,密集得让友商都感到压力。

我们数一下,马上要来的就有问界M8的纯电版,这次全新换代的问界M7更是增程和纯电版本一起上。

还有和北汽合作的享界S9,甚至还规划了旅行版。

智界S7和R7也会迎来年度改款。

更厉害的是,还有一个定位在20万价格区间,被认为是“大杀器”的尚界H5。

这一整套产品组合拳下来,从20万元的入门级市场,一直覆盖到100万元的超豪华市场,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和有战斗力的产品矩阵。

你看现在百万级的问界M9,销量已经直逼传统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了。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今年年底,鸿蒙智行旗下的各款车型,真的有可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里,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