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再推FX新车,法拉第未来订单破万,债务危机未解

提到贾跃亭,大家先想到啥?是不是“下周回国”、“PPT造车”、“世上最敢吹的老贾”,还有他那数不清的债务和屡屡让人大跌眼镜的“逆风翻盘”?如今,法拉第未来在加州那间像“高配修理厂”的基地里,FX Super One又要开新局。这种景象,新鲜吗?其实也有点“审美疲劳”。可问题来了,贾跃亭,这回运气能不能真的见底翻身?

我们好奇一个问题:在经历了乐视网轰塌、一屁股债追到天涯海角、接连错过国内造车大潮,甚至家人也一度离散以后,贾跃亭为什么死磕造车不放手?难道真像一些人说的,是奔着东山再起、还债还人情,顺便“做人做事”留点名?还是说,他压根儿无法接受自己“彻底失败、功败垂成”的命运?

就拿这次的FX Super One来说,万人订单听起来热闹,可我们冷静想想,这些订单是真金白银的大定,还是先画个饼等资本“老二次”接盘?所谓B端订单,细细深究,到底是哪类客户,能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交付与流水?据说,发布会刚完,订单数直接破万,合着国内外还都有人盼他成功。可别忘了,法拉第未来11年只交付了不到20辆车,那个数据摆在那里跟人开玩笑差不多。凉的不光是生意,还有信心。

他*的债,2亿美元不是小数目。乐视网那些年坑了多少小股民和供应链上下游,人人心里有本账。如今好不容易跟债权人谈妥了,“有条件清偿”能解燃眉之急?说难听点,他现在能还一半钱,都可以上新闻联播了。关键是还债的“前提”——公司市值得从现在的1.6亿美元暴涨到160亿美元,这听着比登月还离谱。有没有可能?你信吗?我是不大敢信。这债还得还,遥遥无期,心理负担如千斤重石。

说到FX Super One本身,新瓶装老酒还是科技变革?官方宣传,“first class AI MPV”,又有“超级智脸”又有什么各种座椅配置,什么增程、纯电,巴拉巴拉一通。咱先不说车的技术含量多高,重点在于量产能力和售后体系,这才是造车企业的生死线。未来不是PPT里飘出来的未来,是啥时间、哪条线、多少员工、每月能出几辆车——这些东西有影儿了吗?我们谁都不会跟自己的钱包和时间开玩笑。对比凯雷德,用AI大屏来博眼球,忽悠C端还行,B端和投资人早就“见多识广”了。

对了,外观问题还没说透。据说FX Super One跟某国产高端MPV神似,甚至宣传图上还冒出“高山9”几个字。这到底是致敬,还是合作,一直没个正面说法。你说中国车企会安心跟贾跃亭深度捆绑吗?还是借这一把流量刷存在感?每一步都像走独木桥。不管你怎么看,至少说明在“轿车造型创新”这块,原创力还是短板。中国人对抄袭、山寨的容忍度已经越来越低,哪怕你再会包装故事,真要让人花大钱,还得拿出点真家伙。

咱也不能只说坏话。贾跃亭玩了个“中美桥梁战略”,这主意肯定有不少人心里也琢磨过:一边榨中国供应链+AI研发的效率,一边享受美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甚至玩上代工模式,不自己砸大钱养工厂,理论上是个聪明办法。可实际碰壁的风险,也是现实中最大的考验。中国那边市场敏感、品牌参差,国外新势力多如牛毛;而且FF在美国其实根本就没什么“群众基础”,销量也没人能给你打保票。

顺带一提,家庭这头的新闻也成了看点,贾跃亭的前妻甘薇,携三个孩子终于去美国团聚。“离异多年、分隔两地,这一趟怎么突然团圆了?”外界难免浮想联翩。有人说他想重修旧好,有人觉得他其实就是想借这个动作炒人设,好让资本市场和大众对自己多几分柔情理解。可说到底,“理还乱、剪不断”,八卦归八卦,真正能“救命解围”的只有产品和市场结果。老贾再会“煽情”,也架不住汽车行业的冷酷。

贾跃亭再推FX新车,法拉第未来订单破万,债务危机未解-有驾
贾跃亭再推FX新车,法拉第未来订单破万,债务危机未解-有驾

群众的嘴巴,管不住。打开评论区,你能看到一堆“又来骗钱”、“无赖下场”的骂声,也有谨慎鼓励和“等着见证变革”的朴素祝福。还有技术党、金融仔,一边分析市值刷新方案,一边实际测算,到底能不能实现激励计划、到时那10亿美元分红还不还债务。说实话,围观贾跃亭,大家都很有态度。有的人纯粹看个乐子,有的人真心希望他能像“不死鸟”一样杀回来,毕竟国人骨子里对“逆袭”和“翻盘”还挺宽容;但谁都不会随便再掉进“PPT式创新”的大坑。

贾跃亭再推FX新车,法拉第未来订单破万,债务危机未解-有驾

有意思的是,贾跃亭的“幻想症”到底给了创业圈什么启示?我觉得,他是个典型的“极端型梦想家”,不是不懂现实,而是更擅长包装希望,制造幻觉。有人会问,这么多年过去了,贾跃亭一次次从深坑爬出来,到底靠的是什么?单纯的“脸皮厚”、资本运作式的演技、还是他身上那点所有创业者都会羡慕的“永不服输”?答案其实很复杂。中国的商业土壤,就是需要这么几个敢拼、脸皮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撑着创新的氛围、不怕被打死。可——仅有这种人,成不了事,要配合一堆能干活、把控底线、专注技术的合伙人。而贾跃亭的团队频繁变动,核心高管“来来去去”,真正能坐稳凳子的没几个,企业也就缺了根基。

还有,“订单破万”重要不重要?你得琢磨清楚,是市场真实意愿还是二级市场的烟雾弹。现在的车市百花齐放,用户太精明了,谁都不会“交了个押金,挥一挥衣袖就等你量产”,个个盯的是交付、售后、实际性价比。“看得见摸得着,最怕又是雾里看花”。FX Super One能如期下线量产吗?能不能打动挑剔的美国市场?供货链能稳定多久?这些问题一天不解决,贾跃亭离翻盘那扇门始终隔着一层玻璃。

我觉得,贾跃亭某种意义上,是给创业者上一课:梦想起飞没问题,别忘了随时做“跌落地面”的准备。解决好“创新和现实的落地”、社交能力和团队执行力之间的矛盾,别只会画饼,真得能切出一块肉来给市场闻闻,说到底还得靠产品说话。他每次“量产即将开始”的宣传,怎么都像一场广告秀,仿佛只要情怀充足,相信自己就无敌。可车市不是娱乐圈,也不是讲故事的乌托邦。

再多的下线仪式、再高调的AI屏幕,最后拼的是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和技术硬碰硬。FX Super One的订单是真是假?量产能力成不成?法拉第未来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桥梁”?

这些问题,不是贾跃亭一个人能回答清楚的。他能不能翻身今天没人能下最后定论,但有一条是肯定的:梦想家的舞台,总会有掌声,但只有兑现承诺的人,才能拿到最后的票房。

而对于吃瓜群众和曾经的乐视投资人、债主来说,这场戏,也许才刚刚进入高潮。贾跃亭,已经没有再错过的机会,也没有再让市场等他的资格。要么一战成名,要么一败涂地。这是所有“造车新势力”的缩影,也是中国商业世界最吓人的现实: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有一堆人赌命往前冲。

所以,最后想问大家一句:你,敢押贾跃亭吗?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