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

你有没有想过,一辆MPV的出现,其实是在重新定义一个家庭的出行方式?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不是简单地多几个座位、加大点空间,而是从“车是工具”转向“车是生活延伸”的一次真正尝试。就在最近,东风风行推出了星海V9的越享系列,起售价17.99万元。这个数字一出来,不少人都愣了一下——这是一款插电混动中大型MPV,定位高端,但价格却踩在了主流SUV的区间里。它不像传统MPV那样“商务范儿”十足,也不像某些新能源车型那样堆料到让人怀疑实用性。它更像是一个“刚刚好”的答案,出现在了家庭用户最需要的时候。

我们不妨先看看它带来的具体变化。星海V9越享系列搭载了马赫电混PHREV技术,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综合续航高达13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从北京到上海,几乎不用加油充电。日常通勤用电,每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钱;长途出行用混动,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更重要的是,它的馈电油耗控制在5.2L/100km左右,即便电量耗尽,依然省油。这背后是东风多年在动力总成上的积累,如今终于在一个面向家庭的产品上全面释放。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但技术只是基础。真正打动人的,是它对“家庭场景”的理解。比如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不只是能腿托、能加热,而是真正模拟了太空失重状态下的身体支撑逻辑。我朋友上个月试驾完回来跟我说:“坐上去那一秒,突然觉得接送孩子、跑客户、回老家这些事,好像没那么累了。”这不是夸张。现在的家庭用车,往往一人开车、全家妥协。而星海V9试图打破这种“牺牲式出行”——主驾不累,后排不憋屈,连第三排也不是“应急专座”。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有意思的是,它并没有因此走向“臃肿”。整车长超5米,轴距近3.1米,但风阻系数做到了0.35Cd,这在MPV里是个相当优秀的数字。外观设计也一改传统MPV“面包车”的既视感,前脸贯穿式灯带、隐藏式门把手、低趴姿态,甚至有点跨界SUV的味道。你把它停在商场地库,不会被人误认为是司机专用车。

当然,也有人会问:这个价位,为什么不选一台合资品牌的SUV?或者干脆买台更便宜的纯电MPV?这恰恰反映出当前市场的割裂——消费者既要空间又要能耗,既要舒适又要智能,还要价格合理。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上普遍慢半拍,配置高但电耗也高;一些新势力MPV则过于强调科技感,忽略了家庭用户最在意的可靠性与维护成本。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星海V9的策略很清晰:不搞极致炫技,而是把每一分成本都花在“可感知的体验提升”上。比如它的16扬声器音响系统,不是为了堆数量,而是联合专业声学团队做了车内声场校准,孩子在后排睡觉,大人听音乐也不会吵醒他。再比如车机系统,支持双音区语音识别,前排导航、后排调空调,互不干扰。这些细节,往往比“百公里加速多少秒”更能决定一辆家庭车的好坏。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更值得玩味的是它的定价逻辑。17.99万元起,顶配不到24万元。对比同级别车型动辄25万起步的定价,星海V9显然是冲着“价值破局”去的。它没有选择用低价换市场,而是用“高配平权”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配置下放到了主流价格带。这背后,是国产供应链成熟带来的底气,也是东风对家庭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我们不需要炫耀性消费,我们要的是“体面且务实”的生活升级。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越来越多的车企都开始主打“家庭友好”,MPV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内卷重灾区”?当零重力座椅、长续航、低油耗成为标配,未来的竞争点又该落在哪里?是智能化的深度整合?还是个性化空间的再定义?又或者,MPV最终会像手机一样,变成一个可变形、可拓展的移动生活舱?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星海V9越享系列的上市,像是一块投入湖中的石子。涟漪正在扩散。它未必是最终答案,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一辆车的价值,不再仅仅由参数决定,而是由它能为一个家庭带来多少“轻松的瞬间”来衡量。而下一个问题或许是——当我们越来越依赖车来承载生活,我们是不是也该重新思考:家,到底该延伸到多远?

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版开售,17.99万元起-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