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代步,续航焦虑是不是像个挥之不去的老朋友?
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小区,给电动踏板车充电,那简直是一场“搬运工”的艰辛。
电池搬上搬下,小区里还可能被禁止拉线,公共充电桩更是僧多粥少。
这不,当汽车圈的增程技术风生水起,三阳就把这股“续命”的思路,巧妙地移植到了两轮世界,推出了全球首款增程动力摩托车——PE3。
这名字,听着就透着一股“我能跑得更远”的底气。
“骑者,善其事也,必先利其器。”
PE3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电机驱动,电量不足时,一台115cc的小排量发动机便化身“充电宝”,为电池续航。
它揣着一块1.5度电的“小水桶”,外加一个3升的“油壶”,满载状态下,官方宣称的325公里续航里程,是不是让你心里有了底?
那115cc的发动机,可不是用来直接“推”你前进的,它纯粹是个发电担当,别看数据不高——最大功率5.44马力,扭矩18牛·米,最高时速75km/h——但它肩负的使命,是让你的旅程不中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套“发电续航”的逻辑,当电量跌破40%时便自动激活,每升汽油能为你换来约89公里的续航。
制造方更是下了功夫,让发电过程“几乎无感”,骑行中你无需额外操作,一切顺理成章。
补能方式也给你留足了选择:家里有220V插座,就跟给手机充电一样方便;出门在外,油箱里的汽油便是你的“移动加油站”。
短途通勤,纯电搞定;长途跋涉,发动机便挺身而出。
这不就是把汽车增程的便利,浓缩到了摩托车身上吗?
那么,这台PE3究竟能解决我们哪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正如古语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城市代步的电动踏板车,最大的痛点莫过于续航的不确定性以及充电的不便。
PE3巧妙地将“续航焦虑”转移到了油箱里。
1.5度电,能支撑大约58公里的通勤半径,这意味着你日常的上下班往返,即使遇到红灯、小幅绕路,也不必担心电量耗尽。
当电量降至40%,那台负责发电的发动机便会悄然启动,它既不会让电池深度亏电,也不会让电机出力“虚”,你的骑行感受,更像是始终有一股充沛的动力在支撑。
再者,出门在外,没有插座怎么办?
灌满3升汽油,就能带来约267公里的续航。
二者叠加,325公里的总续航里程,对于周内通勤,即便每天20公里,也能轻松扛过一周,省去了频繁寻找充电桩的烦恼。
有人算过这笔经济账,官方给出的数据颇具吸引力:在不计电耗的情况下,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0.89升!
以当前的油价计算,这油钱的支出相当可观。
而短途出行,使用220V民用电价充电,其成本更是低到令人惊喜,甚至比乘坐公共交通还要划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PE3的电机数据,虽然看似不惊人——最大功率5.44马力,18牛·米扭矩——但配合踏板车的传动机制,在起步、红绿灯二次启动、低速并线等城市骑行场景下,其线性输出带来的顺畅感和灵敏响应,足以让你游刃有余。
75km/h的最高车速,也完全满足了城市道路的需求,无论是穿梭于主干道,还是游弋于街巷,都能轻松应对。
从结构设计上来看,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而是充当一个固定工况的发电源,这思路很接近小型增程器。
传动链条简化为“油发电→电池→电机→后轮”,减少了踏板车常见的机械损耗,日常骑行中,你无需纠结于“油与电”的切换,仪表显示有电便可骑行,没电时,它会自行补充。
官方强调的“发电过程几乎无感”,更是体现在转速、隔振和噪音的控制上,夜间骑行,电驱的静谧与发动机启动时的平稳过渡,与传统燃油踏板车的轰鸣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充电的便利性也是PE3的一大亮点。
支持220V插座充电,意味着你可以在家里的车库或院子里随插随充,睡前插上,次日清晨便满电待发。
白天通勤使用电力,夜晚回家继续充电,周末长途出行则有汽油作为保障。
这种“先电后油”的策略,完美契合了城市用户的用车节奏:日常代步,成本低廉;偶尔远行,也无需担忧。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想象一下,作为一名外卖骑手,日均里程在40至80公里之间,1.5度电或许无法全程覆盖,此时自动发电功能便能无缝衔接,让你按时送达。
回到驻点,再插上220V电源,第二天又是满电状态。
又比如,跨区域办事,下午返程时遇上突发绕行,电量不足?
不必急着寻找充电桩,只需找个加油站,灌点油便能继续前行。
对比传统燃油踏板车,PE3在燃油经济性上优势明显,且能量输出更加平稳,频繁启停也毫无拖沓。
而相较于纯电动踏板车,PE3的补能链路更加灵活,它不依赖超大容量的电池,也不受限于固定的充电桩位,这正是增程逻辑的精髓所在。
在维护方面,PE3也提供了更轻松的使用体验。
电机作为主要驱动单元,传动件的磨损自然较低。
发动机长时间在相对稳定的工况下发电,其热负荷和效率更容易预测和管理。
厂家对“几乎无感”的发电体验的强调,也印证了其在舒适性上的用心。
或许有人会疑惑,5.44马力的动力是否足够?
结合电机扭矩与踏板车的传动设计,在城市限速环境下,无论是起步、缓坡行驶还是车流穿插,都绰绰有余。
至于油电切换的平顺性,40%的自动触发阈值,有效避免了因电压骤降而导致的动力衰减,骑行感受更加连贯。
“数说万物,无所不包。”
PE3的续航计算,电池部分约58公里,油料部分约267公里,总计325公里,这些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了其“长续航”的轮廓。
补能的自由度,让踏板车的使用场景更加稳定:短程依赖电力,长程依靠燃油,电油互补,你的出行计划不再被充电桩牵绊,只需考虑里程和时间。
总而言之,三阳PE3的出现,是将电动车的顺滑低成本与燃油车的广覆盖性巧妙融合。
它在“能骑多远”、“花费几何”、“骑行体验”这三个核心要素上,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平衡点。
“道可道,非常道。”
增程技术在四轮领域已然成熟,如今,PE3将这一理念带入了摩托车界,成为了先行者。
1.5度电的续航约58公里,3升油的补充约267公里,总里程高达325公里。
115cc的发动机仅负责发电,低于40%电量自动启动。
汽油效能约89公里/升,电机最大功率5.44马力,扭矩18牛·米,极速75km/h。
发电过程几乎不被察觉,220V家用电源可轻松补能。
这些清晰的参数和直接的骑行体验,共同构成了三阳PE3的增程答卷,它以一种务实的方式,将燃油踏板车的便利性与电动踏板车的经济性融为一体,让通勤与探索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