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又颠了,或者说,又开窍了。
2026款星愿,限时价6.58万起。
看到这个价格的瞬间,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坏了菜了,汽车圈的黑暗森林纪元,彻底来了。
6万多块钱,给你一台车。这不稀奇,隔壁老王头自己焊一个也就这价。但吉利给你的是什么?宁德时代电芯、后多连杆独立悬架、70L的前备箱,还有一个据说是魅族灵魂附体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
这是在卖车吗?我严重怀疑吉利高层开会的时候,是不是玩真心话大冒险输了,惩罚是把自家产品当压缩毛巾卖。加水就变大,价格还贼便宜。
讲真,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商业互吹。这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是道诡异仙里的坐忘道,看谁先把自己逼疯,谁就能赢。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讲究个用户画像,现在不装了,摊牌了,唯一的调性就是“性价比”,唯一的用户画像就是“活人”。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直接端走了。那吉利星愿这次,就是连餐厅的桌子都给掀了,顺便把厨子都打了一顿。你看这个配置单,6万多块,后多连杆。这是什么概念?在这个价位,大部分友商还停留在“能跑就行,要啥自行车”的板车悬架阶段,吉利直接给你上了个以前十几万车才有的玩意儿。
这不叫竞争,这叫发疯。
这种行为的潜台词非常清晰:“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一方突然不按套路出牌,脱了裤子开始满地打滚,嘴里还喊着“机你太美”。你打他吧,跌份儿;不打他吧,他真上来咬你。吉利现在就是那个满地打滚的,而且滚得特别快,姿势还特别风骚。它用一个掀桌子的价格告诉你,所有关于A0级小车的技术壁垒、品牌溢价,在绝对的低价面前,都是花里胡哨的泡沫。
我作为一个每天挤地铁的中年人,我看这车的第一反应不是它有多牛逼,而是它有多便宜。便宜到让我开始反思,我是不是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误解。6万多,买个带四个轮子和真皮沙发的铁盒子,还送你宁德时代和后多连cancan。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当然,你以为吉利是什么慈善家吗?想多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么卷的价格,总有地方得找补回来。只不过现在它藏得比较深,你还没发现罢了。
再说说那个所谓的智能座舱。Flyme Auto,听着很高大上,又是大卡片又是AI大模型。但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本源问题: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终极考验场景是什么?是硅谷的阳光大道吗?不,是郑州的深夜城中村,是山东乡间的婚丧嫁娶车队。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开老头乐的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复杂的算法,能算得过人性的混沌吗?你那个什么“超清360°轮毂视角”,是是是,听着很6,但它能帮你躲开地上突然出现的共享单车吗?能帮你预判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狗吗?不能。所以,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真正的核心还是价格。
这车看着就小巧,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买的第一个二手奥拓,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但开着就是开心。
吉利很明显悟了这个道理。它把所有的成本,都用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能发朋友圈吹牛逼的地方。后多连杆,操控上限高,听不懂没关系,但你说出去有面子。宁德时代电芯,电池安全,这个大家都认。70L前备箱,能多放两箱可乐。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至于那些玄学,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名词,都是次要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吉利比作一个在餐厅里开大的疯子,可能有点对不住吉利的工程师,他们应该还是想好好卖车的。
但市场就是这么个市场。你不疯,就得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甚至,他们还请了张柏芝和任贤齐来站台。这操作,简直典中典。这两个人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代表了那个还没有被互联网饭圈污染的时代。这说明吉利的目标用户压根就不是那些天天在网上吵参数的极客,而是那些真正需要一台代步车,对价格敏感,又想要一点点品质感的普通人。这些人不关心你的算力,不关心你的风阻系数,他们只关心:这车好看吗?便宜吗?能用微信吗?
能用,就是能用。便宜,就是便宜。好看,就是好看。
重复,就是力量。
面对吉利星愿这种自爆卡车式的袭击,五菱和比亚迪会怎么做?是跟进降价,还是技术升级?妈的,这简直不讲道理!按照黑暗森林法则,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假装没看见,然后回家偷偷研发更变态的东西,比如说研发一个任意门,明年直接宣布汽车这个物种被淘汰了。
因为一旦你跟了,你就进入了吉利的节奏。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闪电战,最终活下来的,不过是那个血条最厚的。吉利赌的就是自己血够厚。它用一个近乎成本价的产品,去清洗这个市场,去教育用户:看,这才是A0级小车该有的样子。这之后,所有卖得比它贵、配置比它差的,都会被用户打上“智商税”的标签。
这就是阳谋。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一力降十会的阳谋。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