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

大众底盘“钢材薄”背后的魔法:踩着骂的“真香”体验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大众车的底盘,用料薄得跟铁皮桶似的,摸起来像小区防盗门,甚至有人说这是在钢材厚度上玩极限挑战。”话是这样说,但大街上的大众车却不见少,反而越卖越火,还成为了不少人的“心头好”。这事吧,是挺奇怪的。如果钢板真这么不靠谱,怎么可能让人在高速上开出了“稳如泰山”的本事呢?是不是里头藏了点啥玄学操作?今天咱就掰开揉碎,好好捋捋这个事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两拨千斤的底盘悬挂——大众的“魔术橡皮泥”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还记得有次跟朋友开大众探岳去郊外兜风,直接把我颠服了。为啥这么说?跑到村里的那条路,全是坑坑洼洼,车轱辘跟跳绳似的在颠。可我坐在车里就觉得,这大概是某种变相的免费按摩吧,不难受,甚至还挺舒服。过减速带时,朋友还炫耀,说这车像踩了橡皮泥一样,轻轻一跳就完事了,压根没什么多余的震动。我还真细品了一下,其他车吧就是那种“咯噔、咯噔”,每个减速带分好几段折腾你;大众呢,直接一个“咚”完事,仿佛底盘设计师给减速带上了消音器。

这事说来挺邪乎,才明白重点在悬挂。大众的底盘调校,是用那种“差中求平”的手法,把最普通的悬挂原材料玩出了高端感。换句话说就像下馆子,用家常味打败了高档菜——别指望它花哨多料,但它一定调好了比例,吃着又暖心又顺畅。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高手总是看起来很简单”?可不就是四两拨千斤。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底盘风道:一场“扫地机器人”的灵感偷袭

底盘护板薄吧,很薄,敲起来都心虚。但理论上这么薄的东西跑起来,高速上气流从底部冲过,不咣咣响才怪了。然而大众偏偏稳得离谱,这到底咋整的?后来才知道,人家在护板下面搞了“风道魔法”。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咱那回长途去青岛,你记着不?写字楼刮风都能把外墙窗户震得山响,可咱车开着,一路像有双手按着屁股,完全没漂。”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后来专门找了个汽车维修的朋友琢磨下,他说底盘的风道是大众车的宝贝,风的力没办法正面硬杠,那就“骗风走路”。直接把气流引到底盘边缘,然后让高速气流顺滑地溜过去,压根不给什么乱窜的机会。要多稳有多稳,谁见过高速上溜冰的小火车?就是它本人没跑了。想不到一块简简单单的护板,学透彻了扫地机器人的心思,硬是把空气设计玩出了新花样,让方向和稳定死死压住。

精妙的重量分布:不走均衡走平衡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大众车还有个“大心机”,就连发动机放哪儿,油箱摆哪儿,都是一门学问。一点点的挪动,实打实是早就算过了,不光重量得平衡,还得想办法让车尾稳妥贴地同时车头灵活。

有回地库绕圈,我看朋友的车一点刹车都不用踩,方向盘轻轻一拧,直接躲开旁边沉睡的玛莎拉蒂,像一只敏捷的小猫。我当时好奇问他:“你这玩意儿咋这么好拐弯?”他一边把车停进车位,一边得意地拍了拍方向盘,顺嘴来句:“小火车原理。”这一家老太太在旁边都笑了:“你能不能换个好听点的形容?” 真的是手稳,特别稳,尾部就好像自动跟着那车头的轨迹在跑。我忍不住打开车门探头看了一眼车轮的转弯轨迹,有那么回事,跟画圆圈一样精准。后来稍微研究了下,才发现,大众的技巧就是在这个安置上,把发动机配重调整得恰到好处,外型看着没啥不同,但实操效果和那些钢材厚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体感魔法就是“真香定律”

其实说白了吧,大众懂得一个道理:车主开车看的不是钢板厚不厚,而是屁股坐着稳不稳。这种从减速带到高速弯道的“真香体验”,就是大众砸成本的地方。用料“省着来”,把预算全烧在体感调校上,这也算最低成本最大满足了。

“薄铁皮”的大众,为何稳如坦克?真相背后藏着造车“魔法”!-有驾

所以你说大众车吧,底盘薄铁皮这种差评能不能影响销量?能,一定有人挑剔。但你要问那些刚开过高架的车主,他们一定一边吐着槽“这也太抠门了”,一边踩着油门越来越沉迷,嘴里改骂为赞:“还真别说,方向盘咋这么好打呀!”这就是真香定律。你说这大众,咋这么知道咱开车的心思呢?甭提了,还是稳就完事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