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闻叔!中南大学的许开华教授,曾放弃体面稳定的工作,十几年不断钻研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最终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把那些没人敢碰的“毒炸弹”变成了“城市矿山”。他创立的格林美市值超过300亿,已经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吸引了特斯拉、奔驰等车企纷纷合作,也为中国新能源领域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在退役潮中,那些不太显眼的赢家其实早已抢占先机,提前十年布局,静悄悄地赢在了起跑线上。
现今非常热门的废旧动力电池,几年前还被视为“烫手山芋”,无人敢动。中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电池高达80万吨,光是占地面积就能铺满750个标准足球场。
这些废旧电池要是没有妥善处理,电解液一旦泄漏,会污染土壤和水源,重金属超标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真是藏在城市里的“隐形杀手”。
不过,格林美在这个被很多人忽略的领域里,居然搞出了一番大作为,走出了一条飞跃式的道路。
这家2010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现在已经变成了全球动力电池回收的领头羊,到了2024年,废旧电池的回收量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市占率优势非常明显。
只在湖北荆门的基地一天就能提取40吨的锂金属,这相当于少开采2000吨锂矿。而在国内,每四辆新能源车里,至少有一辆用到的原材料是格林美供应的。
在市场激烈角逐的情况下,格林美之所以能占据压倒性优势,关键还是许开华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打下的布局基础。
在“毒炸弹”的事件中,意外地挖掘出一个“城市矿山”。
没想到吧,现在把握新能源产业关键资源的“资源大佬”,当年还因为辞职去收废品,被人取笑叫“丐帮帮主”。
在2000年,许开华还在中南大学冶金专业任教授。有一次去东京出差的事情,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道路。
这次出差时,他巧遇日本环保大师山本良医,对方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也让他意识到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难题: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钴,98%都得靠进口,这个现实严重限制了行业的前行。
那些人们避之不及的废旧电池里,其实藏着锂、钴、镍等珍贵的金属。对他来说,这些被扔掉的“电子僵尸”,恰好就是一座不用开采、可以循环利用的“城市矿山”。
很多人因为担心废旧电池会引发爆炸或者造成污染,从而避而远之,但许开华却坚持走“变废为宝”的创业路子,毫不动摇。
2001年,他果断放下大学教授的职位,在深圳郊外租下一间废弃的厂房,建立了格林美,并明确了“让废物变宝,还地球绿美”的核心目标。
那会儿呢,这个决定在不少人眼里算是“不务正业”了,但一回头看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就能发现,这其实是出于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做出的一次非常精准的判断。
技术难题的攻克,加上市场突破的突破点,绝对是当前企业追求的目标啦。
光凭前瞻性视野,还撑不起一家企业呢。许开华的创业旅程,从一开始就满是坎坷。
那会儿,从废旧电池里弄出钴、镍的关键技术,被加拿大等国家牢牢掌控着,国内既没有成熟的方法可以学,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更麻烦的是,在废旧电池拆解的时候,风险特别大,一点点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爆炸,漏出的电解液又特别有毒,全行业都还处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参考的摸索阶段”。
遇到技术封锁和安全难题的时候,许开华可没有退缩,反而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里拼搏。
研发期间,光是实验室每年的电费就得上几十万元,那时候公司几乎没有赚到钱,员工工资经常得拖上三五个月才能发,核心骨干也因为看不到未来一个个走人。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身边的人一个个劝他舍弃,但许开华还是毅然把全部私人财产抵押出来,把钱源源不断地投进去搞研发。
在凌晨两三点的实验室里,总能瞧见他的身影:眼镜片上贴满油污,手里拿着扳手反复调试,心里坚信着“再试一次就能成功”的信念。
到了2004年,这场持续多年的技术攻坚终于有了突破,格林美开发出超细钴镍粉的核心技术,镍钴的回收率达到了99%,锂的回收率也超过了95%,远远高出行业的平均水平。截止目前,他们已经申請了超过5000项专利,还主导制定了18项国家标准。
荆门的基地作为重要的生产中心,三元前驱体的年产量超过15万吨,能够循环利用超过20种关键矿产资源。
技术难题一过去,市场的质疑又变成了新障碍。为了证明产品的靠谱,许开华推出了免费试用的办法,用实际效果来打消客户的疑虑。
2006年,格林美终于拿到了第一份正式订单。到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时,全球第二大矿业巨头力拓在加拿大的供应商不得不停产。许开华趁机抓住这个空当,顺利获得了力拓的核心供应商资格,彻底扭转了行业里“回收产品都低劣”的偏见。
2010年,格林美踏入A股市场,成为中国电子废旧物资回收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正式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孤单布局到行业支柱
上市虽然走得顺风顺水,但许开华可没打算就此止步,他的眼光一直盯着行业更远的发展方向。
在2012年,那会儿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还在观望中摇摆不定,许开华可不这么觉得,他果断猜测,每一辆电动车,都藏着未来的宝藏,像是一座移动的金矿。
凭借这个判断,他果断出手,买下了江苏凯利克工业,正式踏入新能源领域,早早布局产业链的延伸。
2017年,当世界各地的资本都在争夺锂矿资源的时候,许开华却出了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招,他在湖北荆门悄然建起了中国第一条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刚一投产,现场没有花束也没有掌声,行业里也少有人注意到,这份“别人狂欢我沉淀”的孤独坚守,直到2025年才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在同行们因为动力电池退役潮匆忙布局的时候,格林美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6个循环产业园,业务涉及国内11个省市,还包括南非、印尼、韩国等多个国家,形成了从资源回收、处理到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出了难以模仿的竞争壁垒。
依靠完整产业链的闭环优势,格林美已经和宁德时代、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比亚迪等超过900家全球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遍布300多个城市的回收体系。
他们的“定向循环”方式实现了从废旧电池到新电池原料的完整闭环年处理能力超过10万吨,不仅符合“双碳”战略,也变成全球新能源链条上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现在,西方矿业大佬们试图在重要资源领域搞垄断封锁,格林美凭借二十多年的潜心耕耘,从废旧物资中为中国新能源行业打造出一条自主可控的资源生命线。
这家从深圳郊区的小工厂起步的公司,不光把市值拉到了300亿元,完成了自己的商业梦想,还变成了支撑中国新能源行业稳步前行的关键支柱。
许开华的创业经历,实际上是一段眼光独到与坚持不懈共同谱写的胜利篇章。
当大多数人被表面风险所迷惑的时候,他却能洞察背后隐藏的价值;市场追逐短暂的热点时,他能静下心来做长远的布局;遇到技术封锁和市场质疑的时候,他总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迎难而上。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出现的商机,所谓的好运,只不过是看清本质以后做出精准的判断,再加上天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那些曾经取笑他说“不务正业”的人,最终都目睹了他在行业的巅峰成就。这,也正是远见和坚持带给创业者最好的回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