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当爱车的里程表数字悄然越过十万公里大关时,心中往往会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这既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证明了车辆长久的陪伴与可靠,同时也常常伴随着一丝焦虑:车辆进入“中年期”,是不是意味着各种毛病会接踵而至,维修保养的费用也将水涨船高?

许多人在面对修理厂或4S店开出的一长串保养项目清单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些是真正必要的支出,哪些又是可以暂缓的建议。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实际上,十万公里确实是车辆保养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并非所有项目都十万火急。

只要我们能够科学理性地对待,分清主次,就能在确保行车安全和车辆性能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首先,我们来谈谈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几个核心部件,这些项目的检查和更换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因为它们直接构成了我们日常出行的安全底线。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轮胎。

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抓地力、刹车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很多驾驶员可能并不清楚如何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

一个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轮胎胎面沟槽内的磨损标记。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这是一个小小的、凸起的橡胶块,当胎面花纹的高度磨损到与这个标记齐平时,就意味着轮胎已经达到了其安全使用的极限,必须立即更换。

此时,轮胎的排水能力和抓地力已经大幅下降,在湿滑路面行驶时极易发生打滑失控的危险。

此外,橡胶制品存在自然老化的问题。

即便轮胎花纹磨损尚不严重,但如果使用年限超过了五到八年,橡胶也会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紫外线照射而变硬、开裂,失去原有的弹性。

这种“老化”的轮胎在高速行驶时,胎壁会变得非常脆弱,爆胎的风险会成倍增加。

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高速公路上的许多恶性交通事故都与爆胎有关。

因此,在轮胎这个问题上,绝不能心存侥le幸,用生命安全去赌那一点更换费用。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与轮胎同等重要的,是车辆的制动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刹车。

经过十万公里的行驶,刹车片和刹车盘都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磨损。

刹车片的更换标准通常是看其厚度。

全新的刹车片厚度大约在一厘米以上,而当其磨损到厚度不足三毫米,大约相当于一枚硬币的厚度时,就必须进行更换了。

如果继续使用,不仅刹车效果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因为刹车片过薄导致散热不良,甚至在连续刹车后出现热衰退现象,导致刹车失灵。

同时,我们还需要检查刹车盘。

可以用手触摸刹车盘的表面,如果能感觉到边缘有明显凸起的“台阶”,或者盘面上有很深的沟槽,说明刹车盘也磨损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最稳妥的做法是连同刹车片一同更换,以保证新的刹车片能有最佳的接触面,发挥出最好的制动效果。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很多驾驶员会等到踩刹车时听到尖锐的“吱吱”金属摩擦声才去检查,其实这已经是刹车片磨损到极限,其金属背板开始直接摩擦刹车盘的警告声,此时往往刹车盘也已受损,维修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接下来是一个潜藏在发动机内部,却关乎其“生死存亡”的关键部件——正时皮带。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有使用橡胶材质正时皮带的发动机需要重点关注。

如果您的车辆使用的是金属正时链条,那么其寿命通常与发动机相同,在没有出现异响或拉长的情况下,无需在十万公里时特意更换。

而橡胶正时皮带则不同,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强度下降。

各大汽车制造商通常会在保养手册中明确规定其更换周期,很多车型的建议更换里程恰好就在八到十二万公里之间。

正时皮带的作用是确保发动机内部活塞的运动和气门的开启关闭能够精确同步。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一旦这根皮带在车辆行驶中突然断裂,会立刻导致发动机配气正时错乱,高速运动的活塞会撞击到未能及时关闭的气门,造成气门弯曲、活塞顶穿甚至缸盖损毁等灾难性后果。

修复这样的损伤,费用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足以更换十几次正时皮带。

因此,按时更换正时皮带是一项性价比极高的预防性投资,绝对不能为了省事或省钱而拖延。

说完了这些必须更换的“硬茬”,我们再来看看车辆的“血液系统”——各种油液。

变速箱油是其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项。

尽管一些厂家宣传其变速箱是“终身免维护”,但这更多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说法。

在实际使用中,变速箱油会随着里程的增加而逐渐氧化、性能衰退,并混入齿轮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

变质的油液会导致润滑和散热能力下降,从而引起换挡顿挫、冲击感增强、油耗升高等问题,长期以往还会加剧变速箱内部精密部件的磨损。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因此,对于大部分自动变速箱(AT、CVT、湿式双离合)而言,在十万公里时进行一次换油是十分必要的。

更换方式建议采用最传统的重力换油法,即拧开油底壳螺丝放出旧油,再加注新油,并同时更换变速箱油滤芯。

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百分之百换净,但操作简单安全,足以满足保养需求,且成本较低。

而市面上流行的循环机换油,虽然换油率高,但价格昂贵,且操作不当有将油底壳沉淀杂质冲刷起来堵塞油路的风险。

同样需要更换的还有防冻冷却液。

防冻液的功能远不止冬天防冻,它在夏天同样起着关键的防沸作用,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维持在正常工作温度。

更重要的是,防冻液中含有多种添加剂,能够有效防止冷却系统内部的金属部件生锈和腐蚀。

10万公里必换零件,老司机教你省钱,建议收藏-有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添加剂会逐渐消耗失效,防冻液的防腐能力会大大降低。

如果长期不更换,冷却系统内部可能会产生水垢和锈迹,堵塞水箱和发动机的水道,导致散热不良,最终引发发动机高温等严重故障。

因此,建议在五年或十万公里时,对防冻液进行一次彻底的更换。

切记不可图省事直接添加自来水,自来水中的矿物质会加速水垢的形成,对冷却系统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还有一些部件的更换则需要根据实际车况来判断,不必严格遵循十万公里的标准。

例如蓄电池,其寿命通常在四到六年左右,与行驶里程关系不大。

如果您的车辆启动依然顺畅有力,一打就着,熄火后车内电器设备工作正常,那就完全没有必要更换。

判断电瓶是否衰老的一个简单方法是观察冬季冷启动时的表现,如果启动马达转动明显变得迟缓无力,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那通常就是电瓶储电能力下降的信号,此时就应该考虑更换了,以免被突然抛锚在路上。

同样,减震器也无需过度紧张。

只要在行驶过颠簸路面或减速带时,没有听到明显的“咚咚”异响,车身没有像坐船一样产生多余的晃动,并且减震器本身没有出现漏油的迹象,就说明它工作状态良好,可以继续使用,不必听信修理厂关于“老化影响操控”的建议而过早更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