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终结者?还是智商税收割机?最近,星纪元ET这款标榜“全能”的纯电SUV,在自驾圈里炸开了锅。 有人吹它智能,有人捧它舒适,更有人喊出国庆自驾就靠它的口号。
但真是这样吗?别急着交钱,这波“彩虹屁”背后,恐怕藏着不少你没看到的坑! 周末和几个老炮儿车友在茶馆闲聊,谈起最近大火的星纪元ET,老王嗤之以鼻:“现在的车评人,收了钱就猛吹,啥‘辅助驾驶解放双手’,真敢把命交给机器?上次我朋友开某品牌电动车,NOA直接识别不了路障,差点撞护栏!”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吐槽起电动车的各种槽点:续航虚标、充电焦虑、智能化华而不实…… 辅助驾驶“省心”?小心变“惊吓”! 星纪元ET号称搭载了“猎鹰辅助驾驶方案”,30颗传感器加双英伟达Orin-X芯片,听着就高大上。
但问题是,再牛的算法,也架不住国内复杂的路况。 行人鬼探头、电瓶车乱窜、道路施工不规范……各种“中国特色”交通乱象,分分钟教AI做人。
别以为有了NOA就能高枕无忧,雨雪天、光线不足、甚至路面标线不清,都可能让辅助驾驶系统“宕机”。到时候,是AI救你,还是你救AI?真出了事,厂家一句“请以实际驾驶情况为准”,责任撇得干干净净,吃亏的还是咱消费者。 空间大就等于舒适?别忘了“晕车神器” 星纪元ET号称拥有越级的车内空间,但空间大≠舒适。
电动车为了追求电池容量,往往采用“油改电”平台,底盘升高,座椅布局不合理,导致乘坐姿势 unnatural。 再加上电动车特有的动能回收,顿挫感明显,长途乘坐,晕车是大概率事件。
我一朋友,身高1米9,试驾某品牌电动SUV,后排腿部空间是大了,但坐姿憋屈,头顶还蹭着车顶,跑了不到20分钟就腰酸背痛。 更别提那些所谓的“零重力座椅”,噱头大于实用,真要论舒适性,还得是传统燃油车的真皮大沙发。
安全配置拉满?电池安全才是王道! 星纪元ET号称通过了2024版C-NCAP五星认证,车身用料扎实。
但电动车最大的安全隐患,还是电池。 三元锂电池热稳定性差,碰撞、穿刺都可能引发热失控,甚至起火爆炸。
“NESTA六维电安全”听着唬人,但真能保证电池万无一失?前段时间,某品牌电动车自燃事故频发,官方甩锅甩得飞起,最后还不是消费者买单?所以,买电动车,别光看车身硬不硬,电池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车友老李,前年跟风买了某品牌“智能”电动SUV,结果一年下来,槽点满满:辅助驾驶识别率低,经常误判;续航虚标严重,冬天打个对折;电池衰减明显,两年不到就得换电池。
老李痛定思痛,发誓“再也不碰电动爹了!” 所以,各位自驾游爱好者,别被那些“全能”的宣传语迷惑了。 买车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多试驾、多了解,别让所谓的“智能”和“舒适”,成了你自驾路上的绊脚石。
国庆长假将至,与其盲目跟风,不如理性选择。 毕竟,自驾游的真谛,在于沿途的风景,而非车上的配置。
你觉得,星纪元ET真能满足你对“全能型”纯电SUV的期待吗?还是说,这又是一场资本的狂欢,消费者买单的闹剧?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