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新款上市,内饰升级,动力配置稳定

价格战,是中国汽车市场最近几年最引人注目的娱乐项目之一。当所有品牌和所有车型都在一块电子显屏上刷着红色降价信息的时候,日产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轩逸新款上市,官方起售价 11.39 万元,稳稳地把自己按在了“经济适用”的档位,没有夸张的降价,也没有高调的炒作,只是悄悄地升级了点配置,用一种近乎“不声不响”的方式进行市场表达。如果汽车行业是一场互相砸西瓜的集体狂欢,那日产轩逸无疑就是在角落里认真吃瓜,又顺手撒了点盐的那个。

外观当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轩逸新款依旧没有在造型上搞大动作,继续坚守V-Motion前脸格栅和透镜式LED组合灯,整整齐齐地和中网连成一体,既像是设计师害怕改变,又像是在用保守的方式向经典致敬。高光矩阵和流水式LED前转向灯,不过是对时代发展做的小幅度回应,整体看下来,依旧是那个“你记忆里的轩逸”。如果轩逸是一位老朋友,那它绝不会突然染头发,也不会在你面前嚷嚷自己要变网红:稳定、可靠、好歹能让你认出来,就是它的全部外交辞令。

轩逸新款上市,内饰升级,动力配置稳定-有驾

尺寸也没有什么新鲜:长度4652mm,宽度1815mm,高度1450mm,轴距2717mm——精准到个位的参数好像做数学题,和现款基本一致。这就像中年人在健康体检报告里看到的结果:没胖也没瘦,血压没提高,心跳保持频率,一切都是刚刚好,“岁月静好型轿车”非它莫属。这种近乎执拗的坚守,仿佛在用尺寸告诉世界:你们可以随便喧嚣,但我轩逸就是能用空间把小日子过得风风火火。

这次轩逸的升级重点在内饰上,主角终于轮到科技感和舒适性。车机直接上了 Nissan Connect 超智联2.0+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在线影音娱乐、车载智能服务,12.3英寸高清大屏撑起一整面中控区域。对比之下,过去那种“仅仅能听个电台”的生活彻底过去了。轩逸的车里,连娱乐都开始“智能化了”。座椅升级为Multi-Layer人体工学设计,加了侧翼3D支撑和三层缓冲材质,说是“环抱式舒适”,原理其实很简单:把你牢牢按在座椅里,保持旅途安逸。再配上8扬声器的Bose音响,直接把“开车是一种享受”进行了硬核诠释。那些讲究“生活品位”的老牌车主,终于可以不用再在车里忍受蹩脚的扬声器了。

轩逸新款上市,内饰升级,动力配置稳定-有驾

动力方面依然非常“日产”: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千瓦,最大扭矩159牛·米,与CVT无级变速箱进行搭配。这种动力组合的优点是稳妥,缺点还是稳妥,你要是想体验推背感,它就会用油耗回敬你的冲动。如果说市面上主打性能的车型是暴徒,那么轩逸就是唯唯诺诺的工薪族。当然,油耗才是关键字,最低5.57L/100km的数据,实际就是在打普通上班族的脸:省油,可以多喝几杯奶茶,不用每次加完油都深呼吸一次。

整个新款轩逸的上市,像是给所有宣扬“颠覆与创新”的产品浇了一盆冷水。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造型变革,没有“遥遥领先”的超级科技,甚至动力也没来一次革命。它只是在配置上做了点细微升级,安静地把“实用主义的美德”又收回自己手里。如果说市场是一场喧嚣的城市夜市,那轩逸就是卖煎饼的那个摊主,只在配料上多加了一颗鸡蛋,然后静静地看着老顾客继续排队。

换句话说,如今的轩逸,更像是市场瞬息万变中“最后的常态”。当大家都在追逐智能、电动、个性的时候,它用一种保守又可靠的姿态提醒大家:不是狂热才能赢得人心,稳定才是最好的配置。轩逸升级的是音响系统、智能车机、座椅舒适感,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解决了大多数用户最在意的问题。理性选择,冷静升级,这才是2024年中国车市最难得的清醒。

轩逸新款上市,内饰升级,动力配置稳定-有驾
轩逸新款上市,内饰升级,动力配置稳定-有驾

结尾不妨留个开放性设问:在一片声势浩大的价格血战里,有多少用户会为这份不急不躁的信赖买单?轩逸没有高谈创新,也舍不得大幅降价,却用事实证明,有时市场的底色,并不是变革,而是坚持。它不需要成为人群中的尖叫分子,只需换个音响,坐得舒服点,就能继续做时间的朋友。在所有产品都在努力制造新鲜感的时候,轩逸用一贯的可靠告诉你:有些东西,值得慢慢过日子。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