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

二手车市场这事儿,真挺复杂的。昨天逛了趟本地二手车市场,本来想瞅瞅有没有合适代步车,结果碰上几辆2018年到2020年的车,发现价格和实际情况差距挺大,说实话挺难理解。

举个例子,2018年的宝来,5万公里,卖4.5万。新车低配7万多。按理说,开了五年,车子得贬值不少才合理吧?我心里就纳闷了:这贬值才2.5万,平均每年只是五千左右,这不合理。毕竟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大件磨损是难免的。而且正常来说,5万公里都得是中等偏上的里程数了。跟车贩子说,哥,你这新车和旧车价差太小,我买了明年卖准亏惨。他倒是挺自信,手拍引擎盖,说车原版原漆,没出过事故,还给我看手机上几张保养记录照片。可惜照片模糊,日期也分辨不清,我问要不要4S店的记录,他说丢了。这点让我疑心更重,因为保养记录对买卖双方都重要。再巡了一圈,门缝有点不均匀,用手敲了敲车身,声音也怪怪的。他改口说小剐蹭补漆了,不影响车况。你说这招忽悠,多少买家能看破?

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有驾

接着看了2019年的朗逸,6万公里,挂着5万。新车优惠后8万出头,三年车贬值不到3万,算下来平均年贬值不到8千。我问砍价,店家最多让2千。刚好在手机上搜了同城朗逸二手车,有卖4.5万包检测的,我给他看,他愣了一下,立刻说那是泡水或事故车,不能信。这话我没辩驳,毕竟泡水事故车是二手市场大忌,大家心理都有杆秤,但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这价格差距怎么来的?行业内部猜测:可能有些车贩子把高保值车型价格炒高了,不排除卖家或者中间商都有意为之,毕竟利润还是得来的。这纯属我的猜测,没详细数据支撑。

话说回来,这几年国产车特别是吉利帝豪表现还不错。碰巧看到辆2021年吉利帝豪,4万公里,喊3.8万。新车低配5万多,看起来差价合理点儿。我问车贩有没有出险,他说没出过商业险,只交过交强险。让我查出险记录,他说系统坏了,查不了,要先交定金。我心想,先交钱再查怎么买?这套路,谁敢随便试?销售流程就像盖房子,要先设计图纸、审批,再动工,先交钱装施工队信不过。后来还遇个阿姨,想卖2020年的丰田卡罗拉,问了几家车贩,最高3.8万。她说网上报价4.2万到4.5万,那些车贩就说网络价虚的,成交根本没那么高。市场行情不好,又催她快卖,说还能送保养,阿姨犹豫着。我都替她心疼,车卖个好价想起来还得自带防护心态。车贩的话,我有点嫌麻烦——这跟那些老话术一个套路,稍微懂行情就明白不能全信。

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有驾

午饭时坐树荫下休息,旁边两人聊车。一位说他去年买辆二手车,车贩说没事,结果变速箱三个月坏,修了一万多,还发现之前撞过前脸,变速箱也被伤了。车贩没说这事,真是坑惨了。他之后想卖,问价最多给1.5万,亏了一半多,心情相当郁闷。另一个人说他本来也想卖车,价低太亏,干脆多保养开着。这种故事我听多了,感触就是二手车市场缺透明度,买方压力大,卖方心思细,有时候两边都是灰色地带。你觉得买不买二手车,这种风险,值不值?

下午继续逛,发现不少店家价格虚高不说,还有些车况描述讲得特别有趣。不少缺点被说成优点,车龄长翻译成经典款,公里数多成磨合足,讲得让人哭笑不得。还有家店把2017年车当2019年卖,行驶证上年份不对,解释:写错了,别信。我翻了笔记,车牌信息也对不上,直接拔腿走人。真有眼睛的人能买?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神逻辑?

算了算,如果花4万多买五年车,开两年卖,可能卖2万多,两年亏2万。再算后期保养、保险费用,这成本直接劝退一般消费者。要真买了,心理得承受买个二手车就是贬值机器的事实。相比起买个新车多几万,买新车多点保障和心安理得,二手车市场这行情让人很难下手。

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有驾

临走看到市场,仍有人疯狂砍价,吵嚷着。可签合同的少得可怜,买家怕坑,车贩不松口,僵局明显。市场里一排排车静静地摆着,谁愿意是那个背锅侠?

其实我一直在想,这种市场状态,究竟是供应链哪环卡住了?比如从厂家到二手车流通的链条中,是不是某个环节在变味?就好比一套复杂的生产线,一个小零件出错导致整流水线停摆,二手车市场不活跃,可能是整体价值链没有好好打通。

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有驾

这让我想到供应链,跟造车有点像。研发做出的车最终要靠渠道快速流通,供应链的博弈其实像家里装修,一切都得按顺序来,买材质好的砖瓦但没工人或流程跟不上,装修也完不成。不确定这个市场状况会不会反过来推动厂家重视二手车市场,毕竟消费者心理门槛一高,长远来看品牌口碑也受影响。

你自己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二手车定价、车况不透明,会不会直接刺激租车、网约车崛起?或者反过来,正在催生更多全国联保的正规二手车平台?这个市场未来会不会被彻底颠覆,留下的只是不靠谱档口和诚信品牌之分?

怪不得二手车市场车卖不出去,2018年宝来5万公里喊价4.5万,新车才7万多,贬值太慢不合理,新车和旧车价差小,买了还亏钱-有驾

二手车市场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谁能来定规矩?现在的车贩子越来越像老黄牛,拉着车轮往前走,但谁能给这牛穿上靠谱的鞋子?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