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一汽奥迪A6L又在发小作文,聊什么“配置与豪华”,我第一反应是恍惚。诶?今年是2024年还是2014年?在一个所有人都恨不得把对手的餐厅直接用C4炸上天的时代,还在慢条斯理地讨论自家牛排的熟度,这种行为艺术,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这不叫豪华,这叫古典。
奥迪A6L说自己“真豪华不靠选装”,全系标配矩阵LED大灯、30色氛围灯、远程启动。这话说出来,同行听了都得先愣三秒,然后憋不住笑出声。哥,醒醒,大清亡了。这年头,你说的这些东西,就像去一家餐厅吃饭,老板跟你吹他们家标配碗筷,还带一次性桌布,就问你贴不贴心?隔壁桌的理想、蔚来、小米,菜还没上,先给你整一套VR设备看全息投影歌舞表演,吃完饭还送你一个能自动洗碗的机器人。你这边还在聊标配大灯带清洗,简直是典中典。这不是豪华,这是把一个六边形战士的及格线,当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
然后文章花了巨大篇幅,去论证A6L的后排有多舒服。什么轴距3024mm,坐垫加长加宽,舒适头枕。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也坐过无数A6L的中年人,我告诉你这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核心用户画像,几十年都没变过。买这车的人,大概率不是给自己开的,或者说,驾驶的优先级排在很后面。他买的不是车,是通往下一个会议室的任意门,是一个移动的、体面的、能让领导或者客户在后排安然打个盹的“结界”。
这个“结界”的营造,才是奥迪真正的道法。文章里提到的什么车门密封、声学玻璃、B&O音响,都是为了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在一个新能源车靠电机天生就能做到安静的时代,奥迪还在吭哧吭哧地堆物理隔音材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匠人精神,一种在别人都开始修仙搓核弹的时候,他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的执着。你说他落后了吗?从技术路径上看,是的。但从结果上看呢?但能过,就是能过。他就是要用最笨、最重、但最可靠的方式,告诉你,安静这件事,我研究了几十年,我比那些半路出家的毛头小子懂。这是一种工业时代的傲慢,也是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底气。
最有意思的是对“豪华”的理解。文章吹嘘它的黑色面板、倾斜的中控屏、真皮座椅和氛围灯。这些东西,坏了菜了,现在任何一个20万的国产新能源都能给你堆满。奥迪的豪华就像一块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一泡水(钱),就能给你展开一个巨大的、充满细节的世界。而新势力的豪华,是一上来就给你一张铺天盖地的大棉被,暖和是真暖和,但总感觉有点糙。
说真的,我最近腰不好,再好的座椅,开久了都一个样。可能还是缺个司机。
买奥迪A6L的人,和买特斯拉、买理想的人,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后者是在追逐科技的“爽感”,是在参与一场社会实验。而前者,是在购买一种“确定性”。他不需要他的车能自己开到公司,因为他有司机。他不需要车里能K歌看电影,因为他在车里只想安静地回几个邮件。他甚至不需要那套车机有多智能,只要蓝牙能稳定连上放点音乐就行。他要的,就是这辆车从A点到B点,永远保持着同样的温度、同样的味道、同样的安静,以及路人甲乙丙丁看到这个四个圈车标时,那种心照不宣的认知。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的同款玄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A6L还在聊配置,聊舒适,其实是一种“不装了,摊牌了”的姿态。它非常清楚,在掀桌子式竞争的牌局里,它跟不了。这帮孙子是真不当人啊!冰箱彩电大沙发,激光雷达智能驾驶,价格一个比一个屠夫。奥迪如果下场去卷这些,那才是真的心态爆了,等于自废武功。最好的防守就是不防守,我直接把城门打开,告诉你们,我的护城河不是城墙,而是城里坐着的那个“奥迪”本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豪华车的关键也不在于你有多少块屏幕,而在于你能否提供一种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共识”。A6L的“豪华”,本质上是一种社交货币。它也许不再是硬通货了,但在很多特定的场景里,它依然流通,而且汇率坚挺。所以它还能不能打?能。为什么?因为它是奥迪。不服?不服你也买不起。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