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5月数据显示,4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中,增程式车型占比已达32%,远超纯电车型增速。而在三年前,增程式电动还被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是多此一举,通过烧油来发电的模式也被认为是“开倒车”。
增程车的崛起,是因为它精准击中了高端用户的核心痛点:无续航焦虑的完整体验。
中国城市车主日均通勤仅35公里,87%的日常出行可通过纯电覆盖,但每年12%的长途场景却成了纯电的“死穴”。增程车的“短途用电、长途用油”模式完美解决了这一矛盾。
更关键的是补能灵活性。高端用户常跨城自驾或去往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区域,增程车没电了找个加油站3分钟就能满血,这是超快充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车企而言,增程路线是一门精明的经济账。动力电池占电动车成本的30%-40%,增程车的电池容量仅需纯电车的一半左右。
省下来的钱被精准投入到用户能直接感知的豪华配置上。理想L系列把省下的成本砸向“六座大空间+冰箱彩电沙发”,问界M9则投入华为ADS 3.0智能驾驶与200TOPS算力座舱。
在政策与技术过渡期,增程是车企的“安全牌”。它能享受绿牌、免购置税等红利,同时完美平衡了驾驶体验与技术成熟度。
如今,增程技术本身正在从“大油箱小电池”向“大电池小油箱”演进。2025年上市的尊界S800增程版纯电续航突破340公里,智己LS6增程版甚至达到450公里,几乎逼近中端纯电车水平。
曾被视为“过渡方案”的增程车,用市场表现证明:用户买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带来的“无焦虑的豪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