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三的摩托,车钱三千,剩下一万买了个朋友圈道具

无极最近整了个活儿,叫SR150S,一台所谓的150 ADV踏板,定价一万二千九。讲真,我看到这个品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厂家又开始不务正业了。什么叫ADV踏板?不就是给买菜车装了一对加长的弹簧腿和两条巧克力胎,让它看起来好像能去修仙渡劫一样吗?本质上,这就是一场针对都市社畜的精准COSPLAY道具售卖会。

一万三的摩托,车钱三千,剩下一万买了个朋友圈道具-有驾

他们吹这个车离地间隙170mm,过坑过坎信心很足。是是是,信心是足了,但这个信心,跟真正的越野有啥关系?真正的全地形之王,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场,永远是横行街头的老头乐。人家突出一个横冲直撞,突出一个生死看淡。只要大爷我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这150cc的小排量,在老头乐组成的钢铁洪流面前就是个战五渣,还聊什么非铺装路面?就是个结实点的外卖车plus版。它能做的,无非是让你在经过小区门口那段被挖得稀巴烂的市政路时,不用像骑普通小踏板那样被顶到灵魂出窍,而是能用一个相对体面的姿态滑过去。这不叫越野,这叫城市生存。

再看性能,零百加速23.7秒。什么概念?就是你在那拧油门,旁边广场舞大妈的音响都放完一首《套马杆》了,你还没到100。这玩意儿就不是给你跑高速的,它的宿命就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土路上,和那些不讲武德的电瓶车斗智斗勇。它那颗150cc的小心脏,在4.3秒内把你推到50公里时速,已经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了,你还指望它干啥?指望它带你上高速闪电战?别闹了,高速上随便一辆大货车的气流都能让它开始怀疑人生。

而且它的油耗,很有意思。60公里时速巡航,转速就得干到6000转。翻译一下就是,这台发动机的心态随时处在爆发的边缘,属于典型的“你再骂一句试试”的状态。你想让它省油,它就给你撂挑子;你想让它跑快,它就用油耗告诉你它的不满。这简直就是胡闹!但该死,我竟然有点喜欢!

我作为一个骑过几年破摩托的中年人,看得明明白白。这车是卖给谁的?就是卖给那些心里有个越野梦,但现实里连小区地库的坡都懒得爬的人。它提供了一种“在路上”的幻觉,一种廉价的、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你以为你买的是ADV,其实你买的是朋友圈9张图的素材,和一种“我跟那些只知道通勤的凡人不一样”的优越感。骑着它去上班,路过咖啡店门口,你会觉得自己不是去打卡的,而是刚刚从一场穿越中虎口脱险的幸存者。这种感觉,值一万块。剩下那两千九,才是车本身的钱。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一万多的摩托车拔高到生存哲学层面,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了。但你别说,还挺带劲的。

这个市场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被强行创造出来的缝隙。小排量踏板ADV,听起来就像“微辣的变态辣”,充满了自我矛盾。真正玩越野的,看不上这点性能;真正通勤的,又嫌它费油,不够轻便。它就像一个修炼了“金钟罩铁布衫”但内力只有一丁点的武林新人,看着挺唬人,真上了擂台,一掌就被打回原形。一上大坡,那CVT直接开始尖叫,发动机也跟着心态爆了,突出一个力不从心,典中典了属于是。

一万三的摩托,车钱三千,剩下一万买了个朋友圈道具-有驾
一万三的摩托,车钱三千,剩下一万买了个朋友圈道具-有驾

说真的,最近外卖越来越难等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哥们都换这种车,去跑山路送餐了。下次点个螺蛳粉试试。

所以说,无极搞这个车,是一种掀桌子式的试探。在150踏板这个已经卷到冒烟的红海里,与其跟别人拼价格拼配置,不如直接把餐厅爆了,自己另开一个赛道。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舒舒服服地卖街车。我直接开创一个“ADV买菜流”,用差异化进行降维打击。成了,我就是这个领域的开山鼻祖;败了,反正也没亏多少。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打法,才是现在车圈的精髓。

一万三的摩托,车钱三千,剩下一万买了个朋友圈道具-有驾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一万二千九买这么个“全能王”值吗?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性能和理性的数据,那它就是个工业垃圾,一个四不像的缝合怪。

但那又怎样?玩车这事儿,讲究的就是一个“我乐意”。会买这台车的人,根本不在乎那慢吞吞的零百加速,也不在乎那略高的油耗。他们买的,就是那个造型,那个范儿,那个“我可以不去,但我必须能去”的可能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或者一种风格的时候,你就懂了。一万多块钱,买个自己开心,买个与众不同,比什么都值。就问你气不气?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