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

昨天,长沙中院一纸裁定,广汽菲克正式破产。又一个合资品牌,倒在了中国汽车全面崛起的黎明前夜。不是销量滑坡,不是战略调整,而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背后,不只是市场淘汰,更是一场关于品牌、技术、本土化与时代节奏的深刻博弈。作为一个开过Jeep自由光、试驾过指南者、也曾在4S店被销售“激情讲解”过牧马人情怀的老车迷,我必须说:Jeep倒下的那一刻,烧的不只是机油,还有合资车企“躺着赚钱”的旧梦。

曾经的“硬汉”: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凭啥火?

2015年,当Jeep自由光缓缓驶下广汽菲克长沙生产线时,整个SUV市场都为之一震。“专业SUV品牌”+“13万起售”,这个组合太致命了。自由侠,方正的七孔格栅、外露的轮眉、短小精悍的车身,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牧马人”。我第一次试驾自由侠时,那种非承载式车身般的刚性感受,让城市SUV显得像“塑料玩具”。自由光则更进一步,用LED星脉式大灯和悬浮式车顶,把“硬派”和“都市感”捏合得恰到好处。指南者则成了家庭用户的“折中选择”——有Jeep的壳,有广汽的成本控制。

它们的成功,是典型的“品牌降维打击”。Jeep在越野圈的口碑,让多少男人在4S店看到自由侠时,脱口而出:“这车能去西藏吗?”销售总是笑着点头。但其实,这些车早已不是牧马人那样的“越野机器”,而是基于K平台打造的承载式车身城市SUV。它们的四驱系统(如Active Drive)更多是应对湿滑路面,而非攀岩涉水。可这又怎样?消费者买的不是参数,是情怀。

“机油门”:一场本可避免的信任崩塌

但好景不长。2017年,“机油门” 如一记重拳,打在了广汽菲克的命门上。自由光和指南者搭载的GME-T4 2.0T发动机,百公里机油消耗量远超国际标准。有车主反映,跑1000公里,机油少了1升!这可不是“正常消耗”,这是发动机设计缺陷的铁证。

最让我寒心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处理方式。召回?有。免费检修?有。但解决方案呢?软件升级。你没听错,一个明显的机械问题,靠刷程序就想解决?这就好比你家水管爆了,物业说:“我们远程给你APP升级一下,水就不漏了。”荒谬吗?可广汽菲克就这么干了。我认识一位指南者车主,三年换了三次发动机,后备箱常年备着两瓶机油,跑高速前必检查。他说:“开这车,不是在开车,是在养一台‘病号’。”

问题出在哪?核心零部件来自美国工厂,本土化却由广汽完成。发动机是“美国制造”,但整车匹配、调校、生产在长沙。一旦出问题,双方互相推诿:菲克说“我们发动机在国外不烧机油”;广汽说“你们给的发动机有问题”。这种合资车企典型的“权责模糊”,最终让消费者买单。

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有驾

智能化迟缓:当比亚迪DM-i杀到,Jeep还在混动

如果说“机油门”是内伤,那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迟缓就是慢性自杀。

2018年,特斯拉Model 3国产化开始加速;2020年,蔚来、小鹏、理想纷纷推出智能SUV;2021年,比亚迪DM-i横空出世,油耗3L/100km,颠覆市场。而广汽菲克呢?直到2021年才推出大指挥官PHEV,一款“油改电”的混动SUV,纯电续航仅70km,智能化水平停留在“能联网听歌”的阶段。

我试驾过大指挥官PHEV,2.0T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动力不弱,但变速箱顿挫明显,能量回收生硬,车机系统卡顿到让人想砸屏幕。相比之下,同价位的比亚迪唐DM-i,平顺如电车,油耗低至5L,车机流畅得像手机。差距在哪?不是技术,是思维。

Jeep还在用“燃油车思维”造车:强调发动机、四驱、通过性。而中国消费者早已转向“智能体验、低使用成本、高性价比”。当比亚迪用DM-i技术把油耗打下来,理想用“冰箱彩电大沙发”满足家庭需求,广汽菲克却还在讲“Jeep 4x4=1”的老故事。故事再动人,也挡不住时代的车轮。

破产背后:合资模式的黄昏

广汽菲克的破产,表面看是销量崩盘(从22万辆跌至2万辆),实质是合资模式的失效。

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有驾

合资车企的黄金年代,是“市场换技术”。外资出品牌、技术,中方出土地、渠道、成本优势。但如今,中国车企不仅掌握了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还在设计、品质、服务上全面反超。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哪个不是技术自研、供应链自主?

在这种背景下,外资的品牌溢价还能撑多久?当一辆国产新能源SUV卖20万,标配L2级辅助驾驶、智能语音、OTA升级,而Jeep同价位车型还在用机械仪表、老款变速箱、卡顿车机时,消费者会怎么选?

菲克集团高管唐唯实说“内地市场不适合外资生存”,这简直是甩锅天花板。不是中国市场变了,是你们没跟上。 FCA集团(现Stellantis)2024年净利润暴跌70%,旗下雪铁龙、标致、欧宝在欧洲也举步维艰。问题不在中国,而在自身创新乏力。

竞品对比:Jeep vs 国产,差距在哪?

我们拿Jeep指南者 vs 比亚迪宋Pro DM-i vs 哈弗H6做个简单对比:

维度 指南者(2021款) 宋Pro DM-i(2023款) 哈弗H6(2023款)

动力系统 1.3T+7DCT 1.5L混动(亏电油耗4.4L) 1.5T+7DCT

智能化 基础车机,无L2 DiLink车机,L2辅助驾驶 哈弗智能座舱,L2

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有驾

空间 中规中矩 轴距2712mm,宽敞 轴距2738mm,更大

用户口碑 机油门、故障率高 油耗低、平顺 可靠、保有量大

价格 13-18万 14-18万 12-15万

结论显而易见:在同等价位,国产车在动力效率、智能化、空间、可靠性上全面占优。Jeep唯一剩下的,是那个“七孔格栅”的情怀。但情怀,能撑多久?

未来已来:合资品牌的出路在哪?

广汽菲克的破产,不是终点,而是信号。未来,没有技术、没有本土化创新、没有用户思维的合资品牌,都会被淘汰。

Jeep选择“轻资产”模式,卖进口车。可以,但进口牧马人、大切诺基卖七八十万,小众市场,难成气候。真正的出路,是像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那样,真正为中国市场开发电动车,投入智能化研发,建立本土团队。

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有驾

但问题是,外资车企愿意放权吗?还是继续“总部决策、中国执行”的老路?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下一个“广汽菲克”,不会太远。

写在最后

Jeep曾是SUV的代名词,广汽菲克也曾年销20万。它的倒下,令人唏嘘,但不意外。当一个品牌躺在功劳簿上,拒绝改变,它就注定被时代抛弃。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庆幸。今天的中国车市,选择太多了。15万能买比亚迪,20万能买理想,30万能买蔚来。它们不仅便宜,而且智能、安全、省油。我们再也不用为“品牌溢价”买单。

所以,Jeep的破产,不是悲剧,而是进步。它告诉我们:汽车的本质是工具,不是图腾。谁真正为用户着想,谁才能活下去。

各位车友,你觉得下一个可能退出的合资品牌是谁?你愿意为“情怀”多花5万块,还是为“智能”选择国产?评论区聊聊。

老铁们,我下周试驾小米SU7,想看什么?油耗?智驾?还是和Model 3对比?留言告诉我,我替大家上车体验!

又一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