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手里攥着不到二十万的预算,本以为要点科技、要点性能、再要点品位,十有八九得在排列组合里“二选一”,谁知道最近冒出来个“内卷魔王”——领克10 EM-P,直接一脚踹翻传统认知,把“看似不可能”硬生生变成了“给你都行”这种狠角色,怕不是来砸场子的?
说实话,这车一露面,网上就炸开了锅,热搜底下横飞的都是疑问句,有人看了配置清单嘴角都在抽搐,“全系四驱、激光雷达、三米多轴距,关键19万起买得到?这玩笑别开得太大!”是不是觉得写错了零,再仔细看,又确实没打错,几乎挑不出破绽,就这价格能买辆啥配置的新能源中大型轿车?换你你也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定价会议上脑袋进水了。
别着急,这牌能这么出,还真不是拍脑门秀下限,咱们慢慢扒一下细节,往往最爆炸的新闻背后藏着真实的逻辑,来,跟我一起抽丝剥茧,看看这里面到底装了多大的诚意,也免得被这画风一带就失了判断。
先抛给大家一个设问:你觉得20万应该能拿下什么级别、什么配置的纯电/增程轿车?是不是惯常印象还是停留在空间、动力和配置必然要有取舍?换句话说,四驱和大电池,这俩字就是豪华和高配的代名词,随手一查,隔壁合资起步都是二十五万以上起跳,更别说什么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玩意儿。
但是,领克10 EM-P就像沙滩里的那条红鲤鱼,不声不响突然跃了出来,直接告诉你,这价位,三米多轴距、全系四驱、顶规音响、智能辅助驾驶一股脑甩你脸上,这么多buff堆在一块儿,你说卷不卷?
先说外观,领克家那点子家族化审美,大家不是第一次见了,但在10 EM-P身上明显是把辨识度和科技感各自拉满了档,“H”型灯组点亮时冲击力直接拉满,下沉的车头和前唇一并扑上去,带着点机甲风暴的意思。大尺寸门把手?不存在,直接来无边框隐藏式,科技氛围直线拉升,说是轿跑风甚至有点谦虚。横着看的话,车长5米多,轴距3.005米,参数拉出来杠杠地碾着竞品。就冲这视觉比例,反正和隔壁大众帕萨特啥的站一起,一股青春荷尔蒙扑面来了不是?
侧裙加扰流板,这些小细节不像某些叫嚣“运动”的车型只是秀下悬浮式顶而已,人家上下联动,从轮毂到门把都有点“动刀子”的意味。21英寸大轮毂是顶配独享的福利,就是为了高能感官场景。唯一有点意难平的细节,大概是没把大尺寸卡钳也顺带标配,要是全给了,那同级车主大概率要摔饭碗了。尾灯点上之后那股神采,怎么说呢,反正晚上回小区绝对不会和邻居家的车搞混,你敢信?
有人说现在玩科技内饰不算啥,连二十万级别的SUV都能堆出三四块大屏、液晶仪表、氛围灯一应俱全,EM-P在这里体现的是啥,智慧座舱+极简审美的双重结合体。仪表、中控和抬头显示一起三块屏幕“多管齐下”,界面UI全是纯平流畅感,按键几乎删了个精光,给你那种就是极客工程师在产品头脑风暴里怼出来的简洁科技美学。说到氛围灯,256色RGB,晚上开车哪怕路面再无聊,也能靠灯带营造气氛,把车内打造成一座流动的光影剧场,单这点都能当朋友圈素材刷屏。
智能化方面,领克这次不再卖“概念车的噱头”,不花里胡哨地堆参数,直接告诉你用Flyme Auto车机操作,找歌、导航,智能识别,全部人话交流,不卡顿、不掉链子。8295这颗芯片在同级别算性能BUG了,大型3D车载应用轻松跑。AI氛围灯还能跟着音乐变色,整套体验就是讲究情绪价值,追求那种“懂你所想,给你想要。”你再看看竞品十有八九还卡在单纯功能可用阶段,EM-P都快卷成“灵魂伴侣”了。
功能层面,有朋友说这个价位,是不是要牺牲些舒适性?别着急,堆料这块才叫无心插柳。前排通风、加热、按摩,后排电动调节,不说之乎者也,反正一套下来让腰不再酸、腿不再麻。23颗哈曼卡顿音响,限时免费选装,认真听一曲,就能明白车内听个交响乐绝对不是奢望。额外还有前排多层隔音玻璃、50W无线快充,激光雷达+英伟达双芯片的驾驶辅助系统也标配,方向盘一抖便能体验到与合资豪华品牌掰手腕的底气,高配直接加冰箱、后排全功能座椅,还有顶配专属的电动扰流板,想飞速还是稳扎稳打,全看你当时心情。
动力这块算全车最大杀器。1.5T发动机联合三颗电机(P1+P3+P4),混动系统傍身,坐拥390千瓦的总功率,百公里加速5.1秒,说出去都能拿来吹牛皮那种。巧了,纯电续航240公里,城区通勤连插头都不用沾,再大胆一点,快充13分钟都能把电量从30%干到80%,节奏比许多手机都快。底盘标配FSD可变阻尼悬架,这种操作平顺性人家已经想明白了,普通路况足够柔软,激烈驾驶时又稳如牛,加上四驱,人车合一不再只是赛道的专利。
说白了,只用19万出头,买一辆全系四驱、激光雷达、三米轴距、全家人都能享受的超大音响和舒适配置,这不是造车卷的巅峰是什么?都2024年了,你说“梦想的车”这个词还需要再憋着吗?
但话说回来,大家想想,这种产品出来确实在同级别基本没太像样的对手,可是不是说它没短板?也不是。比如说,买高配才能加上最旗舰的冰箱和全功能后排按摩、运动卡钳没能全员标配,以及部分地区新能源补贴、充电桩配套还得自己费心费力。对一部分纠结纯电续航远长途的人来说,理论值240公里可能还是有点“心理阴影”,没法像理想ONE那种“油电齐飞”无限放大,应付短途主城倒没什么问题。
再换一个角度瞧一眼,你会发现领克这波操作本质上是做加法,不是通常所谓的饥饿营销或缩减。它是一种“你要什么,我就都给”式全包裹,咱愿意信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品牌目前对消费升级有真实体感。你要性能、要科技、要空间、要舒适性,他们都能砸到你面前。就算对于某些原教旨派德系粉来讲,也不得不说一句:“这定价的勇气,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且这车的意义其实不只在于“把狠话说满”,更关键的是一记闷棍打碎了消费者心里的隔阂。试想一下,四五年前,二十万预算能买的车还是需要在空间、配置和动力间反复拉锯,如今直接全剧终。是不是有点“时代在召唤”的魔幻现实感?
回头给市场添几把火也许只是开始,真成爆款还要看后续营销和服务,但话说回来,这种把竞品卷到无路可逃的攻势,总归是对消费者有利。对比来看,乐道L60、比亚迪汉、智界S7,这些劲敌在部分参数上繃得住,可在配置密度、标配四驱和体验生态这块……还真是被领克10 EM-P抢了不少风头。
不过还是那句话:看配置永远只是表面,车辆的硬核体验,还得看你自己去到4S店摸一摸、开一开;单纯堆参数很容易,但能真正把体验做到“每一点都不短板”,才是真正考验品牌和产品的地方。
唠叨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再问问大家:你觉得领克10 EM-P这种打法,是不是中国中型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又一次“维度升级”?或者说,在2024年,消费者想要的不是花大钱买噱头,而是真正买到“没有短板,处处加分”的全面全能型?你要不要尝尝鲜,还是继续观望?
欢迎你各抒己见,讨论一下你眼中的“完美新能源家用轿车”标准长啥样,这波领克10 EM-P有没有勾中你的心?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