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
作者|品牌官
引言:净利润同比暴跌66.6%,几乎是十年来最差业绩,国内中产新贵和商务精英的梦中豪车,如今也扛不住了!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在国内一度风光无限的保时捷,却在销量上遭受了罕见的滑铁卢,在前三个月其在华只交付了不到一万辆车。
这和去年同期相比,交付量暴跌了42%,几乎可以用数量腰斩来形容,这一交付业绩,也让保时捷在华创下了十年来,几乎最差的业绩。
保时捷财报
这一数据多少震撼了不少车圈内人士,要知道,在四年前的2021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可是接近十万辆的,在华销量甚至占到了保时捷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
只过了四年的时间,曾经一年在华市场能卖接近十万辆车的保时捷,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让其在华业绩接连受挫。
另外一直以高盈利著称的它,如今的财报数据,也多少有些不够看了。从其发布的财务数据来看,今年前六个月公司净利相较往年多少有些暗淡,只有7.18亿欧元。
这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净利润下跌了66.66%,净利润下跌的同时,保时捷的高盈利率也保不住了。
去年同期的时候,其销售回报率还有15.7%,而如今这个数据已经回落到了5.5%,如此低的回报率,也让这个下跌速度,已经和腰斩没什么区别了。
而在上个月,在经历了业绩受挫之后的保时捷,又紧随其他传统油车的步伐,向现实低下了头。
其这个决定,也让车圈内外看到了,在汽车行业的大变局中,传统油车巨头,正陷入史无前例的“集体尴尬”。
净利润暴跌66%后
保时捷选择向现实妥协
2022年保时捷完成IPO后,一度被非常看好。当年其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总交付接近三十一万辆,和2021年相比,交付量增长了2.6%。
但是在2022年,其在华市场已经表现出了疲软的状态。在这一年其在华的交付量,虽然超过了九万辆。可是和2021年同期相比,其在华交付量却下降了2.5%。
而放眼整个全球市场,这也是其当年全球市场中,唯一一个销量同比下滑的市场。
即使是这样,在全球市场唯一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依然是保时捷全球市场中,最大的一个单一市场,毕竟我们的市场体量和需求摆在那里。
正当众人以为,保时捷可以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口碑,止住这种疲软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这种疲软在2023年显得更加严重。
从2015年到2023年的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市场一直都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
但是2023年其在华销量出现了下滑,而且降幅较大,足足同比下跌了15%,这个最大位置也随之失守。2023年其在华只交付了不到八万辆车,在华的失利让保时捷损失不小。
谁也没想到这只是开始,今年随着美国的关税等等原因,许多跨国车企业绩都没之前好看,保时捷也不例外。
在同比暴跌66.6%之后,保时捷似乎也“妥协了”,直接步了其他燃油车企的后尘。
损失或超400亿!
将关闭50家在华门店
传统燃油车企最近的经历和动作,证明了脸面和“活着”到底哪个重要,以及计划真的赶不上变化。
在这几年,各燃油车企都纷纷抛出了旗下的转型目标,比如保时捷就在2021年的时候提出,要在2030年的时候,实现80%销量都是电动车的目标。
图源:网络
这个销量目标如果真的可以完成,那就意味着保时捷这家传统燃油车巨头,将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跨越式转型。
为了表示向电动化跨越式转型的决心,在那一年公司还决定进行高性能电池项目的自研。决定在四年时间里,将自研的电池配置到旗下的高性能跑车上。
这个项目甚至一度获得了德国官方高达5000万欧元的补贴。彼时的保时捷雄心勃勃,甚至宣称旗下的电池自研项目,将会“重塑跑车的未来”。
然而四年过去,保时捷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什么叫做计划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转型的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其自身面临着持续低迷的销量,以及相关的盈利压力
所以在8月底的时候,其就暂停了旗下的自研电池项目,并将286名员工,进行相关的裁员,最后只保留一个80人左右的基础团队进行相关研发。
在未来押注和现实困境面前,保时捷还是务实的选择了解决当下困境。
图源:中国汽车报
在9月中下旬的时候,其在“回血”这条路上再次加码,并以声明的方式向全球宣布,公司的发展重点变为油车和混动车型,而电动车型将会暂停。
而保时捷的这一决定,在未来也可能会给母公司造成超过400亿的损失。
在之前奔驰、奥迪、福特等等传统车企,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转型计划做出了大调。毕竟转型成本高,现在制造的转型产品,又难以在华重续昔日的成绩。
昔日中产新贵的梦中豪车
如今也扛不住了!
在2021年的时候,保时捷的在华交付量就超过了9.5万辆。这个销量甚至超过了保时捷老家——欧洲的整个市场销量。
彼时的保时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放眼全球,那都是各国中产新贵,商务精英、富人阶层的梦中豪车。
在各大富人的社交场所,保时捷车主甚至无需掏出名片,因为这辆车本身,就可以帮你展示自身财富地位。
在2023年的时候,保时捷更是力压我们熟知的一众知名奢侈品牌,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奢侈品。同时也是榜单前三中,唯一的车企。
把一部汽车,做成世界最具价值的奢侈品,估计也只有保时捷才能做到了。所以在保时捷进入中国之后,也受到了许多中产和富人的追捧。
甚至一度出现了要加价排队六个月才能买到的盛况。曾经长时间连续做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我们,到底有多么“热爱”保时捷?
图源:Brand Finance官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时捷都是豪华跑车界内“不愁卖”的代名词。特别是在被大众收购之后,本来就很强的保时捷还拥有了更加大的平台。
而与双方合作推出的卡宴,更创造了经典。这款车型自推出之后,截止到2025年前六个月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140万辆。
可以说其用产品证明了什么叫做车圈奢侈品,其出色的性能和豪华的配置,也让车圈内外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触手可及的豪车”。
可是保时捷的极度辉煌,在一众电动车企在市场上高歌猛进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褪色。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在一众新势力不断冲击豪车市场的情况下,保时捷销量也多少有些“招架”不住。
这其实也是保时捷要调整未来电动化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放眼世界,论综合制造电车的实力,几乎很少有车企可以卷的过国产新势力。
写在最后
中国的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卷?就连如今的保时捷中国区总裁都做过这样的感慨,直言其在保时捷任职了二十多年,但从未见过变化如此快的市场。
市场的变化速度和深度快的都让人无法想象和预测,甚至其已经准备将保时捷在华的门店,缩减到100家,这也意味着未来其将关闭50家在华门店。
其实保时捷电动化目标之所以要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像特斯拉等国际车企一样,在中国国内建设相关的电动车厂。
保时捷的电动车其实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一到中国市场就有些水土不服起来,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电动车产业链和研发能力太过于强大。
如今传统燃油车企仰仗的技术护城河,已经让电动车突破,各大传统燃油车企,虽然都在纷纷调整电动化转型的计划预期。
但是另外一边,越来越多的传统燃油车企,也在试图通过和国内新势力等车企合作,来推进自身的电动化转型。
在未来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的市场格局,势必还会有所变化。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