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老熟人又有了新动作,那就是东风日产的轩逸。
作为国内家轿市场多年的销量冠军,轩逸这个名字对很多家庭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
这次,新款轩逸正式上市,官方起售价定在了11.39万元,还特别强调了配备了通常在更贵车型上才有的Bose音响。
消息一出,很多人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国产车做得越来越好,新能源车也势不可挡,花十一二万去买一台日系的燃油轿车,这笔买卖还划算吗?
这台新款轩逸,到底是宝刀未老,还是在新能源大潮面前的无奈坚守?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这款车里里外外看得通透,聊个明白。
首先,我们得看看这车的外观,毕竟买车跟相亲一样,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
不得不说,日产这次在轩逸的外观设计上是下了功夫的。
以前的轩逸,给人的感觉总是四平八稳,甚至有点过于成熟,不太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但新款车型完全变了个样,整个车看起来精神多了,也时尚多了。
最显眼的变化就是车头那个进气格栅,日产管它叫双层V-motion设计,里面用了很多横向的镀铬短饰条,不像以前那样一大片光秃秃的,显得层次感非常丰富。
更有意思的是,中间那个日产的车标,现在可以点亮了。
这个小设计在以前可是豪华品牌才喜欢用的,晚上在车流中,一个会发光的车标确实能让车的辨识度和科技感提升不少。
再加上重新设计的车灯,无论是白天的日间行车灯还是晚上的熏黑尾灯,都让这台车看起来不再是那个沉闷的“家用车”,而是多了一份动感和精致。
可以说,在外观这方面,新款轩逸成功地拓宽了自己的受众,无论是需要稳重的家庭用户,还是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都不会觉得它过时。
看完了外在,我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它的内在。
提到轩逸,就不能不提它那被大家戏称为“日产大沙发”的座椅,这可以说是轩逸的看家本领。
新款车型不仅把这个优良传统继承了下来,还做了升级。
后排座椅的填充物比以前加厚了15毫米,坐上去的感觉就是更软、更有包裹感,好像陷进家里的沙发里一样,非常放松。
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或者带着家人出行的朋友来说,这种舒适性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而且它的后排空间表现一直很出色,膝部空间达到了680毫米,一个成年人坐在后排,腿部空间依然很宽裕,不会有局促感。
更值得表扬的是,新款轩逸现在全系都标配了后排空调出风口和USB充电接口。
别小看这两个配置,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后排乘客能不能吹上空调,体验感是天差地别的。
手机没电了能随时充电,也解决了长途旅行中的一大痛点。
这些细节上的提升,让轩逸的家用属性变得更加纯粹和贴心。
再加上那个容积达到560升的后备箱,日常放几个行李箱、一辆婴儿车都绰绰有余,实用性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这次新款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亮点,就是前面提到的8扬声器Bose音响。
Bose这个牌子在音响界是很有名的,通常都是在十五六万甚至更高级别的车上才会配备。
轩逸这次把它用在了十一万多的车上,确实显得很有诚意。
对于喜欢在开车时听音乐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个巨大的加分项。
在实际体验中,这套音响在低音的下潜和整个声场的营造上,确实要比同级别其他车型的原厂音响好上一个档次,能让枯燥的通勤路途变得更有乐趣。
当然,夸了这么多优点,我们也要客观地看看它的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恰恰是我们国产车如今进步最快、优势最明显的地方。
首先就是动力系统。
新款轩逸沿用的还是那台1.6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好处就是技术成熟、运行平顺、质量稳定,而且非常省油。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和车主们的反馈,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基本能控制在6升左右,这对于非常看重后期使用成本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油钱。
但是,优点有多突出,缺点就有多明显。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马力只有135匹,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红绿灯起步,它的平顺性会让你觉得很舒服。
可一旦上了高速公路,需要急加速超车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力不从心。
即便你把油门踩到底,也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嘶吼,车速的提升却显得有些缓慢。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很多国产车,比如吉利帝豪L或者比亚迪秦PLUS DM-i,无论是涡轮增压还是混合动力,在加速性能上都要比轩逸强得多。
所以,如果你对驾驶激情有点追求,或者经常需要在高速上行驶,那轩逸的动力表现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着急。
如果说动力是轩逸的一个短板,那么智能化水平就是它与时代脱节最严重的地方。
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年代,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已经成为很多人购车时非常看重的一环。
轩逸在这方面就显得非常保守了。
虽然高配车型也配备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但这个配置只在顶配车型上才有,大部分人购买的中低配版本,只有最基础的定速巡航和倒车影像。
反观我们的国产品牌,比亚迪秦PLUS DM-i已经做到了全系标配L2级驾驶辅助,甚至还有遥控泊车这样的高阶功能。
再看车机系统,轩逸的中控屏幕反应速度一般,功能也比较单一,所谓的智能互联基本只支持CarLife,语音控制的识别率和智能化程度也远远落后于主流水平。
而国产车的车机系统,早就进入了智能生态的时代,无论是华为的HiCar还是其他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操作流畅度、功能丰富度和语音助手的聪明程度,都和智能手机没什么两样,这种体验上的巨大差距,是轩逸目前无法弥补的。
最后,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价格上。
11.39万元的起售价,结合终端市场普遍存在的优惠,实际燃油版的成交价很多地区都能落在9到11万元的区间。
在这个价格下,轩逸的性价比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综合来看,新款日产轩逸是一款特点非常鲜明的车。
它就像一个班级里的偏科生,在舒适性、空间实用性和燃油经济性这些传统科目上,它依然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但在动力性能和智能科技这些新兴科目上,它却显得有些跟不上队伍了。
所以,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完全取决于你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你买车的核心诉求就是省心、省油、坐着舒服,对花里胡哨的科技配置和强劲的动力没有太多要求,并且更信赖合资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质量口碑和保值率,那么优惠后的新款轩逸,依然是一个非常稳妥和理性的选择。
但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新潮科技,享受智能车机带来的便利,希望车辆能有一定的驾驶乐趣的消费者,那么在同样的预算下,我们的国产品牌无疑能提供给你一个更全面、更现代化的选择。
轩逸的这次更新,更像是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守护属于它的那片传统市场,它的核心竞争力是“稳”,而不是“新”。
在汽车行业飞速变革的今天,是选择一份久经考验的“稳妥”,还是拥抱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潮”,这个决定权,最终还是在每一位消费者的手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