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新西兰汽车市场,竟然也能折射出全球化的迷离灯光。7月销量激增23.8%,一群汽车扎堆抢着过冬,好像谁晚来一步就要被冻成冰箱贴。你说新西兰人民是不是没事干,非得在冬天买车取暖?还是说,他们觉得蹭羊毛不如添个四轮的马甲?总之,SKU比超市买牛奶都全,全球品牌扎堆轰趴,把奥克兰喧得活像“汽车联合国”。
丰田还是那么丰,不管世界多乱,丰田都能稳坐榜首。谁让人家车型有老干部基因——省油耐造,还附送“买车送平安符”功能。7月卖了2513辆,市场份额21.5%,这要是开选汽车议员,丰田直接内定议长。丰田的涨幅43%,不愧是“涨幅后浪”,把竞争对手们拍在沙滩上抽搐。福特这次认了二把手,1248辆,差点就追上丰田,要不是福特车的后座不能烤红薯,说不定能多卖几辆。
三菱混得有点惨,同比还萎了3.6%。这尴尬的下滑,怕不是因为丰田假装成了主角,把三菱变成绿叶——可惜这绿叶还发黄。不过人家死守第三名,也算有点铁打的精神,领导都该发个“坚韧奖”。
起亚排名第四,748辆,涨幅只有2.2%。新西兰人民也真有眼光,新款Tasman卖得不错,占起亚本月11%的份额。Tasman一问世就抢走了环岛自驾的流量,让老爷车都自愧不如。
然后就是一堆澳袋鼠看了都想点赞的品牌,铃木、日产纷纷表现亮眼。铃木涨了29%,日产更逆天——同比增长74.4%,可能是把发动机塞满了红牛。现代也没闲着,国际形象不减,42.1%的涨幅,好像用的是韩国韩国人学跳的健身操。
——不过,真正的亮点,还得看中国队登场。比亚迪,比亚迪,比——亚——迪!喊三遍不是因为激动,是想确认我没眼花。512辆,高居第七,市占4.4%。同比增长337.6%,你说这不是坐火箭,那怎么形容?名爵也给力,加速重返前十,395辆,增长77.1%,不知道的还以为新西兰人民在学李佳琦直播连轴“买它买它”。
长城呢,329辆,也算拼了:2.8%市场,看起来不是“长城永不倒”,但至少牌子的英文字母没掉色。奇瑞尴尬中带点进步,101辆,市占0.9%,环比上升16位,一下子蹿升到第21名。什么叫“高开低走”,对奇瑞来说是“低开猛走”,起步慢点,冲刺快得像电瓶车加速。
上汽LDV、奇瑞的Jaecoo与Omoda也各有收获,一通锐不可挡的车牌号,简直让道路交通警察都得备好中国车手册才不会认错。奇瑞Omoda80辆,看起来像路边快餐车的销量,很快就能上升到“年度新晋网红”。
瞧瞧车型榜,才叫刺激过猴王激光眼。丰田Hilux,本月首夺销冠。你是皮卡界的扛把子吗?不是你都对不起隔壁小学生的“汽车小百科”。Hilux增长47.4%,月冠军到手,但累计还在第三,这心理落差跟买彩票中二等奖差不多。
福特Ranger最大赢家,累计销量升至榜首,明明市占还不如丰田,但人生就像马拉松,关键在于终点冲刺。至于丰田RAV4,那叫一个妖,累计涨幅52.8%,开出去都像带着自己小区的人气。
最惊人是日产纳瓦拉,168.4%的环比飞升,直接从后场一脚踢飞到第四,像是踢进世界杯决赛的绝杀球。铃木Fronx本月最佳表现,首月就进前五,份额3%,新西兰人民果然识货,首发即爆款,商家以为自己发明了“躺着赚钱”新模式。
中国品牌里,比亚迪Shark6环比下降,跑得有点喘,名次降到第九。比亚迪官微要是会哭,这个月应该哭两次——一次为增长最快,一次为排名下滑。Sealion6更惨,从第十四滑到二十一,仿佛刚上场就被换下。你跟国足比谁能输?说不定有一拼。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慨,新西兰汽车市场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综艺选秀。各国品牌轮流表演,谁涨幅高谁是C位,谁跌幅大谁像背景板。销量数据,一会儿像群魔乱舞一会又集体跳韩舞,好像不是卖车,而是给全球经济写剧本。
品牌排名前二十,一堆老朋友扎堆,全球化特征比联合国还浓。丰田领跑、福特紧随、三菱打酱油。中国品牌挤进来,像留学生抢自助餐,怎么端盘子都没底气,但端的菜热了,味道就不一样。比亚迪增长像刺刀见红,名爵有黑马气质,奇瑞刚刚探头,但已经在上升通道。
讲道理,不管中国品牌表现如何,至少在新西兰这个“南半球实验田”,终于和丰田、福特同台竞技。以前你开比亚迪,是为了显摆朋友圈新潮;现在开比亚迪,压根是为了惊艳街头小猫小狗。干得漂亮!
当然,中国汽车未来可期这个话,差点让我怀疑是不是车企公关部写的——但看看增幅数据,这种“自信到自大”的自恋,还真有点资本。售后服务要是再升级,搞个羊排烤箱、无敌保暖座椅,说不定能把新西兰人民的心顺带收了。
说到底,新西兰市场要什么?安全?省油?科技感?还是一张能说会道的车标?事实上他们要的没那么复杂:我要买得起、开着爽、修起来不麻烦。至于品牌,都是一堆故事的外壳,外面贴着丰田或比亚迪的小广告,里面装着吃瓜群众的奇思妙想。
细数榜单,一个比一个魔性。新西兰市场有点像地球边角里的集贸市场,全球品牌都摆地摊,谁喊得响就多卖点货。丰田像大叔开老字号,稳稳把持摊位,偶尔还得给邻居递茶水。福特是小哥,干劲十足,车卖得不算最多,派头绝不输。中国品牌更像是“爆款摊主”,隔壁老外都忍不住好奇:怎么今年才来?
但话说回来,“中国汽车未来可期”的说法,不就是让人憧憬?去年还是“买买买”,今年变成“涨涨涨”,明年估计就是“爽爽爽”!如果有一天比亚迪超越丰田,那新西兰街头会不会变成“中国车展”?只能说,想象空间很大,现实可能更魔幻。
统计到这里,未免也要自嘲一下:你说研究新西兰车市到底有啥用?又学不到财务自由,又摸不到流量密码,顶多能画个全球化的瞎想饼。还不如回去看看销量排行榜,猜一猜下个月谁能爆款收割。
至于品牌争雄,终究只是个竞技场。有人稳坐钓鱼台,有人辛苦捡漏,有人兜兜转转终于混进前十。新西兰人民就这么一车一故事,既不追求诗和远方,也不在乎引擎多高级——买辆能吹牛的,就是人生大赢家。
尾声,整个新西兰车市的荒诞与刺激,就像羊群里混进了一头熊猫:谁都好奇,谁都想试试。但谁能一直红下去,谁能跌落神坛,资本的春秋大戏天天开,品牌的江湖千万里。我们在这荒诞之外,有资格笑,也有权利无语。最后,只能说:想成为新西兰爆款汽车,先找个能抗冻的底盘,剩下的交给命运和数据——以及,那些寂寞的排行榜。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