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

理想汽车CEO李想最近的一次饭局,把原本剑拔弩张的碰撞测试风波,搅和出了几分春意——只是这春意中,夹杂着些许钝痛和讽刺。毕竟,在我国,开卡车的不只是一种职业,更近乎一种人生层级。能让卡车司机为自家新车站台举杯,恐怕比开发一款新电池还难。李想摆下这顿饭局,考验的不仅是酒量,更是胆量。而他一句“现实中不碰了,安全永远第一位”,一边是幽默,一边却也自嘲,把此前的失误用类似把酒言欢的方式轻轻带过——看似巧合,实则老练。

事情起因还得从那场令人瞠目的碰撞测试说起。理想i8高调发布会上,厂方直接播放了一段“高能预警”:新车以60公里时速,迎着每小时40公里的乘龙M3卡车奔袭而去,生生以100公里每小时的相对速度纠缠到一起。这一撞不要紧,现场气氛热烈,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安全舱结构坚挺的自信。但车没受多大伤,隔壁乘龙的脸却有点疼——卡车四轮腾空,驾驶室与货箱分离,仿佛在告诉全国观众:你的卡车可以上天,但你最好不要尝试。随之而来的,并非对理想科技的叹服,反倒是一场行业公仇私怨的大爆发。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东风柳汽不干了。工程师直接质疑:你们的测试未激活液压锁止装置,驾驶室才会异常分离。更揪住测试时速不依常规——100公里/小时,难道我们开卡车的是F1?随即乘龙方面火速反击,连发多条安全测试对比视频,直指理想“自定义条件,贬低友商”。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边调侃再撞一次看看效果,一边却也看清了:一场安全秀变成隔空互怼,舆论场比碰撞现场还混乱。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事情持续发酵,氛围越来越像小时候菜市场卖菜的两个摊主闹掰:一个高喊自家瓜甜,另一个当场咬一口还嘴——说理想要展示技术本不可厚非,但利用极端测试条件、挑选容易出彩的“对手”,就像参加运动会挑了个没吃早饭的小伙伴赛跑,赢了仿佛很光荣,其实剩下的是尴尬,自家也挨上了“鸡贼”的名头。

不过,理想的公关尚算机敏。事发后不久,三方企业凑到一块儿发了联合声明,理想和中国汽研正式向东风柳汽致歉,承认宣传过程中确实考虑不周,影响了乘龙的品牌声誉。虽然意图是为i8安全性能做佐证,却大意失荆州,把合作品牌推到了舆论对立面。冷静下来想,技术领先是好事,但若失了分寸和行业温度,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甚至让本该团结的汽车同行像小学生一样互相指责。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李想的饭局,就成了解压阀。他请来卡车师傅共餐,主动抛出那句“咱们现实里别撞了”,用自嘲和诚意为此前的争议盖了个章。对行业舆论来说,这顿饭后的“和气收官”,多少留有遗憾,更令人深思。毕竟,在科技创新和品牌内卷的赛道上,安全本是底线,却也是镜子。你可以秀肌肉,但别把同伴当成垫脚石;可以追求极致,但别让同行的尊重随风飘散。

理想i8这次风波,让所有人都学到了一课——营销的炫酷和真诚并非天然对立,但如果只图一时吸睛,不慎陷同业于尴尬,最终搬起的石头可能会砸自己的脚。而行业的进步,不仅靠新技术的出现,更靠相互的善意、坦率的道歉和自我约束。就如那场饭局,表面是碰杯的热闹,内里则是一次不露声色的“补课”——不是所有的事故都能提前设防,但每一次风波都该成为行业自省的契机。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风波终归会过去,但留给行业的思考不会轻易散去。安全不是炫技的道具,也不是秀场的把式,它更应该是所有从业者的共同底线;同行之间,哪怕各有竞争,也要有基本的尊重。毕竟,比起一场引发标新立异的碰撞测试,更值得被记住的,是迈向成熟的整个行业,以及那些在关键时刻,选择坦诚、担当与自嘲的人。

理想i8碰撞测试引争议,卡车方反击,李想饭局化解风波-有驾

或许,理想下次喝酒时,是真能做到“现实中不碰了”,而大家也能各自守住底线,携手上路,别再相撞,才算是这场风波留给汽车圈最实在的注脚。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