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

问界M7这波,不装了,摊牌了。

上市前预售订单破22万,这个数字扔出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印钞,还是开了加速挂的那种。正式价比预售价就降了八千多,讲真,这都不叫降价,这叫“给各位信仰粉发了个红包,意思一下”。等于说,之前是拿枪指着同行,现在是直接把枪口怼脑门上了。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的本质,必须得用一个【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所有车企,都是这个巨大草台班子上的演员,余承东老师是那个最懂表演的导演。发布会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PPT上的参数,都是为了让你 high,让你觉得不买就亏了一个亿。而全新问界M7,就是他最新导的一出戏,戏名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过去我们总说存量竞争,要体面。现在这帮新势力算是彻底悟了,悟出了【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什么是体面?我都要死了还要什么体面?最好的防御就是直接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你看看问界M7的火力覆盖范围,25万到40万,五座六座,增程纯电,BBA到新势力,它不是要跟谁竞争,它是要把这一整个生态位,一把子给它扬了。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它就像一包扔进水里的压缩毛巾,看着不大,瞬间膨胀,把整个盆都给你塞满了。理想L6/L7/L8,乐道L90,领克900,甚至还有奔驰GLC和宝马X3这些老贵族,现在脑门上都刻着一个大大的“危”。这已经不是闪电战了,这是召唤陨石,无差别轰炸。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第一个问题,它的竞品是谁?

这个问题问得就不对。正确的问法是,在问界M7的射程里,谁还能喘气?上一代M7是个偏科生,短板明显得像我那秃顶的脑袋,设计、空间、操控,总有点“这玩意儿也配卖三十万?”的拧巴感。但新的M7,开窍了,悟了,它把所有作业都抄了一遍,还都抄到了90分。设计像M8,质感提上来了,空间也大了,底盘也整得像模像样了。

这就坏了菜了。

以前你还能说,我不喜欢它的样子,空间不够大。现在呢?它成了一个六边形战士。虽然每个边都不是最顶尖的,但它没有死角。这就让那些BBA的燃油车非常尴尬。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以前买个X3、GLC,图的是啥?不就图个标,图个“稳”吗?现在一个“不务正业”搞手机的,造出来的车,尺寸比你大,内饰比你智能,开起来还省钱。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品牌本身。但现在,华为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心中的“玄学”地位,一点不比你三叉星徽差。这就叫降维打击。

然后我们聊聊配置,这才是最骚的地方。

很多人说,买问界不就图个华为ADS智驾吗?没满血ADS的问界是没有灵魂的。以前是这样,但现在,余承东老师给你玩了个花活儿。新的M7,就算没那个顶配的、能让你在五道口玩“我闭着眼睛都能回家”的城区NOA,它的基础产品力也够打了。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这就很恶心。相当于一个学霸,以前数学考150,但语文不及格。现在他数学还是150,语文给你考到了120。这还怎么玩?

而且那个满血ADS,你算算账。Max版比Pro+贵4万,然后你还得再花1.2万买断软件。一套下来,五万二。五万二!就为了个城区领航?抢钱啊这是!这个定价策略,就是赤裸裸地筛选用户。你信,你就掏钱;你不信,或者说你预算没那么足,没关系,基础版也够强,照样把你留在我的用户池里。这刀法,是真他妈的精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再看它跟理想的对标,那简直是贴着脸输出,每一个毛孔都在喊:“卷死你!”

理想过去是增程SUV的标杆,是奶爸车的唯一真神。问界M7的尺寸对着理想L7,六座版对着理想L8,价格呢?入门版都比你便宜两万二。同等配置下,价格基本持平。但问界M7的纯电续航还比你长一点,智驾在“信徒”眼里更是遥遥领先。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你辛辛苦苦修炼到金丹期,成了门派第一人。结果天降一个主角,直接元婴起步,功法还比你高级。李想老师的精神状态,我最近非常值得关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问界就是连桌子上的蜡KFC都没放过。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但是,问界M7就完美无缺了吗?当然不是。它的纯电版,就是个纯纯的凑数产品,简直是典中典。三十多万的车,零百加速7.8秒,这性能,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这是在致敬上个世纪的家用车吗?续航也就600多公里,隔壁二十多万的都干到七八百了。买问界纯电版的,我只能说,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的终极体现。

还有那个六座版的第三排。这是一个极其荒诞的“思想实验”场景。想象一下,你是一个一米八的成年人,被塞进了这个第三排。你的膝盖顶着前排座椅,脑袋蹭着车顶,坐姿堪比蹲坑。这时候车里放着高雅的音乐,智能座舱跟你亲切互动,但你的灵魂在呐喊:放我出去!说真的,我最近腰不好,让我坐这种小板凳,还不如直接把我扔后备箱里,起码能躺平。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和乐道L90,特别是那个五米二的大家伙领克900比起来,问界M7的第三排就是个“压缩饼干”。人家那是真三排,你这是“法律意义上的六座车”。这块短板,非常致命。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

车圈“掀桌子”法则:全新问界M7,是如何把所有人都逼上绝路的-有驾

这引出了一个【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的终极问题:决定一辆车成败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零百加速?是每一个座椅都带通风加热按摩?还是那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自动驾驶?

都不是。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牛,也算不过人心。同样,一辆家用SUV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第三排能不能舒服地坐下一个成年人,而在于,你能不能给买它的那个人,一个无法拒绝的“信仰”。

所以,全新问界M7到底值不值得买?

问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你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而会买问界M7的人,他买的不是车,他买的是“华为”、是“遥遥领先”、是那种“我用国货我骄傲”的社交货币。

它的性价比不高,它的纯电是鸡肋,它的六座第三排反人类。但这些重要吗?不重要。

因为对于它的信徒来说,那个标,那个系统,那个关于未来的故事,才是这辆车最核心的价值。剩下的,都是附赠品。所以它必然会成为爆款,因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不是好的产品,而是坚定的信仰。

而问界,恰好能量产这个东西。但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