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ay破防,保时捷利润暴跌,中国大车惹祸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特别有意思,甚至让不少老车迷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就是那个咱们一说起跑车,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牌子——保时捷,它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好像突然不好过了。

有数据显示,这个曾经在中国高端车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豪华品牌,销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利润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okay破防,保时捷利润暴跌,中国大车惹祸-有驾

与此同时,咱们中国自己的两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理想和蔚来,旗下的几款大车却卖得红红火火。

一边是传统豪门的落寞,一边是新生力量的崛起,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特别值得咱们琢磨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真是咱们的国产车,已经厉害到能让保时捷都感到压力山大了吗?

咱们先得把事情摆在桌面上看。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

就拿它以前最能打的车型,比如Macan和卡宴来说,这两款SUV可以说是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支柱。

很多人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能拥有一辆这样的车,觉得这是一种身份和成功的象征。

但是,市场变了。

现在大家走进商场,会发现新能源汽车的门店越来越多,各种新车型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保时捷的动作就显得有点慢了。

它的纯电动车推出得晚,而还在卖的燃油车,虽然机械素质没得说,但在智能化、车内科技感这些方面,跟咱们现在的新能源车一比,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okay破防,保时捷利润暴跌,中国大车惹祸-有驾

车里的屏幕不够大,智能语音系统不够聪明,辅助驾驶功能也不算顶尖,这些都成了消费者会去比较的细节。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另一边,咱们的国产品牌在干什么。

就拿理想汽车来说,特别是它的旗舰车型理想L9,这车一出来,简直就成了很多家庭用户的“梦中情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太清楚中国家庭需要什么了。

你想想,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全家一起出门,一辆五座车就显得很拥挤。

理想L9直接给你一个非常宽敞的六座空间,让每一位家人都能坐得舒舒服服。

更绝的是,它把家里客厅的体验搬到了车上,车里有给后排孩子看动画片的大屏幕,有能冰镇饮料的小冰箱,座椅还带按摩功能,舒服得像个大沙发。

而且它是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长途旅行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对于一个注重家庭的用户来说,花四十多万买这样一辆车,得到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充满欢乐的家”。

这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是单纯一个车标给不了的。

再说说蔚来汽车,它走的是另一条高端路线。

okay破防,保时捷利润暴跌,中国大车惹祸-有驾

蔚来ES8这样的纯电大型SUV,也吸引了很多原来开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甚至保时捷的用户。

蔚来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对“豪华”的全新理解。

首先是解决了电动车最大的痛点——充电慢。

它的换电站,开进去三五分钟就能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比去加油站加油还方便快捷,这一下就打消了很多人的续航顾虑。

其次是它的服务和智能化体验。

车里的智能助手NOMI,不仅是个语音控制系统,还是个能跟你互动、有表情的小伙伴,让开车的过程变得很有趣。

蔚来的服务更是出了名的好,从买车咨询到后期维修保养,都给你一种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

很多车主都说,买了蔚来,感觉像是加入了一个高端俱乐部。

这种把科技、服务和社交融为一体的豪华体验,是传统汽车品牌过去很少能提供的。

这么一对比,问题就清楚了。

现在不是保时捷的车不好了,它的品牌力、它的驾驶乐趣依然是顶级的。

问题是,中国消费者的脑子变了,大家花钱的逻辑变了。

okay破防,保时捷利润暴跌,中国大车惹祸-有驾

在过去,很多人买车,品牌是第一位的,觉得开个好牌子出去有面子,愿意为品牌的历史和光环支付很高的费用。

但现在,特别是新一代的消费者,大家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自信。

他们不再盲目地认为国外的月亮就一定更圆,而是会非常仔细地去比较,我花的这笔钱,到底能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和价值。

当一个家庭用户手握四五十万预算时,他会开始盘算:我是选择一辆品牌响亮,但空间和智能化都比较传统的保时捷Macan,还是选择一辆能让全家人都坐得舒舒服服,旅途充满欢声笑语的理想L9?

当一个追求科技和新鲜体验的精英人士在选车时,他也会思考:我是选择一辆操控很好但内饰设计略显陈旧的保时捷,还是选择一辆能换电、服务周到、科技感爆棚的蔚来ES8?

当大家开始这么想问题的时候,保时捷的品牌光环就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了。

人们发现,原来花差不多的钱,甚至更少的钱,可以从中国品牌这里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更大的空间、更聪明的车机系统、更贴心的服务。

所以,这件事情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

它说明,定义一辆“好车”或者“豪华车”的权力,正在从那些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汽车制造商手里,慢慢转移到用户的手里。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大空间、智能化、新能源”已经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很多消费者眼中的必需品。

任何一个汽车品牌,不管你过去有多么辉煌的历史,如果忽视了用户需求的这种巨大变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必然会付出代价。

保时捷在中国遇到的挑战,就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

这不仅仅是几款车型的销量增减,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中国消费者需求驱动、由中国品牌参与定义未来的汽车新时代。

而这一切,可能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