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新车跟下饺子似的,一个接一个。
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车,在咱们国内感觉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卖不动,可一到了国外,就跟换了辆车似的,突然就火得一塌糊涂,成了外国人眼里的香饽饽。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
但它就真实地发生在了比亚迪身上,具体点说,就是那款在国内叫海狮07EV的车。
要说起比亚迪的海洋系列,不少人可能跟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头大。
为啥呢?
因为它家的车型实在是太多了,名字也取得让人眼花缭乱。
什么海豹、海狮、海鸥、海豚,每个名字底下又分出各种型号,比如05、06、07,后面还跟着纯电版、混动版、性能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普通消费者想分清楚谁是谁,都得费点功夫。
这种“车海战术”的好处是产品线全,啥需求的客户都能覆盖到,但坏处也明显,就是容易让人挑花眼,而且有些车型难免会被边缘化,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海狮07EV在国内就有点这个意思,每个月卖个一两千台,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型SUV市场里,声音确实不大,跟小鹏G6、极氪X这些话题明星比起来,存在感要弱一些。
然而,就是这么一款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的车,出了国门,那场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它在海外市场的名字叫Seal U,据说在今年7月份,一个月就在国外卖出去了超过1.2万辆,这个数字比它在国内好几个月的销量加起来都多。
特别是在咱们的香港,还有东南亚、日本这些地方,这款车竟然直接登上了纯电动SUV销量排行榜的冠军宝座,甚至把大名鼎鼎的特斯拉Model Y都给比了下去。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墙内开花墙外香。
这就让人纳闷了,究竟是啥魔力,让同一款车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天壤之别?
这背后藏着什么门道呢?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原因主要有那么三点,说白了就是产品本身够硬、国外的市场环境不一样,再加上比亚迪自己下的“笨功夫”实在是太到位了。
首先,咱们得说产品本身。
海狮07EV在国内卖得不算顶尖,绝对不是因为它不好。
恰恰相反,这车本身的产品力非常全面,几乎没什么短板。
它是基于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 Evo技术打造的,这个平台就代表了比亚迪目前在电动车技术上的最高水平。
从外观设计看,它延续了海洋美学那套流畅、动感的风格,这个长相放到全世界哪个国家,都算是好看的,符合大众审美。
坐进车里,配置更是给得足足的。
那个可以旋转的大屏幕、做工精细的内饰、各种智能化的功能、还有L2级别以上的辅助驾驶,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主流配置,它都有。
再加上比亚迪看家的刀片电池,安全性和续航里程都让人放心。
可以说,这是一台在各方面都表现均衡的“优等生”。
可问题就在于,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实在是太“卷”了。
在这里,光当一个各科成绩都良好的“优等生”还不够,因为你身边全是各种“偏科状元”。
有的车把智能化做到了极致,有的车把驾驶操控玩出了花,还有的直接用低价杀得你措手不及。
在这样激烈的环境里,海狮07EV的全面均衡,反而显得特点不够突出,缺少一个能让人非买不可的尖锐卖点。
但是,当这台车漂洋过海到了国外,情况就完全变了。
对于很多外国消费者来说,他们之前开的电动车,要么是像特斯拉那样科技感十足但内饰简单的,要么是传统老牌车企拿油车平台改的,总感觉有点别扭。
这时候,比亚迪Seal U(海狮07EV)的出现,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个欧洲车主可能开惯了大众的ID.4,当他坐进Seal U车里,看到那个能刷视频、能K歌的大屏幕,体验到流畅的语音控制,发现这车居然还能对外放电,在野餐时给咖啡机供电,那种震撼感是实实在在的。
他会发现,花差不多的钱,甚至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一台在设计、科技感、配置丰富程度上都远超他想象的车。
咱们国内消费者已经习以为常的这些功能,在他们看来,就是实打实的“越级体验”。
其次,就是市场环境的差异。
咱们国内的车圈,竞争早已不局限于产品本身了。
各种车企之间的口水战、网络上的水军互黑、车企老板亲自下场互怼,这些信息真真假假,让整个市场变得非常嘈杂。
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很难不被这些场外因素干扰。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对于比亚迪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来说,就像一张比较干净的白纸。
大多数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之间的恩怨情仇并不了解,也没那么多先入为主的看法。
他们的判断标准相对更纯粹一些:就是这辆车到底好不好开、值不值得买。
在这样相对“清净”的环境里,产品力本身的好坏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消费者会把比亚迪Seal U和丰田、大众、现代的同级别电动车放在一起,进行最直接的比较。
比配置,比内饰质感,比智能化体验,比性价比。
而在这些硬碰硬的较量中,Seal U往往能凭借它的综合优势胜出。
它不需要像在国内一样,先冲破层层的舆论迷雾和品牌偏见,才能让消费者看到它的好。
在海外,它就是以一个实力强劲的新面孔直接登场,用产品本身说话,事实证明,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最后一点,也是最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比亚迪为了出海,下了一步谁都想不到的“硬核”大棋——自己造船。
过去,咱们中国汽车想要卖到全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运输。
全球的海运资源非常紧张,运汽车的滚装船就那么多,常常是“一船难求”,运费也贵得惊人。
车造好了,却运不出去,或者运输成本太高,导致到了国外售价就没了竞争力,这是很多车企都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个难题,别的企业可能还在想办法租船、抢船位,但比亚迪的思路是:既然船票这么难买,那我就自己造船,自己开航线!
于是,比亚迪真就砸了50多亿,订购了8艘巨大的汽车滚装运输船,组建起了自己的“出海舰队”。
当第一艘名为“开拓者1号”的巨轮,满载着几千辆崭新的比亚迪汽车,从港口出发驶向欧洲的时候,那个画面本身就是中国工业实力最震撼的展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做生意了,这是在为自己的全球化战略铺设“海上高速公路”。
自己有船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运力有了绝对的保障,想什么时候发船就什么时候发船,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其次,运输成本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这让比亚迪在海外的定价可以更加灵活,更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这是对品牌实力最强有力的宣告。
当你的竞争对手还在为海运发愁时,你自己的万吨巨轮已经鸣笛起航,这种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本身就比任何广告都更能征服人心。
它告诉全世界的消费者,比亚迪是动真格的,它有能力、有决心,把最好的产品从中国的工厂,稳稳当当地送到你的家门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