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干这一行容易吗?一天到晚跟油污、螺丝、皮带杠上了,车没咋出毛病,人都快整出病来了。干汽修的,外人看着风风火火、力气活,实际上是脑力加体力双重拷打。不是干时间久了以后你这胳膊腿酸疼,这都小事,更难受的是心理层面的病。你别不信,汽修工这行也能搞出一身职业病来。
拿我自己说事吧,自打干了这行,见识的多了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怀疑人生。本来吧,谁家车坏了、皮带断了,该修修,该换换,也没啥。可事情要是真落到你身上,那心情是真不一样。尤其是“正时皮带”这玩意。每次修别人车的时候,人家一进来一说发动机不打火、声音奇怪,一拆机盖,正时皮带,劈了。每回碰见这,我立即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车钥匙,心里咯噔一下:我那车皮带上回检查是什么时候来着?要不要也趁早看看,免得“运气”找上门。
你说这玩意有必要吗?可我真控制不住自己。上次有个朋友找来,说他车开着好好的突然灭火,拖进店里一瞅,“咔嚓”,皮带断了。按理说这零件能顶五六万公里,他三万就折了。你说冤不冤?如果他早点常规保养,花几百块换个皮带,这都不叫事。当时嫌贵,能拖就拖,结果现在好了,发动机进气门全楞弯了,连带着其它零件也废了,还得换机油、防冻液这那的,上来两三千块钱。你说图啥?就省那点皮带小钱,结果修大件。
别人车出了事,我比当事人还上心。不查不行啊,我这做汽修的,耳濡目染,实在太多了。不查我真睡不着。你说这职业病是怎么得上的?我看根子就在这里:知道得太多,日子反而不好过。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知者无畏”,普通车主压根不知道啥是正时皮带,为啥要换,坏了是个啥后果,还能开多少里程。我不一样了,拆了多少台车,看见过多少惨例,心里的弦总绷着。甚至连自己新换的机油都要频繁检查,闻一闻、看一看,哪怕发动机没报任何毛病,也提心吊胆怕里头出了渣滓。
大家经常忽略“时间换空间”的意义。很多人开车不懂保养,总觉得能开一天算一天,省个三五百是三五百。我给车主讲这个换皮带、机油、配件,他们一脸不屑,“不就是一根皮带嘛?凑合用还能跑三四千呢。”有的嫌麻烦,有的嫌贵。可是车上的部件一环套一环,真坏了拖累一串部位。尤其是有些发动机设计,正时皮带断了,活塞撞气门,那发动机直接废了;看着不过一根带子,断一回保底一两千,严重了三四千,心疼都来不及。
外行永远看不见身上的隐患,内行反倒惯性担忧。我发现干汽修的还有个很典型的心理变化:你越了解发动机内部结构,越知道每个小部件坏起来的概率和后果,你反而越对自己的车心存惧意。很多同行没事时都会莫名其妙地摸自家车底盘,扭扭螺丝,闻闻气味,只要一停红灯听点小异响马上精神高度紧张。这都叫“汽修工综合症”:害怕到神经质。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太夸张,油瓶子倒了都是汽修工踢翻的。但是你们真没经历过那种凌晨冒着雨分解发动机,手上爬满机油和铁锈的崩溃感。那时候心里满脑子就是别出事,别让人家花冤枉钱。等修完别人的车回头一想,这活要是干到我自己车头上咋办?毕竟维修工的车也是车,也得跑,也可能遭灾。
既然如此,“未雨绸缪”到底值不值得?如果提前发现问题花点小钱保养,能省下大钱,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问题在于大家总是侥幸心理,不是自己的就当没发生。觉得别人皮带断,是因为他倒霉,我家车没事。可真到自己头上,后悔都来不及。当然,干我们这一行的也一样,知道太多反而倍加小心,宁愿早换不愿抱侥幸。
职业病,说到底是长期高强度压力和经验积累下的惯性焦虑。有的汽修工手都练出老茧了,不仅手出毛病,脑子里事儿也多。每次一有空不是琢磨换油就是琢磨备个正时套装,出门心里梭巡半天,回来再怀疑一遍。你说这思维方式要是用来生活中,其实还真有点可取之处——就是说凡事多留个心眼,尽量避免意外。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人总活得像踩西瓜皮那么提心吊胆,是不是有点太累了?生活不能总盯着坏的那一面往里扎,得学会给自己降降温。
再回头讲讲自己的小习惯。我现在这台车发动机是后来自己换的,肯定不放心。每1万公里多换了好几次机油,无非是想把里头这些剩下的脏东西都洗干净点。其实按道理,有的机油跑个七八千都行,可我心理想“宁可严一点,也别给自己找事”。网上总有人问,汽修工是不是都这么事儿妈?我说实话,是被见的血淋淋案例吓大的,你要每天目睹几个发动机废了、几千块没了的闹心活儿,你下次遇到就嫌早修都不晚。
我还总结了一条——你得想想,人一辈子有多少机会重新调整?有些事能预防的,是不是能早点下决心,不要等严重了哭鼻子?比如车的皮带,检查了没损伤就结实些,有一点点裂纹那就赶紧换,省得夜长梦多。凡是能早点维护的,不要嫌麻烦,更别忘了自己的安全和钱包。
再说,要是人生也能像修车一样,换换心里的“皮带”、洗洗情绪的“机油”,是不是也能少犯点毛病?不过世事没那么简单。车能提前发现隐患,人的毛病可有时候防不胜防。但道理差不多,能早点补救就早点补,别总等事情发展到无可挽回。
说到底,干汽修的真不是大家想象的光鲜职业,除了挣辛苦钱,还是天天跟各种糟心货打交道。时间一长,懂得太多反而成了累赘。不仅养出了职业病,还多了层层心理负担。有时候我想,图啥?还不是为了那点安全感和心里踏实。可这踏实里,也夹杂了太多的不安。
最后再唠叨一句,大家开车一定不要等车趴窝才去修。检查、保养、维护,能提前弄早弄,能换就换,钱不白花。人也是,身体、心理,多上点心,别总把小事拖成大事。别光看别人的教训,当自己是例外,侥幸才是真正的大敌。不是你不在乎的时候就不会出事,但早点在乎能省不少麻烦。
话糙理不糙,职业病不是谁都能得,但大伙的经验教训,能听就多听几句。谁不想开开心心、省钱省心地开车过日子呢?可得别让自己成了下一个后悔的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