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500公里的高速之旅后,我终于用肠子悔青的方式搞懂了油车和电车的区别。记得去年那次开车回家的故事,因为那会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身边那几天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陆续撤退,高速上的车辆也像春节前的超市一样,人挤人车挤车。
现在不赶紧跑路,再过几天高速怕是要变成停车场,服务区更是惨不忍睹,到时候想停车都得靠运气和手速。
本来500公里的高速,开油车简直不要太轻松!加满一箱油,你基本上可以一路风驰电掣到家门口,连看加油站的眼神都不用给。就算是那种几万块的"经济适用车",加满油也能轻松跑500公里。
回想我以前那辆被朋友们戏称为"移动垃圾桶"的小破车,油箱才可怜的40升,加满后照样能随随便便跑500公里。
只要你屁股够铁,不觉得累,一个人也能一口气开完。实在累了,换个人开就完事了。500公里不堵车的话,6小时出头就能搞定,还能赶上老妈做的热腾腾的晚饭。
可上次我鬼迷心窍租了辆续航400公里的电车跑高速,那叫一个惨绝人寰!简直想穿越回去抽醒自己!
大家都知道电车跑高速续航达成率低得像股市大跌,但在年底这个全国人民集体搬家的时段开电车跑高速,你不仅要忍受续航缩水的打击,还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充电难题。
这两个问题叠加在一起,简直就是给自己加戏——本来6、7个小时能走完的500公里高速,开电车硬生生变成了10几个小时的"修行之旅"!
一开始我信心满满,电量100%上高速,心想:"我可是开电车在市区随便都能跑300多公里的老司机!
上高速跑个接近300公里,进一次服务区就能下高速了,多轻松啊!"于是我果断出发,带着"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幻想上了路。
结果高速才跑了不到一小时,我就发现情况不对劲。平时在市区百公里电耗也就12度左右,上了高速后,这数字直接飙到了20几度!那个显示剩余里程的数字掉得比股市还快!
续航400公里的车子,才跑了200公里,我就不敢继续冒险了,只能乖乖找服务区充电。
然后噩梦开始了——高速虽然还没到免费的时候,服务区却已经排起了长龙,全是等着充电的"难兄难弟"。第一次排队充电就排了一个多小时,那感觉比春运买票还绝望。
更要命的是,你必须充到100%才敢上路,充到80%就走?那不是自寻死路吗,满打满算就只能再跑一百多公里又得排队了。
充满电又要一个多小时,第一次充电算上排队时间,我在服务区愣是耗了3个小时!这期间我看完了一部电影,刷了几十条抖音,还和老妈通了电话解释为什么还没到家...
出门前我天真地以为中途充一次电就能顺利到家,结果500公里才跑了200公里就得充电,接下来还有300公里,显然还得再充一次!
为了省电,我全程都不敢开到120码,像个乖宝宝一样规规矩矩开着100码,生怕多一点速度就得多充一次电。
即便如此,在还剩100公里出高速的时候,我又不得不进服务区充电。这次更惨,人比第一次还多,排队加充电又是三四个小时!要是开油车,这会儿我早就窝在沙发上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看着春晚预热节目了。
而我却在服务区的便利店里啃着冷掉的面包,看着窗外排队的车辆发呆...
本以为开电车能省下两百多块油钱,结果一算账更郁闷了。服务区的电价比家里高不少,折算下来基本也得三毛多一公里,而开油车也就五毛一公里。
这点钱省下来,却多花了几个小时在路上,这买卖亏大了!最痛苦的是排队等充电的过程,比在医院挂号还煎熬,连个叫号系统都没有,全靠"眼观六路"盯着谁要充完了。
油车和电车最大的区别就是:油车是真·代步工具,电车是带着"续航焦虑"的代步工具。
油车跑高速长途根本不担心加油问题,即使节假日人多车多,排队加油也就几分钟的事。而电车平时在市区确实省钱便利,但一旦要"远征",那真是自找罪受。
各位在外打工每次回家过年的朋友们,如果打算开电车跑长途,我只能说:你是真的勇士!
建议提前规划好充电站,错峰出行,或者干脆租台油车一了百了。毕竟过年嘛,图的就是个顺心如意,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我已经决定了,明年春节回家,宁可多花点钱坐高铁,也不要再经历这种"电量焦虑"+"排队煎熬"的双重折磨了!毕竟时间才是过年路上最宝贵的东西,你说是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