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刚上市那会儿,微信群里一个深圳做金融的客户吐槽:“这车买来,朋友还以为我弄了台路虎。”实际上,摆在他车库旁边的奔驰S,常年躲灰,还没这国产混动SUV受人注意——别的不说,U8那个水上漂功能,一堆行业群传视频,虽然真没见谁敢真开下水。说起来,这些年百万级别的新脸越来越多,但能真正让人愿意掏钱,大多还得是进口老牌豪车。路虎、保时捷这些名字扎根太深,就跟老广州人认的玉器行一样,牌子老了,摆起来有腔调。
前阵子,邻居阿风跟维修技师陈叔喝茶,聊起揽胜的保养。阿风的那台2023年揽胜高配,月初跑了趟梅州泥路,结果底盘传感器“罢工”,回城时候全程“悬挂转诊模式”。陈叔摆着手说:“这新款气动悬挂惨啦,电脑报警唔懂关,有事你唔使乱搞。”说实话,这些百万SUV开起来不愁动力,但伺候起来,比二十万的Q5难十倍。听说揽胜现在顶配落地,“加装选配落得比人卖二手宝马还贵”,而且后期保养配件,隔三差五都得靠香港或者国外快递。
再折回来说销量。揽胜这两年一直吊顶,全国一个月能卖出两千多台。身边那个跑高端婚车的苏老板,常年咬着奔S和迈巴赫跑市场。他讲:“客户不看公里数,就认三叉星。尤其是迈巴赫那个香氛系统,客户坐进来下面歪着头,不知怎么的感觉就值钱。”好些企业家,自驾只信德国钢筋皮。有次他拉个老板用宝马7系跑珠三角,结果客户一路嫌弃“底盘隔音没奔S润”,还说“仪表盘太花,搞得像杂牌玩具”。
有点意思的是,雷克萨斯的LX和LM,深圳有个地产中介朋友开LX,他老婆嫌配置复杂——空调一堆按钮,根本没人会调。“你不如给我个简单的,自动关掉那些乱七八糟灯。”但洛杉矶回来的二叔却专挑LM,说“后排独立按摩座椅和隔音做得就像私人影院”,尤其中美区对MPV的用法差太多,中国人喜欢拿来谈生意、接待客户。销售顺嘴一提:“雷克萨斯那些古怪冷门配置,只有高端群体才用得到,比如什么四区恒温,就像空调师傅口头禅‘装得再好,没时间用’。”
说到保时捷Cayenne和Panamera,不得不翻翻车友圈的对比。年轻一代有几位爱折腾,保时捷跑车性能说是能秒掉“老奔驰”,但日常家用那后排空间,真不如宝马和雷克萨斯宽敞。有一次群里有人自测,“Cayenne提速很猛,试图跟特斯拉拼一把,结果起步快,到一百三以后变慢,还是柴油味儿经典。”
顺带插一句,奶茶店门口那些年轻人去年还聊到一个误区,说自主豪华不靠谱,怕后期掉价。但师傅老赵说:“国产的仰望U8电池系统保修比保时捷多三年——虽然没啥证据,但厂家有新意。”还有曾经传过一段小众品牌尊界S800的事故,网上流了一圈,说是侧撞表现比同级德系SUV稳。不过具体真伪也没人追究,反正20多万的保养费大家信得过国外;百万级的平台,消费者更关心车标露得够不够大。
要问新老车型谁有胜算,实际市场正在变——特别是技术体验,像奔驰G级这些复古皮卡造型,内饰新一代加了什么液晶大屏和声控灯光,都没多少老一辈客户在乎。倒年轻人,“能说会道会唱歌的语音助手”才是吸引眼球的彩蛋。
说起社交价值,大老板们老拿车当名片,一场宴会门口摆一圈豪车——路虎揽胜、奔驰S、保时捷,偶尔夹个仰望U8,旁观的人总会指着国产说:“这以后也许能混进排行榜。”维修师傅今年说得直接:“等自主品牌懂得怎么造‘社交豪车’就牛咯。”但今年八月,朋友群里流传一句顺口溜:“百万车,三分看动力,七分看牌面。”也不晓得是哪个销售编的。
至于车子未来怎样,行业八卦随时都有变化。阿风准备年底卖掉揽胜,眼下已经在找二手商了,说场子里报价比新车跌了十几万,买家都挑剔,看“配置齐不齐,保养费省不省”。还听说最近有家二手店收仰望U8,“理赔流程比进口车快,但转手价没撑住。”行里人讲:“啥时代都有下一波,汽车这东西,变天快得很。”
全部评论 (0)